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到了劉協手上之時,他是被董卓扶持起來的傀儡皇帝,那時的江山是什麼樣子?十八路諸侯伐董,聽起來是十八個忠臣來討伐逆臣,實際上呢?

  四方梟雄並起,各自為政,漢室江山名存實亡,劉協手上,別說江山,就連皇宮都是一座牢籠,他有什麼可讓人篡的?

  王莽篡漢,篡的是劉邦打下的天下。

  曹操要篡,郭嘉要篡,能用篡來形容嗎?

  他們的屬地,是一城一池自己打回來的,跟漢室沒有半點關係。

  既沒有天子手中的兵,也沒有天子手下的官,更沒有天子提供的錢糧,這些,都是自己打拼回來的,憑什麼說他們是篡?

  可以說搶,可以說奪,但絕不是像歷史上王莽,司馬懿一流那般的偷和盜!

  劉秀留下的江山,自和帝之後的殤帝之流,哪個不是傀儡?站都站不起來的皇帝們,不曾以自己的力量打下江山的皇帝們,也只有當傀儡的份兒!

  到如今,漢室傾頹二十載,新生代的百姓們,他們心中對漢室王朝的概念早已淡化。

  郭嘉屬地下的百姓,老一輩的受盡欺辱,不堪回首,新一輩的人只知道統治者是郭嘉,就算郭嘉不是皇帝,郭嘉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權威,遠遠要比那個道聽途說得知的傀儡皇帝要更高。

  同樣的事情,也在別的諸侯屬地中發生,漢室不執政,沒有權力,早已名存實亡,而百姓對漢室的忠誠與擁護,也隨著時間推移在漸漸消磨殆盡。

  劉協淚流滿面,瘋狂地朝曹操與郭嘉咆哮道:“爾等既有篡漢之心,為何不殺了朕?來呀,動手,殺了朕?好讓爾等的狼子野心昭示天下!”

  殺了劉協,漢室血脈的正統就斷了,儘管漢朝皇帝的血脈一向都不純正,沒有子孫的皇帝在宗親之中過繼一個來繼承九五之位是常事,可如今天下,一旦劉協死了,還能算得上或者說天下人認可的漢室血脈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離死不遠的劉表,還有一個就是寄人籬下的劉備。

  改朝換代,殺末代皇帝必定會在史書中留下不好的名聲,尤其是這個皇帝本身沒有做錯什麼事,劉協登基以來,他想要當一個昏君都沒有機會,殺他?

  革命中的政權更替有兩種,一種是造反,一種是和平,造反就要殺,要流血,和平則是談判,不流血地過渡。

  曹操對劉協的安排,早已心中有數。

  “陛下,你放心吧,曹丞相是不會殺你的。”

  郭嘉口氣略顯諷刺。

  曹操倒是不否認,面色有些沉重,凝視郭嘉。

  “孤再問最後一次,郭嘉,你是否一定要與孤不死不休?”

  郭嘉不答話,伸手一指,正是地上那副棺材。

  不言而喻。

  曹操昂起頭深呼吸一口氣,點了點頭,而後轉過目光朝劉協,面色鄭重地說道:“陛下,孤欠劉家一個天子的名義,因此,孤此生,永不稱帝!”

  劉協目瞪口呆,曹操的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他沒明白。

  不稱帝卻要篡漢?

  曹操帶著劉協拍馬而回,郭嘉望著曹操的背影冷笑不已。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他打著天子的旗號給自己打江山,他對劉家其他一切算得上問心無愧,唯有這個天子的名義,被他利用。

  想一想劉協落魄無依的時候,要是沒有曹操,說不定劉協會是怎樣的下場。

  “不稱帝?哼哼。”

  郭嘉調轉馬頭回去,一臉冷笑。

  曹操不稱帝,留著給子孫稱帝。

  司馬懿不稱帝,也是留著給子孫。

  野心家的如意算盤。

  當郭嘉和曹操回到各自軍陣後,便下令進攻!

  擂鼓喧天,喊殺四起,兩方兵馬如同洪水浪濤般沖向對方。

  天地色變,血流成河。

  戰場開闊,郭嘉佇立在戰車上一目了然,這一次,他麾下精銳盡出,擺出一副要一口氣吞下曹操的架勢。

  典韋率虎衛從中路推進,步履緩慢卻所向披靡。

  張遼率弩兵弓箭手從兩翼夾擊,箭雨遮天。

  其他將領也都聽命調遣不斷加入戰場,兵力投入越來越大,太平軍推進的速度也逐漸加快。

  曹操也一直觀望著戰場形勢,他不慌不亂,手下戰將派出去迎敵,卻得到了一個詭異的命令。

  且戰且退。

  誘郭嘉的主力到北方的目的已經達到,戰端一開,再給郭嘉一場勝仗,郭嘉便難以割捨北方的大好形勢。

  兩軍廝殺,太平軍威不可擋步步逼近,曹操臉色如常,派上先鋒的部隊都是軍中的老弱之師,而他的精銳部隊都在後軍,甚至沒在中軍主力。

  “鳴金收兵,向洛陽撤退。”

  曹操調轉馬頭,自己先朝著洛陽策馬而去。

  曹軍的軍令一下,戰場形勢便更加有利太平軍,曹軍向後跑,太平軍在他們身後追殺,一路殘肢斷臂,屍橫片野。

  當太平軍追至洛陽城下後,洛陽護城河的吊橋已經升起,四門緊閉,城防嚴密。

  出現在洛陽城下的只有張遼,其他武將都不見身影。

  張遼望著那座大漢東都,腦海中回想著郭嘉的軍令。

  “曹操必撤軍洛陽死守,不可圍城,佯攻三日後撤軍函谷關,令嚴顏在武關布疑兵,不斷騷擾洛陽便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