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克用年少時便驍勇而善騎射,能在百步以外射中針或馬鞭,眾人很佩服他。由於出生時就有一隻眼睛失明,所以外號“獨眼龍”。李克用十五歲那年(868年),龐勛領導桂林戍卒起義,聲勢浩大,縱橫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唐朝廷十分震驚,急召沙陀騎兵馳援。李克用隨父出征,軍中稱為“飛虎子”,因鎮壓起義有功,被授為雲中牙將,幾年後升為雲中守捉使。

  乾符五年(878年),代北水陸發運、雲州防禦使段文楚削扣軍食,引起軍中不滿。李克用當時是雲中邊防督將,部下紛紛向他訴怨。軍校康君立、李存璋等人乘機擁他入雲州(今山西大同),浩浩蕩蕩,達萬人之眾。此時,大同城中也發生兵變,內應外合,殺死段文楚。諸將上書唐僖宗,請求任命李克用為雲州防禦使。唐朝廷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並徵發各道兵馬討伐雲州。剛好在這個時候,黃巢農民起義軍渡過長江,向北進攻。唐朝廷為避免兩線作戰,只好先承認李克用為大同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實際上是認可了李克用割據云州的事實。

  但是唐朝廷並不甘心眼睜睜地看著李國昌、李克用父子的勢力快速膨脹。等黃巢的農民起義軍在中原遭受挫折、退往南方後,唐朝廷便決定動手收拾李氏父子。乾符六年(879年)春,唐廷命昭義軍節度使李鈞為北面招討使,聯合幽州等軍進攻蔚州。但為李克用所敗,李鈞中箭而死。

  廣明元年(880年),唐朝廷任李琢(名將李晟之孫)為蔚朔節度使,與盧龍節度使李可舉、吐谷渾兵共同討伐李克用。在唐軍的強大壓力下,吐谷渾都督赫連鐸說服李克用手下大將高文集投降,沙陀酋長李友金等人也投降了李琢。不久,盧龍節度使李可舉破李克用於藥兒嶺。李琢、赫連鐸也打敗了李國昌。李克用與李國昌率人馬逃往北邊的達靼(時居於陰山)部落中。此時,正值黃巢大軍由南北上、一路勢如破竹之時。

  達靼對李國昌父子開始很歡迎,收容了他們。但後來因有人離間,雙方漸生猜疑。不久,黃巢自江淮北渡,矛頭直指長安。聽此消息,李克用喜出望外,他料到唐朝廷無將可用,必然會起用他去對付黃巢,便殺牛置酒,大會達靼首領,還說:“人生世間,光景幾何?曷能終老沙堆中哉!”李克用這話十分高明,既抒發了他的豪壯之志,也安撫了達靼首領,讓對方知道:他不會在此久留,只是待機行動而已。

  廣明元年(880年)末,黃巢占據長安,唐僖宗逃至四川。果然,沙陀都督李友金向代北監軍陳景思建議起用李國昌父子。因手無強兵抗拒起義軍,僖宗只好起用李克用,任他為雁門節度使,率本部軍兵出征黃巢。

  之後,李克用從鎮壓黃巢起義開始發跡,依仗其軍事實力,成為唐末政治舞台上風雲人物之一。這是後話,後面再表。

  黃金甲下的長安城

  長安是中國著名的古都之一,歷史上前後共有十一個朝代在這裡建都,具有長達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從漢朝開始,正式定名為長安。漢惠帝元年(前194年),正式開始修建長安城,由軍匠出身的陽城延主持建造,徵召上萬名民工,歷時五年才完成。全城占地九百七十三公傾,城高三丈五,共有十二個城門,每門有三個門洞,可以並行四輛馬車。城裡有八條大街,一百六十個封閉作坊。宮殿雄偉壯麗,房屋鱗次櫛比,街道寬闊,樹木成行。長安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城市之一,可以和當時歐洲的羅馬城相媲美。

  到了東漢,長安城因不是正式首都,便逐漸走向衰落。尤其是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戰事頻繁,長安城多次遭到毀滅性破壞,原來興旺繁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後來雖然前趙、後秦、西魏、北周等朝代都把長安作為都城,但始終未能恢復到漢朝的規模。

  隋朝建立後,開始仍以北周的舊長安城做都城。但是自東漢以來,長安城破亂不堪,宮室狹小,城裡水質變樣,不能食用。且城裡宮室、官署、居民混在一塊,難以區分,不利於統治,也不適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因此,在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令營建新都,以著名建築家宇文愷為營新都副監(相當於都城建設總設計師),在漢長安東南修建宮城和皇城。第二年完工,定名大興。

  唐王朝建立後,仍以大興城為首都,改大興城為長安城。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委派工部尚書閆玄德負責,在春、秋兩季,先後修建唐城外部城牆和東、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門及城樓。其時,全城面積八十四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明清都城北京的四倍。且規模宏大,布局嚴整,南北向大街十一條,東西向大街十四條,全城劃分一百零九個坊和東、西兩市。正如白居易在詩句中所描述的那樣:“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長安城的市政規劃建築,對日本古代奈良時代的“平城京”和古代京都的“平安京”都產生了直接影響。

  長安不僅是大唐的政治、文化、軍事、宗教中心,還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國際大都會:人口眾多,建築規整,名勝林立,繁華富庶。整個都城的氣勢相當宏博,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主街道寬度都在一百米以上,作為全城中軸線的朱雀大街寬度更是達一百五十五米,比起今天任何一座現代化大都市都毫不遜色。當初唐朝國力強盛之時,來自世界的各國使臣,沿著如同廣場一樣寬廣的朱雀大街前往大明宮朝覲大唐皇帝的時候,大唐無以倫比的強盛與國力,將對他們的心靈產生何等的震撼。盛唐詩人王維曾在《和賈舍人早朝》一詩中寫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盡情描繪了長安宮城中早朝的場面以及大唐天子君臨萬邦的盛大氣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