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理宗對趙禥的教育非常嚴格。趙禥7歲時,理宗就讓他入宮內小學讀書,立為皇子後,又為他專門建造“資善堂”,作為學習的場所,並親自為他作了一篇《資善堂記》。理宗還遍選名家作趙禥的老師,如湯漢、楊棟、葉夢鼎等人,都是名聞一時的大儒。理宗對趙禥每天的日程作了嚴格的規定,雞初鳴入宮向理宗問安,再鳴回宮,三鳴就要到會議所參加處理政事,以鍛鍊其理政能力。從會議所出來以後,去講堂聽各位老師講說經史,終日手不釋卷。傍晚的時候,再到理宗面前問安,理宗藉機考問他當天所學的內容,回答得正確,賜座賜茶;回答得不對,理宗則為他反覆剖析;講完以後,如果趙禥還不明白,就會受到理宗的斥責,令其明日再學。由於趙禥先天存在缺陷,因此學業並沒有太大長進,經常惹得理宗大怒。然而趙禥畢竟是與理宗血緣關係最近的侄子,即便不成器,理宗也只能盡力而已。
理宗知道趙禥資質太差,很難有所作為,就為他娶了一位聰明機智、頗識大體的妻子。趙禥的妻子名叫全玖,出身名門世家,是理宗母親全太后的侄孫女,與度宗是表兄妹關係。全玖眉目清秀,儀態端莊。其父是一位地方官,全玖自幼隨父親遊歷各地,因此言語伶俐,對時局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全玖初入宮時,理宗撫慰她說:“令尊寶祐間盡忠而死,每每念及,深感哀痛。”全玖聽後,並沒有哭訴父親的去世,反而對理宗說:“妾父誠然值得追念,可淮、湖地區的百姓更值得掛念。”理宗感於全玖才智出眾,景定二年十二月,將她冊封為皇太子妃,讓她輔助趙禥,倒也不失為一種補救措施。
景定五年十月二十六日,理宗去世,趙禥即位,是為度宗,尊理宗皇后謝氏為太后。群臣對趙禥的能力心中有數,故此時趙禥雖已25歲,但仍有人上表請求謝太后垂簾聽政,終因不合祖宗法度而作罷。
度宗即位之初,出台了一些措施,以示將力求有所作為。他任命馬廷鸞、留夢炎為侍讀,李伯玉、陳宗禮、范東叟兼侍講,何基、徐幾兼崇政殿說書,以求能隨時聽這些大臣講求治國之道。又下詔要求各級臣僚直言奏事,特別要求先朝舊臣趙葵、謝方叔、程元鳳、馬光祖、李曾伯等指出朝政中的弊端,以便加以改進。
然而,度宗這些舉措無非是裝模作樣而已,很快他就沉迷於聲色犬馬,少有時間和精力打理朝政。史書中說,度宗作太子的時候,就以好色聞名,當上皇帝以後,更加放縱。這一點,度宗算是繼承了理宗的衣缽。宋制規定:皇帝臨幸過的嬪妃,次日早晨要到門謝恩,由主管官員記錄在案。度宗即位之初,一次到門謝恩的嬪妃竟達30餘人!度宗日夜沉溺於酒色之中,連公文也懶於批覆,張像(南宋初理學傳承中的重要人物,主張抗金。)交給最寵愛的妃子會稽郡夫人王秋兒等人處理。侍御史程無岳曾規勸過度宗:“帝王長壽的方法在於修德,清心、寡慾、崇儉都是長壽的根本。”看來後宮之事已為外朝官員所知,只是這些人不敢直接指責皇帝的“家事”,而是以相當委婉的方式加以規勸。度宗當面表示“嘉納”,但實際上仍舊我行我素,根本不予理會。
理宗在世時,就以崇尚理學著稱,他為趙禥選的老師,也多是一些理學名家,受此影響,度宗對理學也十分偏愛。早在作太子時,他就在一次前往太學拜謁孔子時,提出增加張栻、呂祖謙為從祀,深得理宗讚賞。即位以後,他提拔了一些理學之名士如江萬里、何基等人,錄用前代理學大家張九成、朱熹、陸九淵等人的後代為官,理學門徒也占據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很多職位。令人不解的是,雖然度宗推崇理學,但理學家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信條卻幾乎對他完全不起作用,他仍然每日沉迷於美色之中,醉生夢死。
趙禥個人小檔案:
姓名:趙禥出生:嘉熙四年(1240)
屬相:鼠卒年:咸淳十年(1274)
享年:35諡號: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廟號:度宗陵寢:永紹陵
父親:趙與芮母親:黃定喜
初婚:22歲配偶:全皇后
子女:3子繼承人:趙
最得意:資質駑鈍卻繼承了皇位最失意:沒能獨斷朝政
最不幸:終生為賈似道控制最痛心:自身的先天缺陷
最擅長:酒色
恭帝趙德祐元年——二年
度宗於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xià)7歲,全皇后所生的趙(xiǎn)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bǐnɡ)3歲。恭帝像。
謝太后召集群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昰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后都主張立嫡子,於是趙被立為帝,是為恭帝。恭帝此時年紀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統治時期,宋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恭帝即位不滿二年,宋廷就投降了元朝。宋室江山是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最後又失於孤兒寡母之手。後人寫詩譏諷道:
當日陳橋驛里時,欺他寡婦與孤兒。
誰知三百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孤兒寡母:南宋王朝的滅亡
理宗知道趙禥資質太差,很難有所作為,就為他娶了一位聰明機智、頗識大體的妻子。趙禥的妻子名叫全玖,出身名門世家,是理宗母親全太后的侄孫女,與度宗是表兄妹關係。全玖眉目清秀,儀態端莊。其父是一位地方官,全玖自幼隨父親遊歷各地,因此言語伶俐,對時局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全玖初入宮時,理宗撫慰她說:“令尊寶祐間盡忠而死,每每念及,深感哀痛。”全玖聽後,並沒有哭訴父親的去世,反而對理宗說:“妾父誠然值得追念,可淮、湖地區的百姓更值得掛念。”理宗感於全玖才智出眾,景定二年十二月,將她冊封為皇太子妃,讓她輔助趙禥,倒也不失為一種補救措施。
景定五年十月二十六日,理宗去世,趙禥即位,是為度宗,尊理宗皇后謝氏為太后。群臣對趙禥的能力心中有數,故此時趙禥雖已25歲,但仍有人上表請求謝太后垂簾聽政,終因不合祖宗法度而作罷。
度宗即位之初,出台了一些措施,以示將力求有所作為。他任命馬廷鸞、留夢炎為侍讀,李伯玉、陳宗禮、范東叟兼侍講,何基、徐幾兼崇政殿說書,以求能隨時聽這些大臣講求治國之道。又下詔要求各級臣僚直言奏事,特別要求先朝舊臣趙葵、謝方叔、程元鳳、馬光祖、李曾伯等指出朝政中的弊端,以便加以改進。
然而,度宗這些舉措無非是裝模作樣而已,很快他就沉迷於聲色犬馬,少有時間和精力打理朝政。史書中說,度宗作太子的時候,就以好色聞名,當上皇帝以後,更加放縱。這一點,度宗算是繼承了理宗的衣缽。宋制規定:皇帝臨幸過的嬪妃,次日早晨要到門謝恩,由主管官員記錄在案。度宗即位之初,一次到門謝恩的嬪妃竟達30餘人!度宗日夜沉溺於酒色之中,連公文也懶於批覆,張像(南宋初理學傳承中的重要人物,主張抗金。)交給最寵愛的妃子會稽郡夫人王秋兒等人處理。侍御史程無岳曾規勸過度宗:“帝王長壽的方法在於修德,清心、寡慾、崇儉都是長壽的根本。”看來後宮之事已為外朝官員所知,只是這些人不敢直接指責皇帝的“家事”,而是以相當委婉的方式加以規勸。度宗當面表示“嘉納”,但實際上仍舊我行我素,根本不予理會。
理宗在世時,就以崇尚理學著稱,他為趙禥選的老師,也多是一些理學名家,受此影響,度宗對理學也十分偏愛。早在作太子時,他就在一次前往太學拜謁孔子時,提出增加張栻、呂祖謙為從祀,深得理宗讚賞。即位以後,他提拔了一些理學之名士如江萬里、何基等人,錄用前代理學大家張九成、朱熹、陸九淵等人的後代為官,理學門徒也占據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很多職位。令人不解的是,雖然度宗推崇理學,但理學家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信條卻幾乎對他完全不起作用,他仍然每日沉迷於美色之中,醉生夢死。
趙禥個人小檔案:
姓名:趙禥出生:嘉熙四年(1240)
屬相:鼠卒年:咸淳十年(1274)
享年:35諡號: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廟號:度宗陵寢:永紹陵
父親:趙與芮母親:黃定喜
初婚:22歲配偶:全皇后
子女:3子繼承人:趙
最得意:資質駑鈍卻繼承了皇位最失意:沒能獨斷朝政
最不幸:終生為賈似道控制最痛心:自身的先天缺陷
最擅長:酒色
恭帝趙德祐元年——二年
度宗於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xià)7歲,全皇后所生的趙(xiǎn)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bǐnɡ)3歲。恭帝像。
謝太后召集群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昰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后都主張立嫡子,於是趙被立為帝,是為恭帝。恭帝此時年紀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統治時期,宋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恭帝即位不滿二年,宋廷就投降了元朝。宋室江山是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最後又失於孤兒寡母之手。後人寫詩譏諷道:
當日陳橋驛里時,欺他寡婦與孤兒。
誰知三百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孤兒寡母:南宋王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