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或許郭嘉對他的渴望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

  陳到看到趙雲默不作聲,以為趙雲會陣前變節,神色大變地對趙雲說道:“子龍將軍......”

  趙雲大手一揮,阻止陳到說下去。

  仰起臉凝視郭嘉,趙雲將腦海中紛紛交錯的想法全部拋之腦後。

  面容重歸肅然,趙雲朗聲道:“使君不必多言,雲斷不會背主!”

  郭嘉的手緩緩落下,閉上眼一副落寞之色,再次睜開後,郭嘉冷漠地望著趙雲,雙手一展,表情狂傲地說道:“子龍,我身後有十萬大軍,今日我要殺劉備,你如何能擋?”

  追風亮銀槍劃空一揮,趙雲昂首堅毅道:“八尺之軀,一桿銀槍!”

  在場之人無不動容!

  郭嘉咬牙喝道:“好!忠勇無雙的趙子龍,我成全你!我身後有九名戰將,你若能擊敗這九人,我便今日暫且放過劉備。”

  太平軍將領深感詫異,郭嘉指導將領帶兵打仗,從來都不提倡斗將。

  真正的打仗,也不是雙方敵將你來我往一回一合,其他士兵看戲,斗將勝了的就取得戰役勝利,斗將失敗的一方就潰逃。

  可郭嘉偏偏今日出人意料地要用斗將的方式來對待趙雲。

  以趙雲先前在江陵城外的表現,肯定不可能短時之內分出勝負。

  那麼,劉備的兵馬必然會安然無恙地逃回江夏。

  “使君此話當真?”

  趙雲沒想到郭嘉會放過追擊劉備的機會。

  郭嘉面露冷笑:“我有必要騙你?只要我一聲令下,你和你身後的兵馬將會眨眼灰飛煙滅。”

  趙雲沉重地點了點頭。

  郭嘉犯不著跟他虛與委蛇。

  趙雲抱著捨身斷後的必死心態留下,面對郭嘉超過十萬大軍的陣容,趙雲深知死路一條,郭嘉要殺他,只需亂箭齊發,便可讓他葬身此地。

  轉過頭,趙雲面對陳到,說:“你率軍去與主公匯合。”

  陳到搖頭,沉聲道:“某與將軍共存亡!”

  趙雲語重心長道:“不,白耳兵是主公身邊唯一的精兵,你必須帶著這些兵馬返回主公身邊,今後,輔佐主公大業的重擔,就交給你了。”

  聽出趙雲話中的決別意味,陳到面部抽動,雙目濕潤,咬咬牙,轉過身號令五千白耳兵隨他朝著江夏而去。

  煙塵滾滾,喧囂息止之後,趙雲的身後,陳到率軍已經安然撤走,郭嘉果然沒有從中阻撓。

  此時此刻,趙雲對郭嘉有了一絲敬意,至少郭嘉對他沒有一句虛言。

  銀槍一揮,趙雲滿面雄毅,毫無懼色。

  “常山趙子龍在此!”

  郭嘉身後,九將策馬而出,在郭嘉左右排成一列。

  典韋,許褚,甘寧,周泰,蔣欽,高順,張燕,張任,鄧芝。

  連帶郭嘉,十人目露敬重地望著對面那個白馬銀槍的男人。

  第十七章 放馬過來

  赤壁一戰,牽動天下,作為江東君主的孫權自然比任何人都關注這場戰鬥的結果。

  前線傳來消息赤壁大捷,孫權與魯肅坐上快船來到赤壁前線的江東軍營,迫不及待地催促斥候去打探前方軍情。

  赤壁對岸的烏林,那裡的戰事已經塵埃落定,大火卻還沒有熄滅,由盛轉衰,火勢稍微小了些,但依舊是一副烈焰滔天的景象。

  呂范丁奉韓當三將帶著五萬兵馬剿滅了曹兵餘孽後渡江返回赤壁,這是孫權下達的軍令,因為他派出的斥候騎兵已經碰上了劉備向江夏撤回的部隊,得知了前方的情況。

  在曹軍兵敗如山倒的消息傳來後,孫權興奮難抑,但心思更多是被荊州所牽引。

  曹操在南方慘敗,與之同時北面會有郭嘉強攻,曹操必然會在北方與郭嘉爆發一場事關存亡的激烈戰鬥,那麼,這就是江東席捲荊州的機會!

  有了這個思量,孫權在一得到赤壁的捷報後便與魯肅奔赴前線。

  現在,是個關鍵時期,不能讓劉備搶了先機。

  軍營之中,孫權在帥位上閉目靜坐,魯肅坐在下首一言不發,帳內詭異的平靜讓人難以適從。

  孫權恨,魯肅嘆。

  二人都沒有想到郭嘉居然真就拿益州來作為賭注從南方出兵。

  現在,江東不但喪失了席捲荊州的主動權,還因郭孫兩家的盟約導致對荊州戰略的被動,更有甚者,現在,郭嘉要是想打江東,將會比曹操更加可怕!

  江東兵疲馬乏,打仗器械也消損殆盡,短時之內根本無力再面對一場大戰!

  郭嘉兵馬不多,但都精銳,曹軍許多弊病,太平軍都沒有。

  換言之,雖然郭嘉兵馬比不上曹操那般壓人慾摧,但實際戰力將是曹軍的數倍有餘。

  前驅豺狼,後來虎豹,江東的危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孫權魯肅一對主臣都在想著心事,外面傳來通報聲。

  “諸葛亮求見。”

  從北岸撤軍回江夏的劉備路上碰到江東的探騎,諸葛亮便得知孫權抵達了赤壁,於是立即渡江來求見。

  孫權睜開沉靜似水的眸子,向魯肅望去,問道:“子敬,郭嘉要對劉備趕盡殺絕,此刻,江東應與劉備劃清界限,以免引火燒身。”

  孫權不想見諸葛亮,儘管魯肅和諸葛亮都對他說過郭嘉肯定會從北面出兵,結果二人都猜錯了,或者說天下人都錯了,曹操猜錯了,因此落得個梟雄隕落的下場,孫劉聯盟猜錯了,結果讓郭嘉坐收漁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