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汽車開始慢慢地向前移動。車內老兵的手揮舞的頻率更快。站在廣場上的部隊則把手伸的更高,揮舞的幅度更大,在空中劃出一個又一個半圓。

  汽車慢慢地在營區里道路上行駛,站在路邊的是部隊的家屬,他們也在不停地揮手和老兵們說著再見,好像這是他們就要離家遠行的孩子們,是他們的兄弟姐妹們。

  宣傳隊的女兵們一直追到營區的大門崗才不得不停下來,她們仍不住地沖汽車揮舞著小手。儘管這輛車裡面可能沒有一個認識的戰友,但每一輛汽車經過,她們都不停地揮舞著雙手,嘴裡不停地喊著“再見,再見”,當前面的車輛過去後,她們又轉向下一輛客車重複著同樣的動作。那可愛的姿勢讓汽車裡每一個老兵們為之動容。當初,她們是那樣的高傲,那樣的目中無人,為什麼現在卻表現的這麼熱情!難道他們是在尋找小品中的感覺?還是想為表演小品積累感情?不會的,看她們那真誠的樣子就不是裝出來的,這倒更說明她們原來的高傲可能都是裝出來的。坐在客車裡的老兵們心裡可能都在後悔,當初在部隊的時候為什麼就不敢找機會和她們說上幾句話呢!哪怕是多看她們幾眼多換幾個白眼也是值得啊!現在就要離開部隊了,只可惜,一切都晚了!

  當汽車開到營區外,大門外道路的兩旁站滿了駐地的老百姓,他們也在這裡等了好長時間了,沒有人通知,但他們卻知道了今天是部隊老兵離隊的日子,他們早早地就等在了大門外。沒有人組織,隊列也不整齊,但他們都有序而安靜地站在道路的兩旁。當他們看到載著老兵的汽車駛出了軍營大門的時候,他們也同樣自覺地揮舞著手掌和車上的老兵們說“再見”。他們不會忘記,那年無雨,是部隊幫助他們打井抗旱,甚至組織戰士用臉盆端水保苗增產;他們更不會忘記,那年連續降雨,是部隊官兵冒雨幫他們挖溝排水,轉移財產,拼命保衛他們的家園;他們同樣不會忘記,他們是軍民共建先進縣,軍民漁水情深在這裡得到了真正的體現。軍人就是他們的親人,部隊就是他們的靠山。每年的子弟兵要走了,他們都會自發地過來送一送,祝願親人子弟兵家庭幸福,一路平安!

  路邊有個年輕的小伙子,不時用手握成喇叭狀,放到嘴上高聲喊道:“有時間常回來看看!”

  戰士們也都擠在窗口大聲地回答:“知道了,老鄉,回家吧。”

  “這裡太冷,快回去吧!”

  老鄉們和過來的每一輛客車都揮手告別,直等到最後一輛汽車駛過,他們還長時間站在路邊目送著親人子弟兵漸漸遠去。

  這時,關英傑看到路邊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不是李振嗎?他正高高地舉著右手,在空中不停地揮舞著,睜大眼睛焦急地尋找著什麼。

  關英傑驚訝地喊了一聲:“李振,李振。”

  李振看到他,馬上跑過來,衝著車上的關英傑連連地揮手,嘴裡不住地喊著:“關英傑,一路順利!”

  車上的戰友都擠在車窗前和李振再見,關英傑用又手握成喇叭狀沖他喊道:“記著給我們寫信!”

  “好的,一定!”李振也把手握成喇叭狀喊道。

  “後面還有我們的戰友。”關英傑也做著同樣的動作沖他減道。

  李振在車的後面緊跟著追趕了幾步,和關英傑告別後又去後面的車上尋找其他的戰友,看著每輛車緩緩駛過,他都不住地沖他們揮手喊著再見,直到看不見最後一輛汽車的影子,他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關英傑看著李振那急切的樣子,看著他站在路邊那孤零零的身影,他的心裡十分地難受。李振,你不應該以這種方式和我們送行,此時的你應該坐在汽車上和我們一起離開部隊。

  路邊送行的人們漸漸遠去,關英傑扭頭往後看,李振還在使勁地揮舞著兩隻手,為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戰友送行。旁邊的人們慢慢地散去了,只有他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那裡還在不停地舞動著雙手。汽車越開越快,李振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小黑點,最後什麼也看不到了。關英傑這才迴轉身,默默地坐在那裡,心如刀絞,淚如雨下,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為李振難過還是為自己離開軍營悲傷!

  車上的戰友們也開始安靜下來,他們端坐在那裡,默默地注視著窗外,眼看著自己所熟悉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匆匆離去,也算是和他們做最後的告別。

  再見了,我熱愛的部隊!

  再見了,我親愛的戰友!

  再見了,我喜愛的陽平!

  再見了,我曾經無數次登頂的黃土高坡!

  後記

  後 記

  當初寫這本書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我當兵三年來的感受寫出來。三年部隊的生活讓我經歷了許多平常而又平凡的人物和事情,離開部隊後,這些人物和事情還一直影響著我,改變著我,激勵著我,讓我有一種衝動,產生一些激情,就想把自己經歷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寫出來,但我沒有想到這一寫就是十五年時間。真是慚愧得很!

  經歷了十五年時間,這本書終於寫完了,當我最後一次修改完全稿,再一次打上修改時間之後,放下鍵盤上的手,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著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作品,仿佛看到了字裡行間都在流淌著我的心血和汗水,內心的感受只能用“百感交集”來形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