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時間緊迫,兄妹倆簡單聊了兩句,劉一同開始布置任務。馮嫂準備與李漢昌見面,將老李的遺物當面交給他。秦方要在現有黨小組的基礎上,加強士兵工作,擴大組織影響,儘可能的培養和吸收中下級軍官加入到組織中來。王玉蓮繼續負責與義娟的聯絡,密切關注隊伍動態,一定要把隊伍牢牢掌握住。目前形勢發展很快,一旦時機成熟,立即宣布起義,接管雲港。
第六章
第一節 遺書
義武約李漢昌來城防團,說是有一個重要的人要見他。李漢昌讓他把人帶過來,可義武說那人不肯,只在城防團見。這倒勾起了李漢昌的興趣,他倒要看看是個什麼樣的重要人物,需要他親自跑一趟。
到了義武的團部,還沒進門李漢昌就嚷嚷開了。
“是誰要見我?架子還挺大的。”
“旅座來了,快請進。”義武迎出來。
“要見我的人呢?”
“在娟子那兒,馬上就來。”
說話間,義娟領著一個人進來,不是別人,正是馮嫂。
“你要見我,有啥事?”
“你二叔讓我把東西親手交給你。”馮嫂說。
李漢昌接過一個藍布包袱。
“你認識我二叔?”
“他是我丈夫。”
“什麼?”李漢昌以為自己聽錯了。
“老李是我丈夫。”馮嫂提高了音量。
李漢昌站起來。
“你憑什麼說我二叔是你丈夫。有啥憑證?”
馮嫂指著藍布包袱,“你打開看。”
包袱里有幾張相片,是當年老李和馮嫂結婚時照的,一封信,還有一套紅軍的軍裝。
信是老李寫給李漢昌的。
大意是說自從雲港相逢,看到李漢昌很好,心裡很高興。李漢昌不是他的親侄子,是1922年入黨的王向東同志的兒子,本名王剛。王剛1919年出生,王向東和妻子因投身革命,把孩子寄養在農村的一戶人家,也就是老李大哥家。後組織安排王向東夫妻去蘇聯學習,1926年從蘇聯回國途中,妻子因突發急性敗血症不幸去世。回國後,王向東專程去看過王剛,走的時候帶老李去東北工作,並介紹老李於1928年入黨,老李和馮嫂結婚時,王向東還是證婚人。受趙一曼案件牽連,王向東已經光榮犧牲。希望李漢昌繼承父母的遺志,加入到革命陣營來。紅軍軍裝是王向東穿過的唯一一件軍裝,只穿了不多久,因為離開部隊去搞地下工作,只好精心收藏起來。現在老李交給李漢昌保管。
馮嫂還指著一張合影中的人說,就是李漢昌的生父——王向東。
李漢昌看完信,好像看了一本天書。28年的生命歷史竟然很多是假的,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可二叔的信不是假的,那只有一種可能,自己就是假的李漢昌。不行,他要去問母親。
在那個大時代,演繹了許許多多這樣的小故事,許多不可能成為可能,許多不合理成為合理,許多相聚實際是分離,許多幸福實際上是另一種痛苦的延續......
母親證實了二叔的信。天那,我的父親是**,李漢昌真想發狂的大喊!馮嫂,不,二嬸的出現,除了揭開李漢昌的真實身世,還讓李漢昌看到,義武、義娟、二嬸都是共產黨的人,在他們背後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人,他自己的隊伍里不知隱藏了多少共產黨。他忽然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仿佛成了被世界遺棄的孤兒。
李漢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兩天,他在思考,他需要做出決定。
他讓義武把馮嫂叫來。
“二嬸,二叔還是我的親二叔。”李漢昌改口了。
“我願意站在你們一邊,站在自己家人一邊。需要我怎麼做,你們下命令吧。”
李漢昌被成功策反了,不,應該說是他自己站到了應該站的隊列,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馮嫂按照劉一同部署,要求李漢昌依靠隊伍內部的黨組織,牢牢掌控部隊,做好準備,耐心等待起義命令。這期間,秦方就作為李漢昌和上級組織的聯絡員。
李漢昌找來秦方。
“秦參謀,我們的約法三章作廢了。我已經被你們赤化了。”
“旅座,您不是被赤化,您是家傳的共產黨。”秦方開玩笑。
“家傳的?對,就算家傳的吧。”想了想。“這東西有家傳的麼?”
兩人笑了起來。
第二節 掃雷
在劉一同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策反任務順利完成,只等時機到來採取行動。劉一同在保密局也是如魚得水,遊刃有餘,雲港的壓力驟減。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已經到了1948年的夏天。自從1948年5月中旬,晉南重鎮臨汾被解放軍攻克後,戰場形勢再一次發生深刻變化。6-7月,華東野戰軍發動豫東戰役。西北戰場方面,彭德懷取得宜瓦戰役的勝利,此時胡宗南部已經捉襟見肘,延安被我軍重新占領。
這個夏天,王玉蓮已經是預備黨員,義武也遞交了入黨申請。城防團和886旅的情況很穩定,所有工作都有序進行。劉一同接到上級指示,解放軍即將進入全面的戰略反攻階段,要與已經向雲港秘密靠攏的我軍部隊取得聯繫,伺機發動起義。
第六章
第一節 遺書
義武約李漢昌來城防團,說是有一個重要的人要見他。李漢昌讓他把人帶過來,可義武說那人不肯,只在城防團見。這倒勾起了李漢昌的興趣,他倒要看看是個什麼樣的重要人物,需要他親自跑一趟。
到了義武的團部,還沒進門李漢昌就嚷嚷開了。
“是誰要見我?架子還挺大的。”
“旅座來了,快請進。”義武迎出來。
“要見我的人呢?”
“在娟子那兒,馬上就來。”
說話間,義娟領著一個人進來,不是別人,正是馮嫂。
“你要見我,有啥事?”
“你二叔讓我把東西親手交給你。”馮嫂說。
李漢昌接過一個藍布包袱。
“你認識我二叔?”
“他是我丈夫。”
“什麼?”李漢昌以為自己聽錯了。
“老李是我丈夫。”馮嫂提高了音量。
李漢昌站起來。
“你憑什麼說我二叔是你丈夫。有啥憑證?”
馮嫂指著藍布包袱,“你打開看。”
包袱里有幾張相片,是當年老李和馮嫂結婚時照的,一封信,還有一套紅軍的軍裝。
信是老李寫給李漢昌的。
大意是說自從雲港相逢,看到李漢昌很好,心裡很高興。李漢昌不是他的親侄子,是1922年入黨的王向東同志的兒子,本名王剛。王剛1919年出生,王向東和妻子因投身革命,把孩子寄養在農村的一戶人家,也就是老李大哥家。後組織安排王向東夫妻去蘇聯學習,1926年從蘇聯回國途中,妻子因突發急性敗血症不幸去世。回國後,王向東專程去看過王剛,走的時候帶老李去東北工作,並介紹老李於1928年入黨,老李和馮嫂結婚時,王向東還是證婚人。受趙一曼案件牽連,王向東已經光榮犧牲。希望李漢昌繼承父母的遺志,加入到革命陣營來。紅軍軍裝是王向東穿過的唯一一件軍裝,只穿了不多久,因為離開部隊去搞地下工作,只好精心收藏起來。現在老李交給李漢昌保管。
馮嫂還指著一張合影中的人說,就是李漢昌的生父——王向東。
李漢昌看完信,好像看了一本天書。28年的生命歷史竟然很多是假的,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可二叔的信不是假的,那只有一種可能,自己就是假的李漢昌。不行,他要去問母親。
在那個大時代,演繹了許許多多這樣的小故事,許多不可能成為可能,許多不合理成為合理,許多相聚實際是分離,許多幸福實際上是另一種痛苦的延續......
母親證實了二叔的信。天那,我的父親是**,李漢昌真想發狂的大喊!馮嫂,不,二嬸的出現,除了揭開李漢昌的真實身世,還讓李漢昌看到,義武、義娟、二嬸都是共產黨的人,在他們背後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人,他自己的隊伍里不知隱藏了多少共產黨。他忽然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仿佛成了被世界遺棄的孤兒。
李漢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兩天,他在思考,他需要做出決定。
他讓義武把馮嫂叫來。
“二嬸,二叔還是我的親二叔。”李漢昌改口了。
“我願意站在你們一邊,站在自己家人一邊。需要我怎麼做,你們下命令吧。”
李漢昌被成功策反了,不,應該說是他自己站到了應該站的隊列,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馮嫂按照劉一同部署,要求李漢昌依靠隊伍內部的黨組織,牢牢掌控部隊,做好準備,耐心等待起義命令。這期間,秦方就作為李漢昌和上級組織的聯絡員。
李漢昌找來秦方。
“秦參謀,我們的約法三章作廢了。我已經被你們赤化了。”
“旅座,您不是被赤化,您是家傳的共產黨。”秦方開玩笑。
“家傳的?對,就算家傳的吧。”想了想。“這東西有家傳的麼?”
兩人笑了起來。
第二節 掃雷
在劉一同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策反任務順利完成,只等時機到來採取行動。劉一同在保密局也是如魚得水,遊刃有餘,雲港的壓力驟減。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已經到了1948年的夏天。自從1948年5月中旬,晉南重鎮臨汾被解放軍攻克後,戰場形勢再一次發生深刻變化。6-7月,華東野戰軍發動豫東戰役。西北戰場方面,彭德懷取得宜瓦戰役的勝利,此時胡宗南部已經捉襟見肘,延安被我軍重新占領。
這個夏天,王玉蓮已經是預備黨員,義武也遞交了入黨申請。城防團和886旅的情況很穩定,所有工作都有序進行。劉一同接到上級指示,解放軍即將進入全面的戰略反攻階段,要與已經向雲港秘密靠攏的我軍部隊取得聯繫,伺機發動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