第585頁
任何人,都不可以把她從他身邊奪走。
哪怕是死,他也要她陪著他!
這樣想著,他的手更加用力。
感覺她在他掌心下的掙扎越來越微弱,越來越無力。
“皇上!”
突然間,劉恕的驚叫聲響起。
隨即,元濬的身體被劉恕重重地一撞。
手,離開了商嬌的口鼻,立刻聽見她悠長而大力的喘氣。
劉恕已撲上前來,緊緊抱住了他。
“皇上,您難道真想她死嗎?您真想商姑娘死嗎?”劉恕老淚縱橫,緊緊地抱住元濬的腿,“皇上,若商姑娘死了,您要怎麼辦?您今後的人生,要怎麼辦?”
元濬默默地坐在那裡,大口地喘著氣,沉默不語。
垂頭,看著自己那雙發抖的手。
就在剛剛,他差點親手殺了她。
若她真的死了……他要怎麼辦?
胸腔內,那顆跳動的心,只怕也會因她的死,而變得停止跳動吧?
可是,若她活著,若她活著……
劉繹就會以求親之名,將她帶離他的身邊。
從此後,她就會與劉繹在一起,雙宿雙棲。
就連死了,也會冠上劉氏的姓,與劉繹葬在一處。
而他,連什麼也沒有!再也看不見她,再也不能抱住她,再也……
不會在他喚一聲“嬌嬌”時,有人應他!
她是他的劫數。
而他,在劫難逃。
猝不及防間,他想起剛剛阮正在清心殿中,與他說的話。
阮正問他:“皇上可曾記得,十七年,老朽辭官之時,曾於您在睿王府里,看到過的一幕奇異天相?”
元濬答:“當然。朕還記得,當年那個天象,連愛卿你都無解。”
阮正便點點頭,道:“可近日老朽自見了商嬌姑娘,卻突然一切迎刃而解。”
“哦?”元濬聞言大奇,忙問,“愛卿此話怎麼講?”
阮正便正色道:“當年紫薇帝星未出,光芒反卻有黯淡之勢,卻有一顆橫空出世的異星大放異彩,光照帝星,即說異星可助帝星正位,乃帝星之吉也;
人都道,天上星宿,對應世間萬人。當年未出的紫薇帝星,對應當今天子,便是皇上您。那麼,那顆異星又是對應的誰呢?
可巧,當日老朽見著商嬌姑娘,卻見她的左額處有一疤痕,細瞧竟是一顆流星的模樣。再聽她說那是她十七年前,在連州老家所受的舊傷。
這令老朽不禁想起,十七年前,那顆異星拖著長長的星尾,所消逝的方向,正是連州!老朽心下生疑,派人去了連州細查,卻竟查證到,當年商嬌姑娘受傷之日,也正是那顆異星出現之時!”
元濬一聽,頓時驚跳而起,看向阮正:“阮愛卿,莫非你的意思是……商嬌便是那顆異星?”
阮正點了點頭,道:“正是。那顆異星十七年前出現,沒於連州境內。恰商嬌姑娘亦是十七年前,自連州境內來到天都,與皇上相識相伴……還有,她無論何時,無論何事都能相助於您,又能令您如此喜愛……這難道真的只是巧合?”
“……”元濬聽了阮正的話,心中巨震。
尚未回神,卻見阮正臉色一肅,又道,“可是皇上,老朽還有話說。商嬌姑娘是可助你正位帝星的人,這且不假。
卻偏偏那日天象生異時,老朽在您的印堂上,不僅看到了紅鸞星動之兆,還看到了您印堂之上的一團黑霧!
若只是紅鸞星動,尚且可說是吉兆,可皇上印堂上又籠罩上了一層黑色輕霧……確是不吉,且還偏偏在印堂之上……
皇上,恕老朽直言一句,這商嬌姑娘,是您的異星,她幫助您,成就您,也得您所愛,可也許……她也會毀掉您,危害您。
您是君王,當今天子,若她毀掉您,危害您,可就是在禍君、禍國啊!若國有禍事,則百姓難安,甚至大魏將面臨浩劫啊!”
……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商嬌,是他的異星。
她可以幫助他,成就他,卻也可以為他,為大魏帶來劫難,帶來禍端!
若他再不放手,也許,她當真會危害他,毀掉他!
可偏偏,明明知曉了一切,他還是……
捨不得放手。
十七年的相伴,彼此扶持,彼此相助……
她早已融進了他的血里,骨里,想要剝離,便會鮮血淋漓。
怎麼辦,怎麼辦?
商嬌,難道我真的要如阮正所言,將你送走,才能保全自己,保全大魏嗎?
元濬這般想著,仰頭長嘆一聲。
緩緩地站起身,一步一步,步出了冷宮。
三日後,在群臣的再三叩請下,大魏英宗皇帝終於下了決定,封商嬌為福遠公主,嫁於宋國國君劉繹,並准允宋國迎親使臣入魏,親迎公主鸞轎。
卷十 恩怨銷,愛恨了,鴻鵠比翼入雲宵 499、和親
第499章 、和親
大魏天都 宗正二年 三月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
百花飄香的季節里,大魏迎來了一個大天的好消息。
宋國皇帝劉繹,竟派出使臣向大魏英宗皇帝遞交婚書,求娶大魏一個名喚商嬌的女商人為妃。
大魏史。英宗本紀載,英宗皇帝收到婚書後,大發雷霆,當眾訓斥一眾極力促進聯姻的大臣宗親,聯姻之事遂不複議。
然此時宋國及柔然聯兵壓境,群臣再三叩請,帝終御筆硃批,同意宋國的和親請求,封商嬌為福遠公主,和親宋國。
送親當日,大魏帝都熱鬧空前,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灑掃街道,跪於兩旁,欲一睹這百年盛事,一睹那位已成傳奇的女子,自此遠離故土,成為他國皇帝的一位嬪妃。
皇宮內,紅毯一路鋪陳至宮門之外,旌旗萬里,號角鼓樂齊奏,英宗皇帝親率文武百官,宣讀聖旨,親送福遠公主出嫁。
宋國皇帝的迎親使臣亦早已跪於漢白玉鋪就的皇宮階下,迎接公主鸞轎。
所有人的目光企及處,在大魏送親使臣親衛護衛下,福遠公主的鸞轎終於自宮中抬出,至殿前正中,亦不見福遠公主下轎拜別謝恩,只有那百鳥朝鳳五色雲紋大紅鸞帳層層疊疊,偶有清風吹過,拂起點點帳角,亦不見這位傳奇的民間公主真容。
宋國迎親使節,宗親劉軒按禮出列,向英宗皇帝致歉,“大魏皇帝在上,皇恩浩蕩,親促魏宋之聯姻。然則臣等久聞公主染恙已久,實不便下轎拜別皇帝。故臣等代公主拜別皇帝陛下,願公主此去宋國,一路平安,與吾帝喜結連理,魏宋兩國,永享太平。臣等就此拜別大魏皇帝!”
言罷,整冠俯首,再三叩首。
然而,叩首之後,台階之上,竟寂靜無聲。
英宗皇帝似忘記了回禮,只一徑的沉默。
劉軒見狀不免心下驚疑,想起來時皇帝的親囑,依禮起身,亦不多言,倒退幾步,列於隊伍之前,回身一揮繡有青鳥翟鳳的朝服,高喊:“出發!”
哪怕是死,他也要她陪著他!
這樣想著,他的手更加用力。
感覺她在他掌心下的掙扎越來越微弱,越來越無力。
“皇上!”
突然間,劉恕的驚叫聲響起。
隨即,元濬的身體被劉恕重重地一撞。
手,離開了商嬌的口鼻,立刻聽見她悠長而大力的喘氣。
劉恕已撲上前來,緊緊抱住了他。
“皇上,您難道真想她死嗎?您真想商姑娘死嗎?”劉恕老淚縱橫,緊緊地抱住元濬的腿,“皇上,若商姑娘死了,您要怎麼辦?您今後的人生,要怎麼辦?”
元濬默默地坐在那裡,大口地喘著氣,沉默不語。
垂頭,看著自己那雙發抖的手。
就在剛剛,他差點親手殺了她。
若她真的死了……他要怎麼辦?
胸腔內,那顆跳動的心,只怕也會因她的死,而變得停止跳動吧?
可是,若她活著,若她活著……
劉繹就會以求親之名,將她帶離他的身邊。
從此後,她就會與劉繹在一起,雙宿雙棲。
就連死了,也會冠上劉氏的姓,與劉繹葬在一處。
而他,連什麼也沒有!再也看不見她,再也不能抱住她,再也……
不會在他喚一聲“嬌嬌”時,有人應他!
她是他的劫數。
而他,在劫難逃。
猝不及防間,他想起剛剛阮正在清心殿中,與他說的話。
阮正問他:“皇上可曾記得,十七年,老朽辭官之時,曾於您在睿王府里,看到過的一幕奇異天相?”
元濬答:“當然。朕還記得,當年那個天象,連愛卿你都無解。”
阮正便點點頭,道:“可近日老朽自見了商嬌姑娘,卻突然一切迎刃而解。”
“哦?”元濬聞言大奇,忙問,“愛卿此話怎麼講?”
阮正便正色道:“當年紫薇帝星未出,光芒反卻有黯淡之勢,卻有一顆橫空出世的異星大放異彩,光照帝星,即說異星可助帝星正位,乃帝星之吉也;
人都道,天上星宿,對應世間萬人。當年未出的紫薇帝星,對應當今天子,便是皇上您。那麼,那顆異星又是對應的誰呢?
可巧,當日老朽見著商嬌姑娘,卻見她的左額處有一疤痕,細瞧竟是一顆流星的模樣。再聽她說那是她十七年前,在連州老家所受的舊傷。
這令老朽不禁想起,十七年前,那顆異星拖著長長的星尾,所消逝的方向,正是連州!老朽心下生疑,派人去了連州細查,卻竟查證到,當年商嬌姑娘受傷之日,也正是那顆異星出現之時!”
元濬一聽,頓時驚跳而起,看向阮正:“阮愛卿,莫非你的意思是……商嬌便是那顆異星?”
阮正點了點頭,道:“正是。那顆異星十七年前出現,沒於連州境內。恰商嬌姑娘亦是十七年前,自連州境內來到天都,與皇上相識相伴……還有,她無論何時,無論何事都能相助於您,又能令您如此喜愛……這難道真的只是巧合?”
“……”元濬聽了阮正的話,心中巨震。
尚未回神,卻見阮正臉色一肅,又道,“可是皇上,老朽還有話說。商嬌姑娘是可助你正位帝星的人,這且不假。
卻偏偏那日天象生異時,老朽在您的印堂上,不僅看到了紅鸞星動之兆,還看到了您印堂之上的一團黑霧!
若只是紅鸞星動,尚且可說是吉兆,可皇上印堂上又籠罩上了一層黑色輕霧……確是不吉,且還偏偏在印堂之上……
皇上,恕老朽直言一句,這商嬌姑娘,是您的異星,她幫助您,成就您,也得您所愛,可也許……她也會毀掉您,危害您。
您是君王,當今天子,若她毀掉您,危害您,可就是在禍君、禍國啊!若國有禍事,則百姓難安,甚至大魏將面臨浩劫啊!”
……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商嬌,是他的異星。
她可以幫助他,成就他,卻也可以為他,為大魏帶來劫難,帶來禍端!
若他再不放手,也許,她當真會危害他,毀掉他!
可偏偏,明明知曉了一切,他還是……
捨不得放手。
十七年的相伴,彼此扶持,彼此相助……
她早已融進了他的血里,骨里,想要剝離,便會鮮血淋漓。
怎麼辦,怎麼辦?
商嬌,難道我真的要如阮正所言,將你送走,才能保全自己,保全大魏嗎?
元濬這般想著,仰頭長嘆一聲。
緩緩地站起身,一步一步,步出了冷宮。
三日後,在群臣的再三叩請下,大魏英宗皇帝終於下了決定,封商嬌為福遠公主,嫁於宋國國君劉繹,並准允宋國迎親使臣入魏,親迎公主鸞轎。
卷十 恩怨銷,愛恨了,鴻鵠比翼入雲宵 499、和親
第499章 、和親
大魏天都 宗正二年 三月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
百花飄香的季節里,大魏迎來了一個大天的好消息。
宋國皇帝劉繹,竟派出使臣向大魏英宗皇帝遞交婚書,求娶大魏一個名喚商嬌的女商人為妃。
大魏史。英宗本紀載,英宗皇帝收到婚書後,大發雷霆,當眾訓斥一眾極力促進聯姻的大臣宗親,聯姻之事遂不複議。
然此時宋國及柔然聯兵壓境,群臣再三叩請,帝終御筆硃批,同意宋國的和親請求,封商嬌為福遠公主,和親宋國。
送親當日,大魏帝都熱鬧空前,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灑掃街道,跪於兩旁,欲一睹這百年盛事,一睹那位已成傳奇的女子,自此遠離故土,成為他國皇帝的一位嬪妃。
皇宮內,紅毯一路鋪陳至宮門之外,旌旗萬里,號角鼓樂齊奏,英宗皇帝親率文武百官,宣讀聖旨,親送福遠公主出嫁。
宋國皇帝的迎親使臣亦早已跪於漢白玉鋪就的皇宮階下,迎接公主鸞轎。
所有人的目光企及處,在大魏送親使臣親衛護衛下,福遠公主的鸞轎終於自宮中抬出,至殿前正中,亦不見福遠公主下轎拜別謝恩,只有那百鳥朝鳳五色雲紋大紅鸞帳層層疊疊,偶有清風吹過,拂起點點帳角,亦不見這位傳奇的民間公主真容。
宋國迎親使節,宗親劉軒按禮出列,向英宗皇帝致歉,“大魏皇帝在上,皇恩浩蕩,親促魏宋之聯姻。然則臣等久聞公主染恙已久,實不便下轎拜別皇帝。故臣等代公主拜別皇帝陛下,願公主此去宋國,一路平安,與吾帝喜結連理,魏宋兩國,永享太平。臣等就此拜別大魏皇帝!”
言罷,整冠俯首,再三叩首。
然而,叩首之後,台階之上,竟寂靜無聲。
英宗皇帝似忘記了回禮,只一徑的沉默。
劉軒見狀不免心下驚疑,想起來時皇帝的親囑,依禮起身,亦不多言,倒退幾步,列於隊伍之前,回身一揮繡有青鳥翟鳳的朝服,高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