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但事實證明趙政是沒有死在外人手裡的,自從張良失手以後趙政就將自己的防衛等級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說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應該也不為過,作為國家元首,享受這樣的待遇也是應該的。所以,我們得出的結論,死於非命的情況下,九成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人類有一個通病,就是“利益最我化”。我們總是自覺不自覺的把利益歸屬於自己,然後是離自己最親近的那個集體,推而廣之,最後最後才是全人類。說白了,一個班,在沒有別的班級來威脅的情況下,這個班的人會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己人斗自己人,鬧的不亦樂乎。可是如果有別的班來砸場子,他們就會突然變的盡釋前嫌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直到把別的班打出去,然後接著窩裡鬥。這個道理同樣實用與一個學校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最後是外星人入侵全世界人民手牽手成為一家人。
趙政最終有可能是被自己人斗死的,這或許是悲劇,但他如果知道他遠遠不是最後一個,那他應該是可以含笑九泉的。中國人雖然一直在玩中國人,但索性總在某一個時刻奇蹟般的轉醒,救華夏於危亡,等救完了,再接著渾渾噩噩下去。
能搞死趙政的人不多,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就那麼三個:胡亥,趙高,李斯。
這個順序,是一個概率從大到小的順序,胡亥的可能性最大,李斯的最小。重申,這只是我的推測。
為什麼說胡亥最大,因為他是利益的最大獲得者,只要能登上皇位那他就獲得了一切,不要說什麼弒君殺父的心理陰影,在那種情況下十個人有八個會動心有六個會拿起刀子有五個人會砍下去,那個沒砍的估計是被發現了。而且,胡亥也怕,怕一旦不是自己登上皇位,那自己就成了能威脅到皇位的人,那時,自己的小命就說不準能不能保住了。這也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胡亥在登基以後會大肆殘殺自己的兄弟姐妹,因為他害怕,他沒有安全感。
胡亥的作為前文已有介紹,屬於有點二的那種紈絝子弟,大臣沒有幾個是喜歡他的,也沒有幾個是看好他能繼承皇位的,所以估計那些大臣們也不會給他什麼好臉子看。他們想不到,這是會刺激到一顆幼小的心靈嘀,當一顆幼小的心靈被傷害,那它就極有可能扭曲,然後成為魔鬼。胡亥想成為王者,把曾經鄙視過他的人死死的踩在腳底下,再用腳尖碾一碾!
為什麼說後兩個人比不上胡亥的動機大呢?因為他們畢竟是打工的,誰當老闆對他們的影響其實比不是太大,退一萬步說,即使新老闆不喜歡自己,大不了降職,實在不行辭退,真要搞的水火不容非要你死的其實不多。趙高和李斯都是聰明人,老主子死了不要緊,伺候好新主子就行,給誰當奴才不是當奴才?!
那為什麼趙高的可能性又大於李斯呢?
前面說了,趙政出行之時,有兩樣東西是交給趙高保管的,玉璽和虎符,玉璽是最高的命令發布者,虎符是天下軍隊的調動者。軍政大權放在一起捆綁著交給趙高可見趙高的權利當時有多大!
即使胡亥有打算把自己的老子幹掉,但憑他的頭腦和他的手段,估計刀子還沒磨趙政就聽著響了,所以他依賴胡亥的可能性很大。更何況趙高已經選了個胡亥當自己的主子,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甭管胡亥是不是白痴,也只有把他弄上去自己才能有前途和錢途。他趙高不像李斯,是一直跟著趙政混的,確切的說趙政和李斯是一直廝混了這麼多年的,別人當了皇帝也多少要給李斯一點面子的,趙高可沒這個待遇。
所以,趙高需要出頭!
最後才是李斯,但可能性非常之小,即使有李斯的份兒,我相信也只是知情不報。畢竟從趙政十歲回到咸陽時李斯就在呂不韋的手下打工了,之後成了少年趙政的老師,一直在趙政身邊這些年,真能下的去手?好吧就算李斯沒有人性甚至沒有獸性,但以他的地位,甭管是扶蘇抑或是胡亥上台,都很難動他,最多也就是告老還鄉,享受丞相待遇,沒有必要從事這麼高危的勾當。
之所以拉上李斯,因為古人云,三人成虎。李斯絕對絕對不是清白的,他的沉默,就是最大的犯罪事實!
趙政死了,死的神神秘秘,留下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給他那個並不睿智的兒子。但他已經得到了解脫,他已經登上了權利的巔峰,享盡了人世的浮華,激流之中,退又何妨?
尾聲
我只以趙政的死作為全書的結尾,而不是秦王朝的覆滅,因為覆滅是必然,正如統一是一種必然。
一個王朝的開始,通常是君強臣強,到了中期就變成君強臣弱,而到了晚期就有了兩種情況。一是君弱臣強,於是臣變成君,君變成死人;另一種是君弱臣也弱,於是外族入侵,國之將亡。放眼歷史,基本皆是如此。
我選擇寫的是秦統一的過程,不是趙政的個人傳記,也不是秦朝的歷史,因為那樣分支過於龐大,我沒有這樣的能力,亦沒有這樣的精力來駕馭如此巨大的構架。寫歷史首先是要嚴謹,其次才是好看,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以上的內容都是有文獻可以考證的,沒有文獻出處的地方我也反覆說明那只是我自己的推測,不代表歷史真相。
《明朝那些事兒》給我很大的幫助,那是幾年前看過的一本很好的書,當我提筆寫《秦王掃六合》的時候,不自覺就想起《明朝》,那是很成功的例子,我可以借鑑。然而只是借鑑,不是翻版。《明朝》的讀者群是很廣大的,但下線似乎只是到了八零後的結尾和九零後的開端,據我所知,除了很少熱愛歷史的人,九零後很少有人看過《明朝》,他們更愛穿越和都市言情。我並非菲薄穿越等體裁,我也看,只是我覺得九零後乃至零零後也需要知道了解一些基本的歷史,至少要知道秦始皇,要知道張居正,要知道曾經叱吒風雲的那些人。
人類有一個通病,就是“利益最我化”。我們總是自覺不自覺的把利益歸屬於自己,然後是離自己最親近的那個集體,推而廣之,最後最後才是全人類。說白了,一個班,在沒有別的班級來威脅的情況下,這個班的人會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己人斗自己人,鬧的不亦樂乎。可是如果有別的班來砸場子,他們就會突然變的盡釋前嫌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直到把別的班打出去,然後接著窩裡鬥。這個道理同樣實用與一個學校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最後是外星人入侵全世界人民手牽手成為一家人。
趙政最終有可能是被自己人斗死的,這或許是悲劇,但他如果知道他遠遠不是最後一個,那他應該是可以含笑九泉的。中國人雖然一直在玩中國人,但索性總在某一個時刻奇蹟般的轉醒,救華夏於危亡,等救完了,再接著渾渾噩噩下去。
能搞死趙政的人不多,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就那麼三個:胡亥,趙高,李斯。
這個順序,是一個概率從大到小的順序,胡亥的可能性最大,李斯的最小。重申,這只是我的推測。
為什麼說胡亥最大,因為他是利益的最大獲得者,只要能登上皇位那他就獲得了一切,不要說什麼弒君殺父的心理陰影,在那種情況下十個人有八個會動心有六個會拿起刀子有五個人會砍下去,那個沒砍的估計是被發現了。而且,胡亥也怕,怕一旦不是自己登上皇位,那自己就成了能威脅到皇位的人,那時,自己的小命就說不準能不能保住了。這也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胡亥在登基以後會大肆殘殺自己的兄弟姐妹,因為他害怕,他沒有安全感。
胡亥的作為前文已有介紹,屬於有點二的那種紈絝子弟,大臣沒有幾個是喜歡他的,也沒有幾個是看好他能繼承皇位的,所以估計那些大臣們也不會給他什麼好臉子看。他們想不到,這是會刺激到一顆幼小的心靈嘀,當一顆幼小的心靈被傷害,那它就極有可能扭曲,然後成為魔鬼。胡亥想成為王者,把曾經鄙視過他的人死死的踩在腳底下,再用腳尖碾一碾!
為什麼說後兩個人比不上胡亥的動機大呢?因為他們畢竟是打工的,誰當老闆對他們的影響其實比不是太大,退一萬步說,即使新老闆不喜歡自己,大不了降職,實在不行辭退,真要搞的水火不容非要你死的其實不多。趙高和李斯都是聰明人,老主子死了不要緊,伺候好新主子就行,給誰當奴才不是當奴才?!
那為什麼趙高的可能性又大於李斯呢?
前面說了,趙政出行之時,有兩樣東西是交給趙高保管的,玉璽和虎符,玉璽是最高的命令發布者,虎符是天下軍隊的調動者。軍政大權放在一起捆綁著交給趙高可見趙高的權利當時有多大!
即使胡亥有打算把自己的老子幹掉,但憑他的頭腦和他的手段,估計刀子還沒磨趙政就聽著響了,所以他依賴胡亥的可能性很大。更何況趙高已經選了個胡亥當自己的主子,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甭管胡亥是不是白痴,也只有把他弄上去自己才能有前途和錢途。他趙高不像李斯,是一直跟著趙政混的,確切的說趙政和李斯是一直廝混了這麼多年的,別人當了皇帝也多少要給李斯一點面子的,趙高可沒這個待遇。
所以,趙高需要出頭!
最後才是李斯,但可能性非常之小,即使有李斯的份兒,我相信也只是知情不報。畢竟從趙政十歲回到咸陽時李斯就在呂不韋的手下打工了,之後成了少年趙政的老師,一直在趙政身邊這些年,真能下的去手?好吧就算李斯沒有人性甚至沒有獸性,但以他的地位,甭管是扶蘇抑或是胡亥上台,都很難動他,最多也就是告老還鄉,享受丞相待遇,沒有必要從事這麼高危的勾當。
之所以拉上李斯,因為古人云,三人成虎。李斯絕對絕對不是清白的,他的沉默,就是最大的犯罪事實!
趙政死了,死的神神秘秘,留下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給他那個並不睿智的兒子。但他已經得到了解脫,他已經登上了權利的巔峰,享盡了人世的浮華,激流之中,退又何妨?
尾聲
我只以趙政的死作為全書的結尾,而不是秦王朝的覆滅,因為覆滅是必然,正如統一是一種必然。
一個王朝的開始,通常是君強臣強,到了中期就變成君強臣弱,而到了晚期就有了兩種情況。一是君弱臣強,於是臣變成君,君變成死人;另一種是君弱臣也弱,於是外族入侵,國之將亡。放眼歷史,基本皆是如此。
我選擇寫的是秦統一的過程,不是趙政的個人傳記,也不是秦朝的歷史,因為那樣分支過於龐大,我沒有這樣的能力,亦沒有這樣的精力來駕馭如此巨大的構架。寫歷史首先是要嚴謹,其次才是好看,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以上的內容都是有文獻可以考證的,沒有文獻出處的地方我也反覆說明那只是我自己的推測,不代表歷史真相。
《明朝那些事兒》給我很大的幫助,那是幾年前看過的一本很好的書,當我提筆寫《秦王掃六合》的時候,不自覺就想起《明朝》,那是很成功的例子,我可以借鑑。然而只是借鑑,不是翻版。《明朝》的讀者群是很廣大的,但下線似乎只是到了八零後的結尾和九零後的開端,據我所知,除了很少熱愛歷史的人,九零後很少有人看過《明朝》,他們更愛穿越和都市言情。我並非菲薄穿越等體裁,我也看,只是我覺得九零後乃至零零後也需要知道了解一些基本的歷史,至少要知道秦始皇,要知道張居正,要知道曾經叱吒風雲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