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十二章 三年看海

  成都的北城門口,趙雲與郭燁眼神對峙,趙雲似乎找不出任何反駁他的理由。

  也許在他走出常山尋明主去投時,思想很簡單,匡扶天下,擁護漢室。

  這沒有錯,漢室是帝王正統,天下人眼中這江山就是劉家的。

  只是這二十餘年的殺伐流浪,讓趙雲將這個滿目瘡痍的世道看得一清二楚,要達成理想所需兩件事,輔佐漢室將江山重歸一統,再然後天下大治讓四海昇平。

  如果劉備是想自己當皇帝,那他和袁紹,曹操,甚至董卓本質上沒有區別,因為劉家的正統皇帝還在,其他人想要稱帝,就是大逆不道。

  現在趙雲很迷茫,很困惑,他輔佐劉備,究竟是在力圖扶搖直上復興漢室,還是劉備和曹操一樣打著漢室的旗號實現自我的野心。

  一個為公,一個為私,混淆之間如果不辨明,是與趙雲理想背道而馳的。

  “子龍將軍,從我懂事開始,父親便將你的名字在我耳邊時不時提起,與你神往二十年,幸好這只是我父的一廂情願。”

  郭燁忽然說出一番莫名其妙的話。

  趙雲疑惑不解,有君主憧憬一位武將,是很常見的事情,當年威風八面的人中呂布,哪個君主不想要?

  “公子此言何意?”

  郭燁長嘆一聲,側目一臉凝重,仰望趙雲,沉聲道:“這樣,你就不會是第二個荀令君,令我父痛徹心扉。”

  趙雲陷入沉默,心情變得複雜而沉重。

  在他迷惘之時,的確有一個前車之鑑,荀彧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但卻死的不明不白,曹魏的文武即便心裡明白也不敢宣之於口,但曹魏之外的人,對這件事的看法是直切要害。

  郭燁口中的幸好,顯然是因郭嘉雖敬仰趙雲,二人卻始終沒有私人感情,這樣,哪怕有一天趙雲真的發現自己錯了,看清了劉備的真面目,至少不會讓郭嘉再經歷一次心靈創傷。

  時如白駒過隙,二人保持沉默地朝城內走著,忽然身後傳來馬蹄聲,二人齊齊轉身望去,郭燁忽然展顏一笑,發自內心地興奮起來。

  成公英去而復返,匆匆縱馬來到郭燁面前,翻身下馬,躬身垂首道:“公子若不棄,請讓在下為太平軍匡扶天下盡一份綿薄之力。”

  郭燁喜不自禁,趕緊扶住成公英的雙臂,一臉真誠的笑容,幾乎手舞足蹈起來。

  “先生,能得你相助,簡直是如若天賜。走走走,快與我去見我父,我父聽到這個消息,必定也會看做天降之喜。”

  郭燁想要拉著成公英去見郭嘉,當時成公英卻後退半步推辭道:“公子,請讓在下追隨公子左右即可,無需驚動使君。”

  眼珠一轉,驚喜的表情緩和幾分,郭燁恍然大悟,瞬間明白了成公英的意思。

  當年,郭燁不能收成公英,現在,他可以,因為他已經是世子,這與曹丕的四友大同小異。

  “好,只要先生肯留下,一切隨先生意願。”

  郭燁又揚起笑臉答應下來。

  趙雲眼神複雜地看著成公英,此前在他口中的英雄,現在也不知算是回頭是岸還是屈服淫威,就這麼去而復返還是向郭家投誠了!

  “見過公子,主公有令,命公子即刻返回府中,不得誤了府中擺宴的時辰。”

  有一隊近衛軍打扮的士兵來到郭燁面前,行禮之後如是說道。

  郭燁好奇不已,這兩日沒聽說父親要擺宴,怎麼今天突然要大擺筵席了?

  “府中為何設宴?”

  郭燁問了一句,對方就如實答道。

  “馬別駕從漢中遠道而來,使君為其設宴接風洗塵,城內不論官職,大人們都必須到場。”

  郭燁瞭然地頜首,倒是一旁的趙雲面露驚色。

  郭嘉治下有一位地位超然的馬別駕,這事在很多年以前就風傳千里,幾乎是天下人盡皆知。

  這個宣傳是郭嘉自己去做的,他要網絡天下人才,尤其是在封建時代不受重視的科技型人才,便要把招牌豎起來,馬鈞是有才華的人,被郭嘉當做典型豎立,算是實至名歸。

  只是趙雲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既不是內政文官,又不是征戰殺伐的武將,會得到郭嘉如此高的待遇。

  一個本應地位低賤的人,卻在郭嘉這裡享受超然的待遇,僅僅是來成都一趟,就驚動了全城的文武官員,可想而知,這份殊榮簡直頂破了天。

  收起心中疑惑,趙雲見郭燁要去赴宴,於是打算告別,拱手剛話別,那位傳話的近衛軍士兵卻又朝趙雲說道:“這位是趙將軍吧?主公有令,請你也一道回府赴宴。”

  趙雲聽罷,想要推辭,但轉念一想,或許這一場宴會,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郭嘉集團,於是點頭答應下來。

  成公英早已被郭嘉遺忘,他也不在意,於是牽著馬回了居所。

  走在去往郭府的路上,趙雲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向郭燁詢問起來馬鈞的事情。

  “馬別駕啊?他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郭燁並不隱瞞,欣然將馬鈞為郭嘉效力的貢獻一一道出。

  小到農耕鐵器的改良,大到水利建設有利耕種的龍骨翻車,提高生產效率的織布機,再到對軍隊有利的指南車以及弩的改良運用等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