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這是極光——赤道上的稀客,它正從地球的兩極以宏偉壯麗的場面向前行進。
第四十二章 在極光的上空
眼前的絢麗景色,仿佛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天上舞動著許多幅鑲配紅邊的淺綠色焰火帶。太陽風①正以每小時近百萬公里的速度,從太陽刮向地球和逸入茫茫宇宙之中,而這些焰火帶就在那陣陣的太陽風中不停地飄揚。甚至在火星的上空,也閃現出了微弱的光暈;至於金星的熱辣辣的天空中,那就大概更是充滿著熾烈的火焰。在一片片閃光之上,天際線附近的整個空中,布滿了一條條長長的光帶,其形狀很像那半開摺扇的扇骨。有的時候,它們像巨型探照燈的光柱似地直射摩根的兩眼,晃得他足有好幾分鐘什麼也不能看見。已經沒有必要打開宇宙密封艙里的照明設備———天國的焰火亮得足以在它的光照下舒舒服服地閱讀書報。
【① 太陽風是日冕因高溫膨脹不斷向外拋出的粒子流。20世紀60年代初,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觀測證實了太陽風的存在。當有大陽風活動時,日冕拋出的強粒子流稱為“擾動太陽風”,平均速度可達1000—2000公里/秒,在地球附近,每立方厘米所含質於數可達幾十個,質子溫度有時可達百萬度。】
二百公里。“蜘蛛”一直在無聲而輕快地向上爬行。很難相信它只是在一小時前才離開了地球。甚至也很難令人相信地球還仍然存在,因為摩根現在是在火焰山深谷的峭壁之間向上飛升著。
幻覺總共才持續了幾秒鐘,隨後,磁場同迅速接近地球的帶電雲層之間的短暫平衡就破壞了。然而就在這一瞬間,直覺卻讓摩根深信他正在從某個深不可測的峽谷底部升起;同這座峽谷相比火星上的大峽谷也就似乎是一條微不足道的縫隙而已。不久,高達一百公里的發光的懸崖變成了一片晶瑩,透過它重又出現了星星的光輝。於是,摩根見到了星星的真實面目——它們只不過是—些放射出螢光的幻想而已。
現在,“蜘蛛”就像是一架穿越了低空雲層的飛機,它一個勁兒地向上爬去,把令人激動不已的景色留在了下面。也就是說,摩根正在從火霧中衝出去,而火霧則在他的腳下翻滾起伏。好多年以前,當他乘坐定期遠航的大海輪在熱帶洋面上夜航的時候,曾經在船尾同其他旅客聚在一起,入迷似地欣賞過無與倫比的船跡水流生物發光的奇蹟。現在,正在“蜘蛛”身下發亮的綠色和藍色光焰,使他想起了那天晚上所見到的浮游生物發出的絢麗色彩,他仿佛又一次看到了生命的副產品——居住在大氣層高處的、各種看不見的巨大生物的遊戲之作……
此時此刻,當有人突然向他提起此行的使命時,他甚至產生了詫異之感。
“還剩下多少電能?”金斯里問道。“按照預計,這組蓄電池總共還夠用二十分鐘。”
摩根看了看儀錶盤。
已經用掉了百分之九十五,但是,起升速度卻提高了百分之五,幾乎達到了每小時一百九十公里。
這種情況是完全正常的。顯然,“蜘蛛”感覺到了重力在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它已經減小了百分之十。
對於被綁在駕駛椅上、並且身穿幾公斤重的宇宙密封衣的摩根來說,恐怕未必能夠感覺出如此微小的變化。然而,他的全身卻洋溢著一種過度興奮的感覺,使他不由地懷疑自己是否吸入了過量的氧氣。
不,空氣的用量是正常的。想必,他不過是讓激動人心的奇觀弄得太興奮了。可是,奇妙的景色已經開始暗淡,因為極光正在向南北兩個方向離去,仿佛是向著自己的極地堡壘退卻。也許,他之所以感到興奮,是因為運用了還從未有人在這種條件下試驗過的技術,而整個作業卻又開始得如此順利?
但是,所有這些似乎完全合乎情理的解釋,卻無論如何也不能使摩根感到滿意。控制著他的那種幸福的、甚至是喜悅的感覺,總是顯得不那麼合乎邏輯。沃侖·金斯里是一名潛水愛好者,他常常向摩根講起在深海里斯體驗到的那種無法形容的感覺。摩根從來沒有體驗過失重所引起的感覺,只是到了此刻,他才領略到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他所關注的全部事業,仿佛都已被遺忘在下面——那個現在已被一串串漸漸暗淡下去的光環和巧奪天工的極光圖案籠罩著的行星上了。
星星已經沒有必要再同來自兩極的、驚心動魄的異象爭輝,它們正在重新出現於自己的合法位置上。
摩根聚精會神地向著天頂望去,他滿心希望能看到空間軌道塔,但他所能辨認的卻只是離得最近的幾米導帶,“蜘蛛”正迅速而平穩地沿著它向上爬去。現在,在這條細帶上懸著摩根本人和另外七個人的生命,它看上去似乎是靜止不動的,因此,很難令人相信,“蜘蛛”正在以大約每小時二百公里的速度沿著它向上疾馳……
“高度接近三百八十,”傳來了金斯里的聲音:“要是蓄電池還能堅持二十公里的話,那就一切都正常。您的自我感覺怎麼樣?”
摩根真想即興發表一通熱情洋溢的演說,然而,他那種天生的矜持終於克制住了衝動。
“感覺很好。”他回答道:“要是我們能夠保證所有的乘客都看到今天這樣的場面,那我們的主顧就會多得無法應付了。”
第四十二章 在極光的上空
眼前的絢麗景色,仿佛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天上舞動著許多幅鑲配紅邊的淺綠色焰火帶。太陽風①正以每小時近百萬公里的速度,從太陽刮向地球和逸入茫茫宇宙之中,而這些焰火帶就在那陣陣的太陽風中不停地飄揚。甚至在火星的上空,也閃現出了微弱的光暈;至於金星的熱辣辣的天空中,那就大概更是充滿著熾烈的火焰。在一片片閃光之上,天際線附近的整個空中,布滿了一條條長長的光帶,其形狀很像那半開摺扇的扇骨。有的時候,它們像巨型探照燈的光柱似地直射摩根的兩眼,晃得他足有好幾分鐘什麼也不能看見。已經沒有必要打開宇宙密封艙里的照明設備———天國的焰火亮得足以在它的光照下舒舒服服地閱讀書報。
【① 太陽風是日冕因高溫膨脹不斷向外拋出的粒子流。20世紀60年代初,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觀測證實了太陽風的存在。當有大陽風活動時,日冕拋出的強粒子流稱為“擾動太陽風”,平均速度可達1000—2000公里/秒,在地球附近,每立方厘米所含質於數可達幾十個,質子溫度有時可達百萬度。】
二百公里。“蜘蛛”一直在無聲而輕快地向上爬行。很難相信它只是在一小時前才離開了地球。甚至也很難令人相信地球還仍然存在,因為摩根現在是在火焰山深谷的峭壁之間向上飛升著。
幻覺總共才持續了幾秒鐘,隨後,磁場同迅速接近地球的帶電雲層之間的短暫平衡就破壞了。然而就在這一瞬間,直覺卻讓摩根深信他正在從某個深不可測的峽谷底部升起;同這座峽谷相比火星上的大峽谷也就似乎是一條微不足道的縫隙而已。不久,高達一百公里的發光的懸崖變成了一片晶瑩,透過它重又出現了星星的光輝。於是,摩根見到了星星的真實面目——它們只不過是—些放射出螢光的幻想而已。
現在,“蜘蛛”就像是一架穿越了低空雲層的飛機,它一個勁兒地向上爬去,把令人激動不已的景色留在了下面。也就是說,摩根正在從火霧中衝出去,而火霧則在他的腳下翻滾起伏。好多年以前,當他乘坐定期遠航的大海輪在熱帶洋面上夜航的時候,曾經在船尾同其他旅客聚在一起,入迷似地欣賞過無與倫比的船跡水流生物發光的奇蹟。現在,正在“蜘蛛”身下發亮的綠色和藍色光焰,使他想起了那天晚上所見到的浮游生物發出的絢麗色彩,他仿佛又一次看到了生命的副產品——居住在大氣層高處的、各種看不見的巨大生物的遊戲之作……
此時此刻,當有人突然向他提起此行的使命時,他甚至產生了詫異之感。
“還剩下多少電能?”金斯里問道。“按照預計,這組蓄電池總共還夠用二十分鐘。”
摩根看了看儀錶盤。
已經用掉了百分之九十五,但是,起升速度卻提高了百分之五,幾乎達到了每小時一百九十公里。
這種情況是完全正常的。顯然,“蜘蛛”感覺到了重力在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它已經減小了百分之十。
對於被綁在駕駛椅上、並且身穿幾公斤重的宇宙密封衣的摩根來說,恐怕未必能夠感覺出如此微小的變化。然而,他的全身卻洋溢著一種過度興奮的感覺,使他不由地懷疑自己是否吸入了過量的氧氣。
不,空氣的用量是正常的。想必,他不過是讓激動人心的奇觀弄得太興奮了。可是,奇妙的景色已經開始暗淡,因為極光正在向南北兩個方向離去,仿佛是向著自己的極地堡壘退卻。也許,他之所以感到興奮,是因為運用了還從未有人在這種條件下試驗過的技術,而整個作業卻又開始得如此順利?
但是,所有這些似乎完全合乎情理的解釋,卻無論如何也不能使摩根感到滿意。控制著他的那種幸福的、甚至是喜悅的感覺,總是顯得不那麼合乎邏輯。沃侖·金斯里是一名潛水愛好者,他常常向摩根講起在深海里斯體驗到的那種無法形容的感覺。摩根從來沒有體驗過失重所引起的感覺,只是到了此刻,他才領略到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他所關注的全部事業,仿佛都已被遺忘在下面——那個現在已被一串串漸漸暗淡下去的光環和巧奪天工的極光圖案籠罩著的行星上了。
星星已經沒有必要再同來自兩極的、驚心動魄的異象爭輝,它們正在重新出現於自己的合法位置上。
摩根聚精會神地向著天頂望去,他滿心希望能看到空間軌道塔,但他所能辨認的卻只是離得最近的幾米導帶,“蜘蛛”正迅速而平穩地沿著它向上爬去。現在,在這條細帶上懸著摩根本人和另外七個人的生命,它看上去似乎是靜止不動的,因此,很難令人相信,“蜘蛛”正在以大約每小時二百公里的速度沿著它向上疾馳……
“高度接近三百八十,”傳來了金斯里的聲音:“要是蓄電池還能堅持二十公里的話,那就一切都正常。您的自我感覺怎麼樣?”
摩根真想即興發表一通熱情洋溢的演說,然而,他那種天生的矜持終於克制住了衝動。
“感覺很好。”他回答道:“要是我們能夠保證所有的乘客都看到今天這樣的場面,那我們的主顧就會多得無法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