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衝突的過程是:包圍、沖入、搗毀、毆鬥。治安當局出 動一連的兵力,及若干憲兵支援警察;但群情激憤,群眾已 變成了狂潮。結果,4個日本人,一半負傷,一半下落不明。 到下一天,兩名日本記者的屍體在大川旅館的正府街發現。再 下一天,8月25日,在大川旅館再度出現包圍的情況;這一 次,治安當局知道是左派分子有組織的行動,以強硬手段鎮 壓,頻有死傷;同時捕獲了兩名首謀分子,立即處決,以期 收拾事態。

  這就是引起嚴重外交問題的”成都事件”的真相;左派 分子激平民眾的愛國情緒,卻為政府製造了問題。

  正當黃秋岳嘆惜痛恨!黯然不歡之際;他的那位徐娘風 韻的姨太太,笑盈盈地捧來一個大盒子,一面打開盒蓋,一 面說道:”你看看這件大衣怎麼樣?”

  說著,拎起大衣領子往上一提,是一件毛汽油光閃亮的 “灰背”;等她往身上一比,黃秋岳覺得這模樣很面熟,倒像 在何處見過似地。

  “這件灰背大衣,跟胡蝶的那件,一模一樣。”

  這一說,黃秋岳想起來了。報上登過一張照片,中蘇復 交後,首任駐蘇大使顏惠慶赴任;在同一條郵船上有梅蘭芳 與胡蝶,新聞記者邀一貌堂堂的顏大使與梅胡合影,真能盡 華夏人物之美,是一張極有名的新聞照片。照其中的胡蝶,穿 的就是這樣一件灰背大衣。

  “不錯!”黃秋岳說:”可惜,價錢太貴了。”

  “買得起就不貴;才4000塊錢。”

  “4000塊錢還不貴。我一個月的收入才多少?麗人一襲 衣,下官半年糧。”

  “你又要哭窮了!銀行里幾萬塊錢擺在那裡。哼!”

  聽得這話,黃秋岳始而一楞;繼而一驚,顧不得姨太太 的嘮叨,趕到銀行里查帳;果然有一筆5萬元的存款,而且 是支票,經過交換,收起入帳,算日子正是與須磨會見第二 天的事。

  這跟”栽贓”沒有什麼兩樣。黃秋岳首先想到的是,應 該報告長官;但茲事體大,必須謀定後動。於是找了個清靜 的咖啡館,一個人坐下來細想。

  結果是,越想問題越多;對他最不利的是時間問題,可 想而知的,須磨出此一著,當然另有布置,早已占了防禦上 的優勢。如果須磨約會之後,立即反映;或者支票存入的當 天,便將實情和盤托出,都可以邀得諒解,甚至還會獲得獎 勵。如今時機已經錯過,據實上陳,所換得的必是一句詰問: 你為什麼不早說?從而就會產生誅心之論:是內心在動搖,考 慮接受須磨的條件。那時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

  或者可以這樣說:我早已決定拒絕須磨的要求,所以當 時不即據實報告者,是覺得不必多事;哪知須磨居然”栽 贓”,這就絕不能保持沉默了。

  這樣說法,似乎沒有毛病;問題何以遲至這時候才來報 告?是因為一直不知道須磨有一張支票存入他的帳戶之故。

  哪知一回到家,才知道自己的說法不能成立。首先是姨 太太迎著他問:”你怎麼一聲不響,往外就跑;到哪裡去了。”

  “我到銀行里去看帳。”黃秋岳答說:”那筆錢不是我的。”

  “不是你的,是誰的?”

  “你不知道。”

  “唯豈不知道才問你,人家的錢為什麼存入你的戶頭?”

  黃秋岳不願多說;”以攻擊作為防禦”,故意反問一句: “你怎麼知道我戶頭裡有5萬塊錢?”

  “那天銀行打電話來的。”

  “什麼?”黃秋岳大驚:”銀行打電話來的。怎麼說?”

  原來須磨派人去存錢時,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帳號;銀 行職員看面額很大,而存錢的人不是黃秋岳往日所派的工友, 怕發生錯誤,所以曾打電話到黃家去求證。   ”銀行的人問我,是不是派人來存5萬元?我怎麼好說不 是?當然說不錯。”   ”那!”黃秋岳氣急敗壞地問道:”你當時為什麼不跟我 說?”   ”我為什麼要跟你說,應該你自己跟我說才是。”

  她的解釋是,黃秋岳曾經說過,只要他有錢,一定儘量 給她用。現在有這麼一筆說大不大,說小真不小的款子在銀 行里;她倒要看看,他以前說的話是出於真心,還是隨口敷 衍?倘出真心,自然會主動告訴她,此刻我有錢了;有多少, 你要花就花吧!   ”不錯,我說過這話。問題是這筆錢不是我的。”

  又回到原來的疑問上來了:”不是你的錢,怎麼會存到你 的戶頭裡?”   ”是別人寄存的。”   ”誰?”   ”你不知道。”   ”我當然不知道!”她臉色鐵青,”誰也不知道,你安著什 麼心?甚至也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牛頭不對馬嘴。”

  想想自己的話,漏洞確實很大;既是別人寄存,安有支 票存入銀行時,不先通知他的道理?而況寄存之說,根本不 通;那人為什麼自己不開個存款戶頭,直接”寄存”在銀行 里?

  要解釋這個誤會,只有將前後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她; 但婦人不可共機密,就算她諒解了,同意不動這筆款子,也 會惹出許多麻煩來,而況她絕不會同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