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跑得過快,老人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看到黎傑,就趕緊把那個年輕人拉到黎傑面前,開始嘰嘰咕咕地說話,看樣子是在向黎傑介紹這個年輕人。老人說話本來就難懂,此時又說得無語倫次的,所以他雖然斷斷續續地講了很多,黎傑卻一句也沒聽懂。

  黎傑無奈,只好求助於翻譯員威廉,可是當黎傑扭頭看旁邊的威廉時,發現他也是聽得雲裡霧裡的,正在那裡一邊搖頭,一邊苦笑。

  這時,那位年輕人自己開口說話了,他說的是阿拉伯語,而且說得相當的流利標準。年輕人告訴黎傑,自己叫阿拉克,本村人,昨天晚上剛剛從哈勒法耶回來,現在之所以來找黎傑,是因為他剛剛從老人那裡了解到,今晚小分隊要去哈勒法耶,而小分隊剛剛為村里人做了好事,為了報答小分隊,他想把自己知道的有關哈勒法耶的情況告訴黎傑他們。

  最後他還說了幾句話:“你們去哈勒法耶,是不是去找幾個被黑旗旅綁架的美國人和東方人?我知道他們現在被關在哪兒。”

  阿拉克的話讓黎傑和他的部下們倍感驚喜。在此之前,黎傑僅僅知道人質被關押在哈勒法耶,至於關押的具體位置,卻至今沒有得到過情報,根本不清楚在哪兒。黎傑原來的打算是等到了哈勒法耶之後,再相機行事進行偵察,但是如果那樣的話畢竟會多花費很多時間,要知道,哈勒法耶在地圖上雖然就那麼一點,但實際地域卻很大,就憑小分隊幾個人,要想搜遍整個哈勒法耶,絕不是一時半會辦得到的,現在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如何會不讓黎傑高興萬分?

  於是黎傑對阿拉克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詢問,阿拉克是知無不答,言無不盡。

  原來,阿拉克以前曾在巴斯拉的原伊拉克政府部門工作,後來因為戰爭爆發,薩達姆政權被摧毀,他就逃回了老家——也就是小分隊現在所在的這個村子。三天前,阿拉克因為有事去哈勒法耶,結果碰巧在街上遇到一個昔日關係很好的同事,這個同事現在已加入了黑旗旅,而且是黑旗旅武裝組織的一個小頭目,這點阿拉克當時並不知道。

  兩人平時就是酒友,以前就經常喜歡在一起小飲幾杯,因為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此時此地重逢,兩人都顯得分外親熱。那個同事稱自己現在就住在哈勒法耶,舊友現在既然到了自己的地盤上,就該去自己住的地方喝幾杯。因為高興,不知內情的阿拉克當場就欣然答應了,並興高采烈就跟著那個同事去了,結果到了那裡才發現,他們喝酒的地方竟然是黑旗旅的一處秘密營地。

  阿拉克和大多數當地人一樣,對黑旗旅這類的非法武裝組織向來不懷好感並畏而遠之,要是早知道自己昔日的酒友成了黑旗旅的人,阿拉克是打死也不會去喝這頓酒的,但是當時已是趕鴨子上架,他也沒有辦法,只好呆在那個黑騎旅的營地里硬著頭皮一直喝下去,最後的結果與往常喝酒時沒有什麼分別,兩人都喝得二麻二麻的了。

  阿拉克的那個同事以前在政府部門任職時因為被上級壓制,一直是夾著尾巴做人,此時是小人得志,酒醉之餘,當然不會忘了向阿拉克顯擺顯擺,他在吹噓自己現在過得如何如何好的同時,還無意中向阿拉克透露了一個信息,那就是這個秘密營地里現在正關押著幾個美國和東方人質,黑旗旅打算拿這些人質向他們所在的國家的政府換取一大筆贖金,如果換不到贖金,他們就會將人質賣給扎卡維組織,扎卡維號稱“人質加工廠”,有收集美國人質並製作人皮燈籠的特殊嗜好,平時就很願意花大價錢從其他武裝組織手裡購買人質。

  阿拉克被他的同事挽留了兩天,他們在一起時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喝酒,一直到昨天下午,阿拉克才告別舊友離開哈勒法耶回家。

  阿拉克所說的這些話,黎傑認為應該是真實的,因為阿拉克作為一介草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是不肯編出這樣的謊言來騙自己的,而且他也沒有必要在自己面前說謊。黎傑在確認阿拉克昨天還在和他的那個同事喝酒、人質尚未轉移的情況後,心裡稍稍放了點心,因為黎傑從阿拉克的那個酒友所說的話中判斷出,只要人質還在哈勒法耶,就暫時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

  但是,這些情況隨時都有可能會變化,在人質尚未救出來之前,終歸是不能讓人完全放心的。

  所以,小分隊必須儘快趕到目的地並救出人質,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可以說,迅速、隱蔽、果斷才是小分隊成功完成本次任務的關鍵,小分隊得不顧一切爭取時間!

  最後,在詢問出關押人質的黑旗旅秘密營地的確切方位後,黎傑謝絕了阿拉克想給小分隊帶路的好意,讓他趕緊回村,和其他村民們一起處理好村裡的後事,以防止村子遭到其他武裝分子的報復和襲擊。

  阿拉克沒有辦法,只好同老人一起回去了。臨分手前,他給小分隊指點了一條步行去哈勒法耶的小路,這條小路阿拉克以前經常走,是地圖上沒有標明的,除了極少數的當地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小分隊重新上路,他們沿著阿拉克指點的路一直往前走。

  一路之上大家發現,這條路雖然蜿蜒崎嶇,所經過之處都荒涼無比,絕無人煙,但是卻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容易被恐怖分子發現,因而少了很多的麻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