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迅猛地繁殖。人類的一支較早地在這裡站穩了腳跟,發展文明。

  然而,災害卻也從未遠離過他們。瑪雅文明中最發達的是天文學。人類探究天文星象的

  道理,最直接的動力就是了解天氣變化、掌握四時雨旱的規律。瑪雅人精彩的曆法、先進的

  數學,都是在這種天問的原始好奇心驅使之下所獲得的。它們只是天文學的副產物。瑪雅人

  設計了精美的石建築。也許他們並沒有想要將它們永遠留住,不過,他們肯定考慮到了可能

  來自颶風、暴雨等的侵襲。

  第四世界的故事還表達了一種輪迴思想。洪水可以一次次地來,但人還是一次次地組成

  世界。這個世界可以從有人到有房屋、有城市、有一切東西。災難意識始終同建設意識交織

  在一起,不斷重複。到後來,這種重複突出的已不再是災難的不可避免,而是人對它所採取

  的態度。照舊建設、照舊生活。既

  處之則安之。在每一次災難過後都頑強地生存下去。促使瑪雅人去創造那許多文化產物、

  促使瑪雅人生存至今的,應該是這種百折而不回的建設意識。

  人們會很輕易地評說瑪雅的宿命論,然而,我們也不應忘記瑪雅人對於命運的大災變,

  有著出奇的開闊胸襟和博大氣魄。你看他們數千年不懈地逐日用編年法累積計日,使用的時

  間單位以18或20進位一直到第9等級,理論上可以上溯到幾百萬幾千萬年前。

  有意思的是,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範圍內掀起過一片對於全球性災變的關注。事情

  也許起因於數十年來一直困擾著科學界的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全球氣候轉暖、環太平

  洋火山活動加劇、大規模地震、太陽黑子活動頻繁,等等。多種事故連續發生,搞得全世界

  人心惶惶。接踵而至的是“危機”一詞充斥於我們的視野。能源危機、人口爆炸、自然的懲

  罰,不僅籠罩在每日看報聽新聞的成人頭上,也籠罩著剛進學堂的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始終保留在記憶里的災變意識集體湧現出來。全球在霎時間出現了

  無數個綠色和平組織,連小學生都開始談論全球意識。各種關於天外來客、世界未日的傳說

  也一下子流行起來。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人們再度表現出對生態變化的無奈;在理性的現代

  人身上,再度出現了原始的恐懼升級。有一段時間,各種數據不明(即使有數據,人們也不

  會去注意它們,這部分信息會自動地被過濾掉;而留在腦中的印象只是又一項災難即將來臨)

  的報導連連傳來,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即刻要天崩地裂了似的。人們的反應,也像當年愚人節

  時美國人聽到外星人攻占白宮時那樣、在一種極度的無意識恐慌中難以自持。

  當然,這種原始恐慌帶來了人類的自警。愛滋病把人們趕回了家庭,生態危機敦促人們

  保護環境,而綠色和平則有助於消弭國際矛盾,把人類內耗的能量轉向一致對待環境與人的

  共存問題。因為,人類對於“洪水”之災的抵抗能力實在太微不足道。如果真的必須跟它遭

  遇,那實在是玩不起。

  現代人轉而去控制廢水廢氣、盡力回收廢物,開發替代性能源、控制人口增長,甚至還

  想開發遷居月球的新航線。這真是人類文明的偉大之處。然而,古代瑪雅人離洪荒年代不遠,

  甚至可能仍依稀記得人類歷史上前一次大災變。那些今天已不再對人類構成毀滅性打擊的地

  區性小災變,對他們來說,都可能意味著世界末日的到來。人口眾多,科技發達的現代人,

  在面臨世界大災變的威脅(或僅僅是對大難臨頭的想像)時,尚且如此有動於衷。僅處於新

  石器時代的古代瑪雅人,確實只有無奈的份了。

  瑪雅人的偉大就在於這無奈背後的泰然,就在於這無奈同時的孜孜以求。他們的第四世

  界的傳說最精彩之處,就在於它不同於其他民族的一次性“世界末日”,用一種群體保存族

  類的精神爭取在災變之後的再生。

  前些年在巴西發生了一起蛙類大出擊事件。一種異常大個的蛙類集結成數以百萬計的大

  軍,從山區向人類居住的城鎮發動地毯式襲擊。所過之處,草木不生、人畜不興。人們在它

  們所經之處設置各種陷餅和防線,全部被這支大軍一一衝破。成批成批的蛙死去,但後繼者

  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進攻。這些“神蛙”的數量優勢和不斷自我恢復的攻擊銳氣,令人們心

  驚膽寒。有一種說法稱這是動物對人類不斷進犯的反攻。不管事實是不是真這麼有理性,我

  們還是可以從中領悟到一種輪番出擊、矢志不移的強大的生向意志。

  瑪雅人像螞蟻搬家那樣,以簡陋的工具創造了新石器階段最燦爛的文明。他們像那些“神

  蛙”一樣,坦然地去接受災變,並且在災變中尋求保存自己,一如既往地奏響自己文化的生

  存主題。

  第八章  存亡絕續

  第八章  存亡絕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