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3頁
他們知道城中的叛亂,也清楚如今情勢不妙。這其中有聰明人恐怕都已經猜到,駐紮在城中的同樣出生於關西的同鄉袍澤,都已然不幸。而叛亂者正節節緊逼,並不準備給他們留下活路。
他們是一群哀兵。
有說法是哀兵必勝。
不過哀兵手上也必須要有好的武器。
「太尉忘了嗎?去年的時候,京城周邊的棱堡內,所有火炮的炮位都經過了改造,是不能對內的。沒有火炮,試問太尉你如何抵抗?」
改造炮位的事,李信當然知道。他還親身參與過。不過現在想來,可能就是章惇在為今日做策劃了。
章惇率領大軍北上的時候,黃裳和李信的警惕心是提到的最高級。陳橋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一場場不斷向北方延伸的會戰,讓黃裳和李信的警惕漸漸放下。
遠在燕山,黃河泛濫,這時候,兩人都想不到,章惇會選擇在此時下手。
這絕非最好的時機,卻因為出人意料,有了最好的結果。
黃裳已經確定是遭遇不幸。太皇太后、太后和太子也應該是遇害了。守衛皇城的禁衛,恐怕關西出生的已經無一留存。
馬會的初任會首,家宅燃起了熊熊大火,同樣起火的,還有雍秦商會在京城中的幾個據點。
偌大的京城,很可能就只剩下這座興平堡,還留在韓黨的手中。
而李信就準備用這座堡壘堅持到底。
「人不足,槍不足,炮不足。你說你怎麼打?」
說客想盡辦法要動搖李信的意志,李信沉默地看了他一眼。身後傳來咕嚕咕嚕的車輪響。「火炮。」李信言簡意賅地說。
「就四門火炮,能有什麼用?」
李信沒有搭理他,只是示意架設火炮瞄準南熏門的炮兵,把炮口再抬一點點。
「州橋了。」
李信把手指往上抬一抬。
「御街了!」
李信繼續活動手指。
「對準宣德門樓了。」聲音發顫。
李信又抬了抬手。
「大……大慶殿!」
「你到底要做什麼?!」說客尖叫起來。
李信拿著火把,站在火炮旁,樸實的臉上,今天第一次露出了一個微笑,「以理服人。」
……
韶樂響徹殿堂內外,八佾舞於庭中。
不論參沒參與叛亂的官員都被召集到大慶殿中。
就連張璪都被顫顫巍巍地提溜了過來,被迫站在熊本的前方,率領文武百官,恭迎新天子駕臨。
一名十幾歲的少年坐在了空缺許久的御座上,透過輕輕晃動的十二旒,觀察著臣子們的一舉一動。
張璪,熊本領頭,在下面三跪九叩。
少年心情一點點地激昂起來,今日誅殺黃裳李信,明日就是韓岡章惇。
他要做真正的皇帝,而不是被人操控的傀儡。
這時頭頂忽然轟的一聲響,少年猛抬頭,一片綠色的琉璃瓦擦著鼻子掉到了地,更重的東西落了下來。
隱約間他聽到了下面臣子們的叫喊。
緊接著,一片黑暗。
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擊(上)
「御醫,御醫,快傳御醫!」
小皇帝的祖父在人群中拼命地叫喊。手裡抱著一動不動的新皇帝,面容已經扭曲。
但燕達只是從人縫中看到的景象,傳仵作過來更合適一點。
群臣方才已經在熊本的帶領下叩拜過新君。從禮儀上業已是大宋新的君主。然後就龍馭賓天了。
從登基到駕崩,僅僅幾分鐘。
這是不是有史以來在位最短的一位天子?
燕達一時愣住了。
而這時候,隊列嚴整的文武百官,就像開水灌進了窩裡的老鼠,抱頭鼠竄,紛紛尋找安全的地方。
宰相愣在了當場。三司使不知所措。殿中侍御史尖叫的調門比州西瓦子裡唱儺戲的都高。
莊嚴肅穆的大慶殿,一時間光怪陸離起來。
一塊承塵掉在了燕達的腳邊。
燕達終於回過神來,他劈手從一名班直手中搶過金骨朵。
熊本正想招呼燕達整頓秩序,看見了,立刻臉色不自然地退了一步。
燕達沒去關心熊相公的心理陰影面積,幾步衝到了樂班旁,一骨朵狠狠地敲在了編鐘之上。
當的一聲巨響,迴蕩殿中,壓滅了所有聲音。
「都給我安靜。」燕達提著金骨朵,吼著,「先撤出大殿。」
有了燕達這一句,百官狂奔而出。沒有幾個人還想到要徵求宰相的意見。
「御醫,御醫!」趙仲增沒有動,抱著孫子大叫著。他額頭上被琉璃瓦的碎片蹭了一下,半邊臉頰血淋淋的。
燕達直接拉起趙仲增,讓班直抱起已經不再動彈的新天子,「將皇帝抱走。」
他扯著哭喊的趙仲增,又沖熊本喊,「還不快走,等著再來一下嗎?」
仿佛在配合燕達,又是一枚炮彈飛來,砸在了大慶殿前,蹭著玉輅過去。一頭撞在漢白玉的台階上,迸起無數碎片。
剛剛跑出殿門的文武百官,又跑了回來,絆在高高的門檻上,一個壓一個,前面動不了,後面還在往裡擠,連踩帶踏,最下面的官員一下就沒了聲息。
燕達帶著趙仲增和熊本,從後門撤離了大慶殿。
他們是一群哀兵。
有說法是哀兵必勝。
不過哀兵手上也必須要有好的武器。
「太尉忘了嗎?去年的時候,京城周邊的棱堡內,所有火炮的炮位都經過了改造,是不能對內的。沒有火炮,試問太尉你如何抵抗?」
改造炮位的事,李信當然知道。他還親身參與過。不過現在想來,可能就是章惇在為今日做策劃了。
章惇率領大軍北上的時候,黃裳和李信的警惕心是提到的最高級。陳橋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一場場不斷向北方延伸的會戰,讓黃裳和李信的警惕漸漸放下。
遠在燕山,黃河泛濫,這時候,兩人都想不到,章惇會選擇在此時下手。
這絕非最好的時機,卻因為出人意料,有了最好的結果。
黃裳已經確定是遭遇不幸。太皇太后、太后和太子也應該是遇害了。守衛皇城的禁衛,恐怕關西出生的已經無一留存。
馬會的初任會首,家宅燃起了熊熊大火,同樣起火的,還有雍秦商會在京城中的幾個據點。
偌大的京城,很可能就只剩下這座興平堡,還留在韓黨的手中。
而李信就準備用這座堡壘堅持到底。
「人不足,槍不足,炮不足。你說你怎麼打?」
說客想盡辦法要動搖李信的意志,李信沉默地看了他一眼。身後傳來咕嚕咕嚕的車輪響。「火炮。」李信言簡意賅地說。
「就四門火炮,能有什麼用?」
李信沒有搭理他,只是示意架設火炮瞄準南熏門的炮兵,把炮口再抬一點點。
「州橋了。」
李信把手指往上抬一抬。
「御街了!」
李信繼續活動手指。
「對準宣德門樓了。」聲音發顫。
李信又抬了抬手。
「大……大慶殿!」
「你到底要做什麼?!」說客尖叫起來。
李信拿著火把,站在火炮旁,樸實的臉上,今天第一次露出了一個微笑,「以理服人。」
……
韶樂響徹殿堂內外,八佾舞於庭中。
不論參沒參與叛亂的官員都被召集到大慶殿中。
就連張璪都被顫顫巍巍地提溜了過來,被迫站在熊本的前方,率領文武百官,恭迎新天子駕臨。
一名十幾歲的少年坐在了空缺許久的御座上,透過輕輕晃動的十二旒,觀察著臣子們的一舉一動。
張璪,熊本領頭,在下面三跪九叩。
少年心情一點點地激昂起來,今日誅殺黃裳李信,明日就是韓岡章惇。
他要做真正的皇帝,而不是被人操控的傀儡。
這時頭頂忽然轟的一聲響,少年猛抬頭,一片綠色的琉璃瓦擦著鼻子掉到了地,更重的東西落了下來。
隱約間他聽到了下面臣子們的叫喊。
緊接著,一片黑暗。
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擊(上)
「御醫,御醫,快傳御醫!」
小皇帝的祖父在人群中拼命地叫喊。手裡抱著一動不動的新皇帝,面容已經扭曲。
但燕達只是從人縫中看到的景象,傳仵作過來更合適一點。
群臣方才已經在熊本的帶領下叩拜過新君。從禮儀上業已是大宋新的君主。然後就龍馭賓天了。
從登基到駕崩,僅僅幾分鐘。
這是不是有史以來在位最短的一位天子?
燕達一時愣住了。
而這時候,隊列嚴整的文武百官,就像開水灌進了窩裡的老鼠,抱頭鼠竄,紛紛尋找安全的地方。
宰相愣在了當場。三司使不知所措。殿中侍御史尖叫的調門比州西瓦子裡唱儺戲的都高。
莊嚴肅穆的大慶殿,一時間光怪陸離起來。
一塊承塵掉在了燕達的腳邊。
燕達終於回過神來,他劈手從一名班直手中搶過金骨朵。
熊本正想招呼燕達整頓秩序,看見了,立刻臉色不自然地退了一步。
燕達沒去關心熊相公的心理陰影面積,幾步衝到了樂班旁,一骨朵狠狠地敲在了編鐘之上。
當的一聲巨響,迴蕩殿中,壓滅了所有聲音。
「都給我安靜。」燕達提著金骨朵,吼著,「先撤出大殿。」
有了燕達這一句,百官狂奔而出。沒有幾個人還想到要徵求宰相的意見。
「御醫,御醫!」趙仲增沒有動,抱著孫子大叫著。他額頭上被琉璃瓦的碎片蹭了一下,半邊臉頰血淋淋的。
燕達直接拉起趙仲增,讓班直抱起已經不再動彈的新天子,「將皇帝抱走。」
他扯著哭喊的趙仲增,又沖熊本喊,「還不快走,等著再來一下嗎?」
仿佛在配合燕達,又是一枚炮彈飛來,砸在了大慶殿前,蹭著玉輅過去。一頭撞在漢白玉的台階上,迸起無數碎片。
剛剛跑出殿門的文武百官,又跑了回來,絆在高高的門檻上,一個壓一個,前面動不了,後面還在往裡擠,連踩帶踏,最下面的官員一下就沒了聲息。
燕達帶著趙仲增和熊本,從後門撤離了大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