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蒸汽升降機從城樓頂端緩緩降到地面,鐵柵打開,一人走了出來。

  「燕達見過參政。」

  熊本輕嘆,軍中大將,真正對趙氏忠心的也就眼前的這一位了,「逢辰。多虧有你。」

  燕達道,「參政,事不宜遲,現在就要攻入宮中,班直多西人,不能讓他們聚集起來。」

  「一切都多勞逢辰了,皇宋興亡在此一舉。」

  燕達點點頭,回頭吩咐手下,「我等是為保扶趙氏而來,不可驚擾太后和太皇太后。其餘人等,如有抵抗,格殺勿論。」

  如今的太后,是王安石的孫女。地位無人可比。他們參與政變的這些人,還要靠著她,取得一個合法的名義。

  而太皇太后向氏,掌國日久,最為熊本等人忌憚。若非她近來多病,無法理事,熊本等人還不敢下定決心。

  太皇太后的處理,他們這些高層已經有了共識。

  當年戾王宮變,做得最錯的就是一時手軟,沒有先取了太后和皇帝的性命。否則任憑韓岡怎麼掙扎,也不會有幾個朝臣跟隨他。只要把太后的首級一舉,所有的反抗都會煙消雲散。

  可惜當年的太皇太后母子太蠢了。

  燕達親自率人攻入宮城中。有內侍在前面為他們引路。沿途的交鋒都很短暫。燕達以人數上的優勢,用最短的時間解決掉了遇到的巡邏小隊。

  不過在過了福寧殿之後,前進的速度就變得慢了。守衛宮中的班直終於反應過來,開始進行有組織的抵抗。

  熊本在宣德門城樓上,看著北面殿宇間,簇擁成群的火炬行動越來越慢,越發口乾舌燥。

  方才在熊本宅邸刺殺黃裳的男子陪著一人上來。

  「大王。」熊本拱手行禮。

  「見過相公。」那人連忙回禮。

  趙仲增。

  當年被章惇、韓岡清理的濮王一系僅存的幾人中最年長一位。

  也是他們打算擁立的新天子的親叔叔。

  不過他對熊本這位留守的宰臣,卻不敢有分毫失禮。只是現在臉上還帶著興奮之色。

  「張璪低頭了,願意領銜請立新君。」

  「好事。」

  趙仲增看見熊本並不喜色,也望向宮中,「燕達怎麼這麼磨蹭,還沒有打下來。」

  宮中的反抗此起彼伏。許多班直成員都在與入侵的叛軍奮力廝殺。這讓燕達他們越發艱難。

  「找到太后了!」

  終於,等到了一個好消息。

  熊本等人的心情頓時放鬆了一半。以太后的名義立新君,於禮法上上無懈可擊。

  只要再擒住太皇太后,京城內就大勢底定。

  半夜過去,漸漸安靜下來。班直們的反抗一點點地被鎮壓下去。但太皇太后始終不見蹤影。而御璽也不知去向。

  幸而城外的駐軍並沒有被調動起來。

  天漸漸亮了。

  宮中的劇變也遮掩不住。

  燕達和趙仲增都看著熊本,下面該怎麼辦?

  「先扶新君登基。」

  「讓那些議員來參拜。」

  國中無主,章惇、韓岡的私心,卻正好給了他們機會。

  「定下君臣名分。收攏京城軍民。宣布章、韓二賊罪名。殺之者許封為王。附逆者願能反正,加封三級。京中不缺武備錢糧,出錢招聚成軍,一個月之內,我們能有三十萬大軍。二賊不足平也。」

  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

  天快亮了。

  東京城中,燕達的老部下已經率人控制住了警察總局。天武軍兵鋒畢露,現任的警察總局提舉噤若寒蟬。

  熊本控制都堂,燕達掌握軍隊,又得到了五千多不知情由的警察協助,大部分人全無知覺中,一夜之間,京師變色。

  朝臣、議員,紛紛收到命令,要他們天亮後共聚皇城。

  而趙仲增親自帶人去往睦親宅。熊本和燕達都沒有阻攔他。

  不久之後就滿身血腥氣地轉回宮中。

  此時,宮中的廝殺聲已經平息下來。

  各處先後傳來捷報,班直們的反抗一一被鎮壓,只有極少數還在逃竄。

  原本傳遍宮中的「殺盡西狗」的口號也漸漸聽不到了。

  原本護衛皇城最核心的班直成員,基本上父親是班直,祖父是班直,曾祖父也是班直,家族的班直歷史能追溯到從開國時,父子相繼一代代傳下來。

  而等到韓岡掌權,因元祐宮變中,班直中有許多站在了高太后和戾王一邊,事後就受到了清算,大批原班直成員被調往邊境,並以西軍精銳補充入班直。原本的京營禁軍,也因戰鬥力低下,被以西軍為核心的神機營所替代。

  十餘年來,矛盾雖被壓制,但依然無處不在。

  今日一亂,殺盡西狗的口號喊出,許多開封出身的累世班直,直接反戈一擊,與叛軍一起砍殺起那些還在反抗的同袍們。

  一開始,提議這個口號的趙仲增很是得意,在熊本和燕達面前炫耀自己的功績,「有一多半的班直都投過來了,有他們在,向氏跑不了。」

  只是到了此刻,太皇太后依然不見蹤影,甚至於貼身服侍她的內侍、宮女,總共六個人都失去了蹤影。熊本已經等不及出去安排登基大典。

  燕達安排熟悉宮中的班直與宮人一起尋找,依然毫無線索。就只看見一名名班直提著自己同僚的首級過來請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