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嘉要自保,首先漢中與巴東的水軍這道防線不能動。

  其次,郭嘉的主力部隊都在北方,曹操帶兵南下,司隸一帶的防守力量自然會大大降低,這就是郭嘉席捲中原的最佳時機。

  只要洛陽被郭嘉攻破,尤其是在曹操與江東開戰之前淪陷,那麼曹操要先保證自己的退路,進取之路會被後方的失地而變得首尾難顧。

  另一點,指望郭嘉現在從長安把軍隊都撤回來益州然後再聯合江東一起夾擊荊州的曹軍,這在魯肅和孫權想來,都不現實。

  軍旅長途跋涉,疲憊之師,如何能戰?

  況且曹操會給江東時間與郭嘉在南方形成統一戰線嗎?

  現在曹軍在荊州整合兵馬,目的就是讓北方的將士有個生理適應緩衝期,克服水土不服以及熟悉水戰。

  曹操唯一不利的地方就是兵馬水土不服加上不擅水戰。

  至於這個由魯肅自己口中說出的提議會有怎樣的後果,暫時都不是江東集團考慮的。

  郭嘉席捲中原的話,日後的勢力會強盛到什麼地步,或者說會不會變成第二個曹操?江東來不及想這些,眼前覆巢之危才是他們所考慮的。

  戲志才,龐統,賈詡,秦宓都沒有出聲,一副低頭思索的模樣。

  而其他謀士心裡其實多多少少都有些恐慌心理。

  曹操圖霸荊州,不但是勢力更上一層樓,更加阻斷了郭嘉東進擴張的一條路,剩下的一條路,在北方,那裡的戰事,傳回來的消息,都不樂觀。

  張遼在洛陽外久攻不下。

  黃權無奈地對魯肅說道:“子敬先生,實不相瞞,我家主公正在返回成都的路上,不妨你在成都多待幾日,待我主返回後,你當面將吳侯的提議轉告我主?”

  “什麼?郭使君正返回成都?”

  魯肅大驚失色。

  郭嘉如果撤軍的話,那麼,曹操連後方的後顧之憂都沒有了!

  坐在對面末席的彭羕不屑地瞧了瞧魯肅,冷笑道:“呵呵,數月之前,我家主公欲出函谷關討伐曹賊,邀吳侯從東起兵呼應,結果吳侯是怎麼對待的?答應就答應,不答應也不該不顧禮數連一封回信都不送來吧?現在呢?曹賊欲席捲江東,吳侯反倒來向我家主公求援?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彭羕話音一落,一旁的同僚心裡都是苦笑。

  這人,老毛病又犯了!

  說不好聽的就是小人得志。

  郭嘉敲打過彭羕和法正,他們收斂了不少,至少對同僚都沒有擺出那一副囂張的嘴臉,這些,郭嘉都不放心上。

  現在面對外臣,江東的使者,彭羕不免就故態復萌,盛氣凌人冷嘲熱諷一番。

  現在來求援了?

  早幹什麼去了?

  要是之前孫權從東面起兵和郭嘉兩面夾擊曹操,局勢會發展到今天嗎?

  如果郭嘉在場,會告訴彭羕一個確切的答案:不管孫權出不出兵,局勢都會發展到和現在大同小異的情形。

  在場之人,心中有數的也只有戲志才,秦宓,龐統,賈詡,這四人都參與了郭嘉滅曹計劃的制訂和部署。

  魯肅面露尷尬之色,道:“那時江東有要事需我主分神處理,郭使君的信傳到我主手上的時候已經貽誤許久,這個,在下代我主賠罪。”

  彭羕嘴角揚起不屑譏笑。

  究竟是不是這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郭嘉的信送去江東,誰敢貽誤?誰敢怠慢?別說是寫給孫權的,就是寫給曹操,曹操手下都沒人敢掉以輕心。

  孫權不就是想看著郭曹兩家打個兩敗俱傷坐收漁利嗎?

  坐享其成的美夢碎了,反倒大火燒到了自家門口,哼哼,活該啊。

  真正能代表郭嘉的戲志才清咳兩聲,還想張口諷刺幾句的彭羕立即閉嘴不談,表情恢復平常。

  “子敬先生,我主並沒有從關中撤軍,只不過是將北方的戰事交給了文遠將軍主持。想必足下知道,曹操南下,在洛陽南北兩面部下重兵,就是防備我主,如若我主真要強攻洛陽,恐怕要傾盡全力才行。否則,這仗,難打。”

  戲志才所言都是實情,沒有絲毫隱瞞。

  魯肅也知道曹操在宛城,在山陽,還有共十萬兵馬,與洛陽形成鼎足之勢,太平軍不管打哪一個,都要出動數倍的兵力才有可能穩操勝券,這也是太平軍為何寸步難進的原因。

  函谷關易守難攻,如果張遼傾巢而出去打洛陽,被對方偷襲了函谷關後占據關城,司隸一帶又是一副堅壁清野的局面,到時候輕則損失十萬數十萬大軍,重則連關中都有淪陷之危。

  魯肅怎麼會不知道這些情況呢?

  可他還是苦口婆心地陳詞道:“諸位大人,試想曹賊如若稱霸江東,到時候,天下七分在其手,郭使君難道能一直穩居關西嗎?”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魯肅的話淺顯易懂,誰都聽得明白。

  這些,他們也都心知肚明。

  不能讓曹操連江東都打下了,否則,郭嘉今日的鼎盛也只是螢火之光,難與曹魏之皓月爭輝。

  可明白又怎樣?他們都是臣,總不能替郭嘉把決定做了吧?

  魯肅並不強求他們這些謀士答應下來,而是希望爭取他們去說服郭嘉而已。

  正當堂內陷入僵持時,一陣爽朗的笑聲從堂外傳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