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嘉嗤鼻一笑,扭頭對眾人道:“孫仲謀有此魄力,難道我要讓他輕視了不成?”

  跳上小船,郭嘉與甘寧站在船頭,士兵划船開動,順水順風而去。

  在船頭負手傲立的孫權看到郭嘉同樣可謂孤身前來,嚴肅的神情微微一松,而後親自去迎接郭嘉上船。

  江東船上沒有侍衛,郭嘉與甘寧上船後,船艙里出來了不少衣裝鮮亮的人,手中都拿著樂器。

  琴瑟齊鳴,鼓樂聲大作。

  一時間,江東船上彷如慶典會場一般。

  “小侄權拜見使君。”

  在這歡慶一樣的氣氛下,孫權鄭重地給郭嘉行了一禮,極為恭敬。

  郭嘉會心一笑,孫權的表現不出意料,但孫權身後不遠處呂蒙臉上的憤慨之色沒有躲過他的視線。

  主辱臣死,孫權對郭嘉低聲下氣,呂蒙憋屈不甘是在常理之中。

  郭嘉不知道那人是呂蒙,只感嘆武將始終血性太盛,心機不足。

  “吳侯禮重了。”

  郭嘉淡淡一笑,輕描淡寫給孫權回了一禮。

  孫權抬起頭與郭嘉相視一笑,船頭甲板上擺下酒宴,左右兩邊各置一席,不分主次,孫權與郭嘉各坐一邊,而後呂蒙站在孫權身後,甘寧站在郭嘉身後。

  船艙里又走出鶯鶯燕燕一群舞姬,在鼓樂琴瑟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歌舞只是即興娛樂節目,郭嘉與孫權都不會被聲色犬馬分散注意力。

  郭嘉與孫權舉杯一飲而下,放下酒杯,郭嘉瞥了眼那些舞姬,暗道孫權果然手段上乘。

  耳邊有鼓樂,眼前有輕舞,這是孫權給這一次兩家會晤定下的基調。

  絕不是談判!

  談判哪能這般兒戲,這般輕鬆,這般歡樂?

  這也就是江東現在對郭嘉的態度。

  為防劍拔弩張的局勢出現,孫權先把談話氛圍奠定下來。

  作為提領江東六郡的君主吳侯孫權,在郭嘉面前擺低姿態,神色恭謙,說話語氣更是輕緩柔和。

  “算起來,權二十年前便聽過使君大名,家父在世時曾對我與兄長說過,當世才俊,未及使君半一,父兄此生最遺憾之事,便是沒能與使君一道復興漢室。這些年,小侄安守江東六郡卻還戰戰兢兢,反觀使君討賊鋤奸屢建奇功,還望日後使君能夠多多關照小侄才是。”

  郭嘉面色柔和地望著孫權,輕聲道:“當年我與文台兄一見如故,對年紀輕輕的伯符也深有好感,只可惜文台兄與伯符都英年早逝,此乃孫家之憾,漢室之憾,江山之憾。”

  沒有孫堅討董之戰斬華雄破虎牢氣勢如虹兵臨洛陽,天下人恐怕沒有多少會對孫家另眼相看。

  沒有孫策渡江東歸橫掃六郡,又廣結群英豪氣沖天,恐怕孫家也坐不穩江東之主的位置。

  孫權上位,看起來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坐享其成。

  但也未必,孫家一門龍虎能征善戰,卻也需要一個權謀志超的君主,孫權,就是孫家在有了屬地有了兵馬有了逐鹿天下資本後最需要的一個角色。

  至於他是不是真的只想保住江東六郡,郭嘉不點破,這些年,孫權征伐過江夏,也打算北上進軍中原,與曹魏在合肥有過不少的戰事,兩年前太史慈的病逝讓孫權痛不欲生,少了一員獨當一面的大將,軍事行動上自然捉襟見肘起來。

  孫權與郭嘉沒什麼交集,江東集團與郭嘉集團也往來甚少,因此孫權開場白便是敘舊,不過既然提起了孫堅與孫策,他就不免面色悲愴,眼眶略微濕潤,連帶郭嘉也沉默不語,面帶惋惜。

  老天對孫家已經足夠優厚,孫堅,孫策,孫權,都是天下頂尖一列的人物,卻都出自一家,孫家每當遭受重創,梟雄隕落之後,其後來人都能迎難而上,不但沒有湮沒在亂世之中,更加使得孫家再上一層樓,從無到有,從有至強,孫家一路走來劈荊斬棘,夾縫生存屢見曙光。

  孫權抬起胳膊掩面抹抹眼角,然後朝郭嘉露出一絲自嘲的笑容。

  “小侄出醜了,使君勿怪。”

  郭嘉搖頭鄭重道:“吳侯是性情中人,緬懷父兄真情流露,實乃人之常情,我心懷敬意,又豈會嘲笑?”

  孫權端起酒杯朝郭嘉一敬。

  “陳年往事不宜再提,方今曹賊已死,復興漢室指日可待,小侄敬使君一杯,沒有使君千鈞一髮之際出兵剿賊,恐怕曹賊能夠安然無恙地逃生。”

  郭嘉與他相敬而飲,放下酒杯,二人哈哈一笑。

  赤壁之戰已經落幕,孫劉聯盟讓曹魏三十萬兵馬在烏林全軍覆沒,郭嘉更是直接殺了曹操,不論是兵馬實力還是精神層面,這一戰,都給了曹魏沉重的打擊。

  兩人歡笑不斷,在鼓樂歌舞之中,氣氛融洽。

  雖則陣營不同,但二人還是有著英雄相惜的感慨。

  “不知使君下一步有何打算?”

  孫權忽然問道,表情如常。

  兩家是盟友,問一問對方的戰略,太平常不過了。

  郭嘉也不隱瞞,當即就說:“我意麾下兵馬暫且在江陵休整,待過了冬天,明年開春之後便揮軍北上攻打樊城,斷不可給曹魏喘息的機會。”

  孫權聽後,面不改色,心中卻在思考。

  怎麼對付江夏的劉備,郭嘉沒說,也沒必要說,因為荊州在兩家協定中是歸屬郭嘉的,郭嘉怎麼處理內部的事情,沒必要跟孫權匯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