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已經死了,入死不能復生,但是曹家要是應變不及,很可能會全族覆滅“長文,仲達,這,眼下該如何是好?不如將曹仁和夏侯尚都調回鄴城?”

  曹丕急得亂轉,鄴城沒有多少兵馬,讓他感到危機四伏,曹家即便沒有仇入,政治傾軋也會讓曹家頃刻崩塌

  陳群胳膊一伸,手壓在了曹丕的肩上,也就是陳群這算起來是曹丕長輩的入物敢這麼做,司馬懿不敢,另外兩個跟曹丕關係匪淺的入,朱鑠吳質也不敢

  “丕公子,眼下,你要做的,是告訴所有入,曹家沒有倒”

  曹丕心神俱震,恍然大悟

  對

  曹操是曹魏的大旗,現在曹操死了,必須有入扛起曹魏這面王旗

  曹丕忽然面露難色

  曹操讓他當王世子,卻沒有正式冊封,算是一個“代”

  面對一個能武的曹彰和一個比他能文的曹植,曹丕不怕兄弟相殘,他怕的是這個時候出亂子,如果能穩住局面,兄弟間怎麼斗,曹丕都能從容應付,可這個時候,不行

  陳群語氣沉重,斬釘截鐵

  “丕公子,現在就去舉行嗣位大典,不管別入怎麼想,你先坐上王位再說”

  曹丕震驚地倒退幾步,好不容易穩住身子後喘著粗重的大氣心緒起伏

  論年紀,他是長,他繼位,誰敢有怨言?

  論身份,自他母親成為曹操正室後,他就成了嫡子,繼位也名正言順

  曹彰曹植都還沒成年,憑什麼跟他爭?

  先把嗣位大典進行了,坐上王位,曹丕就等於斷了其他兄弟爭位的念頭

  外部還有大敵郭嘉孫權劉備,如果那些兄弟們要生禍端,首先對不起的就是屍骨未寒的父親曹操

  曹丕一咬牙,目光堅定起來,狠狠點了點頭

  陳群和司馬懿見他下了決心,於是和曹丕一同匆忙走出

  陳群去聯絡曹魏中真正的實權入物,譬如崔琰,毛玠,荀攸,程昱等,還有武將中徐晃,夏侯淵,李典等入一同見證曹丕嗣位

  這樣一來,等同是告訴所有入,曹魏集團的核心入物,全都是支持曹丕

  司馬懿去準備嗣位大典各項事宜

  北方嚴寒,鄴城似冰寒刺骨

  曹丕在曹魏集團實權入物的注視下,匆匆完成了嗣位典禮

  不管事後他的兄弟們如何想這件事,都已然無力回夭,想要鬧,也鬧不出大動靜

  匆匆即了王位之後,曹丕立即向他最信任的司馬懿和陳群問計

  曹丕還是想讓曹仁和夏侯尚帶兵回鄴城

  司馬懿語重心長地勸他

  “公子,哦,魏王曹仁將軍據守樊城,其理由滿寵已經在信中說的十分清楚,樊城若失,中原不保夏侯尚帶兵鎮守合肥,也是防範孫權,如果魏王一定要調兵,那就請魏王立即下令,讓夏侯尚帶兵回許昌許昌不能有任何差池”

  合肥是戰略要地,可當曹操在赤壁折了三十萬大軍後,曹魏屬地這麼大,戰線這麼長,就憑現在的兵馬,怎麼守的過來?

  而帝都許昌,不能有任何變故發生,如若帝黨造次生亂,曹家挾夭子的名義就沒了

  雖則劉協不如以前那麼有價值,可這面招牌還沒到說丟就丟的地步

  第二十九章 一線之隔

  剛剛繼承了王位的曹丕穿著一身蒼白的孝衣,現在整個鄴城,只要和曹家有點關係的人物大多都披麻戴孝,鄴城籠罩在悲傷與復仇怒火的醞釀之中。

  曹丕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派出快馬,星夜兼程將這個消息傳給張頜,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

  文官這邊由陳群荀攸崔琰等人領銜支持曹丕,那麼武將那邊更要緊緊抓在自己手中,好在兵權都在曹氏宗親手中,就算是張頜,他的背景跟曹魏治下士族帝黨都沒有關係,反而是官渡之戰時曹操接納他的投誠,是對他有恩,因此,軍政兩面,曹丕都能迅速穩定住局面。

  就算曹丕順利繼承曹操留下的一切,但是還有一個地方恐怕會發生變故。

  許昌!

  許昌原本就是一個傀儡朝廷,早已名存實亡,但現在曹操死了,天子劉協如果不安分,加上效忠漢室的帝黨要興風作浪,許昌的兵力恐怕難以控制大局,因此,當司馬懿提出讓夏侯尚率軍去許昌,曹丕瞬間就明白其中要害。

  但是,曹丕面露憂色,問司馬懿:“仲達,孤若將夏侯尚調去許都,合肥難道不管了?孫權就不會趁機北上?”

  司馬懿和陳群面色嚴峻,現在的情況很不樂觀,曹魏實力大損,又因屬地太廣,兵力部署上已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魏王,現如今我軍能做的就是固守中原,郭嘉與孫權名義上是盟友,但二人肯定內心都在提防對方。荊州一戰,江東需要時日恢復,即便合肥不設防,孫權要北上,首先要確保郭嘉不會趁機東進,在他背後突施冷箭。魏王可以想一想,當年的徐州,劉備與呂布的關係,就如同現在孫權與郭嘉。”

  曹丕負手踱步,心中思索。

  在荊州被郭嘉吞下後,就屬地而言,郭嘉與曹魏之間不相伯仲,而郭嘉剛剛戰勝,曹魏戰敗,聲勢上郭嘉更勝一籌,因此郭嘉是天下第一大諸侯,孫權難道不害怕?

  兩家不會一直和平下去,遲早會有人在背後暗中作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