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超和郭嘉都是君主,但在同樣處境下,兩人的做法截然不同,馬超也就不用絞盡腦汁去想為什麼郭嘉能有這麼多人死心塌地效命。

  金城得名還有一層意思,便是取自“金城湯池”的典故,意喻堅固。

  顯然金城是易守難攻,而對於科技落後的西北而言,他們打仗很少有戰爭器械投入,大多都是憑著一股血『性』與彪悍的戰馬馳騁,韓遂兩萬餘大軍圍城,僅憑人力是很難攻破金城,而打造投石車,井闌等技巧繁雜的戰爭器械又不在行,所以只能憑著雲梯讓將士攀上城樓做先登,這樣的情況讓金城守起來並沒有太大壓力。

  馬超之所以突圍是害怕被困死在金城,他在金城以外的兵馬全都被韓遂消滅,原本城裡有一萬軍隊,面對韓遂兩萬餘的軍隊,金城可守不可攻,死守下去又肯定耗不過已經將扶風以西掠奪一空的韓遂,所以馬超率軍五千突圍,死死傷傷剩下不到兩千跑去了長安,城內守軍不到六千,每日守城減損數百,城破在即,說到底也是馬超率軍突圍後加速了金城被攻破的時日,畢竟減少了一半的抵抗力量。

  就在馬超突圍之後,韓遂留下四位將領繼續圍攻金城,而他自己帶著大批的軍需物資返回武威,他要用這些錢糧來招兵買馬。

  金城的守軍數量每日都在下降,眼看已經不足四千,各面城『門』抵擋敵軍的聲勢每況愈下,似乎隨時都有城破的可能。

  兩日之後的黃昏,天邊霞光火紅,金城攻防戰仍舊在慘烈地進行著。

  韓遂的兵馬看起來『胸』有成竹,四面圍城強攻一面,這讓金城內的守軍疲於奔命。

  成宜,馬玩,楊秋,張橫四位將領各在一面主持戰事。

  金城東面的戰場是楊秋在指揮,眼看天降昏暗,楊秋打算收兵回營明日再戰,但他卻突然扭過頭回身望去。

  一陣轟隆的馬蹄聲由低漸高,目力所及的官道遠方煙塵遮天,楊秋大驚失『色』。

  “這是誰的兵馬?”

  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而在這個時候,他必須做一個決斷,是迎頭而上還是暫避鋒芒。

  最終,楊秋果斷下令全軍向金城南面移動,這樣能和南面的馬玩匯合,不至於被突如其來的騎軍踏平。

  金城東『門』的守軍突然發現敵軍撤走,而遠方漸漸『逼』近一隊陣勢浩大的騎兵,神情戒備甚至有些絕望的守軍忽然爆發了震天的歡呼聲。

  “是主公回來了!”

  錦馬超一馬當先,吆喝城頭守軍打開城『門』,郭嘉率銀翎飛騎緊隨其後如長龍一般進入了金城。

  ……

  第三十章 以身犯險

  韓遂兵馬駐紮的營盤在金城之西,留在軍營沒有參與圍攻金城的是韓遂手下,甚至西北除了賈詡以外最具智謀的人物:成公英。

  金城東面震天馬蹄聲響徹雲霄,成公英走出營帳遙望東方,那裡的天空被塵埃掩蓋,稍加推斷成公英便知道東面來了軍隊,而且不是少數。

  心中微微一嘆,成公英面『色』凝重。

  日落之後,成宜,楊秋,馬玩,張橫四人領軍回營,四個人湊在一起吵吵鬧鬧,爭執不下。

  帥帳之中,成公英見四將返回便開口問道:“馬超請來了郭嘉?”

  四位將領同時住嘴,給了成公英一個肯定的答覆。

  唉!

  一拳擊掌,成公英大聲嘆息,一副惋惜不已的表情。

  “馬超這是引狼入室!罷罷罷,他不寄人籬下也是死路一條,況且郭嘉肯定不會作壁上觀。”

  成公英非常明白,郭嘉肯定在等著坐收漁利。

  但是局勢一直都不在韓遂的掌握中。

  韓遂沒有糧,肯定就要滅亡。

  跟馬超要糧是要不來,跟郭嘉再借也借不來,那麼韓遂只剩下一條路,打馬超,掠奪馬超屬地的物資。

  急於攻破金城,就是為了防止郭嘉用任何名義來征伐涼州。

  有了金城這座堅城,不敢說韓遂一定擋得住郭嘉大軍來襲,至少自保的勝算也高了幾分。

  而韓遂在掠奪物資後第一件事是返回屬地招兵買馬,也是為了加緊加急地補充實力,以防郭嘉這頭猛虎來襲。

  “怕什麼?今日郭嘉的兵馬進入金城,我是瞧得一清二楚,這騎兵部隊滿共八千至一萬,馬超在前叫開城『門』,後面領軍的人,我遠遠望去,應該就是郭嘉,看起來『挺』年輕。郭嘉傻了,他腦子糊塗了,好好的騎兵部隊不在城外野戰衝殺,鑽進城裡有什麼用?我看哪,我等明日強攻金城,只要城破,將郭嘉一舉成擒,別說這金城,就是用郭嘉來要挾長安,要挾成都,還不是要什麼有什麼!”

  楊秋躲開了銀翎飛騎入城的路線,但他在揮軍向南匯合時也暗中查探郭嘉兵馬的數量。

  有一點是大家都不能肯定的,那就是到底郭嘉來了沒?

  銀翎飛騎的帥旗上是一個郭字。

  但是郭嘉是出了名的喜歡在戰場上玩虛虛實實的把戲,擺個出個大纛能嚇退敵人的事情,他還真做的出來。

  楊秋以前沒見過郭嘉,只憑猜測,口氣卻很篤定。

  成宜,馬玩,張橫三將附和楊秋的提議。

  能生擒郭嘉,不光是榮華富貴手到擒來,甚至是威震天下功成名就的一樁美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