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打仗需要一個名義,郭嘉要『插』手韓馬兩家的恩怨,其實他沒有名義。

  大家都是漢臣,郭嘉憑什麼去管韓遂與馬超的紛爭?

  滿腹怨氣的馬超至少這個時候還算有點腦子,知道不能平白無故叫郭嘉出兵,所以他無形中給郭嘉扣了一個高帽。

  先把韓遂說成是惡賊,讓郭嘉出兵去剿賊,還西北太平,這是為了蒼生,為了百姓,而不是為了馬家的『私』人恩怨。

  郭嘉很想當著馬超的面說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從韓遂造反開始,從馬騰棄官起義開始,韓馬兩家的恩怨糾葛就從來沒有停息過。

  從今天倒回去評判兩家的對錯,也很難分出個是非對錯。

  韓遂偷襲馬超之前,馬超扣下了韓遂的糧,這是把韓遂往絕路上『逼』,既然你不給我活路,那就別怪我置你於死地。

  再之前,馬超要隨郭嘉出關東進,韓遂有意吞併馬超屬地,這背後的刀子捅得光明正大,可也怨不得韓遂,馬超要去打中原,怎麼看都是一副有去無回的局面。

  再追溯到馬騰時代,韓馬兩家雖然有異姓兄弟的關係,可也發生過一系列的生死搏殺,韓遂手上有不少馬家人的鮮血,而馬騰和韓遂發生衝突,又與很多羌胡部曲有關聯,太多錯綜複雜的利益衝突夾雜在裡面,到底誰對誰錯,根本理不清。

  因此馬超希望郭嘉出兵去剿滅韓遂,不可能用韓馬兩家的仇怨來做說辭,作為馬家人,馬超自己或許都理不清這兩家恩怨情仇的前因後果。

  面對馬超的請求,郭嘉沉默了片刻後沉聲道:“聽說韓遂屠戮了不少縣,如此大開殺戒有傷天和,不管怎樣,百姓都是無辜的。孟起,我在這裡向你保證,三日內,我會發兵去救金城,而後至少將韓遂趕出你的屬地。”

  馬超沉悶地答應一聲便沒了下文。

  三天內發兵,已經算快了,畢竟打仗不是兒戲,糧草輜重,任務分配,行軍路線,兵種搭配等等都需要時間調度與準備。

  “我在城中已經為孟起準備了住處,孟起先將就著暫作棲身之所,待金城之圍解了之後,你可自行歸去。”

  郭嘉安排地很周全,而軍事行動上的準備,他也早就做好,只不過不能在馬超面前擺出一副嚴陣以待的姿態,就好像他早就等著韓馬開戰一樣。

  轉過身準備朝府內走,郭嘉扭頭對徐庶說道:“給關中各郡發去政令,但凡有逃難來的百姓,必須善待,郡縣錢糧若有緊缺之處,可呈報長安調度運去。”

  韓遂屠城和曹『操』屠城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曹『操』更多的是震懾敵人,韓遂是要搶糧,如果不屠城,那麼很可能『激』反百姓來反對他,他本就是造反出身,不會小看普通百姓匯聚起來的能量,畢竟百姓被搶了存糧,還能有什麼選擇?要麼跟韓遂拼命,要麼等著餓死,要麼逃去關中乞討。

  本已跨上府『門』外的石階,郭嘉忽然轉過身來叫住了馬超。

  “孟起,為何沒有見到令明,他在城外嗎?還是受傷了?”

  郭嘉第一眼看到馬超的時候就覺得不對勁,一直到剛才他才察覺出來馬超身邊少個人,龐德去哪裡了?

  馬超聞言,垂下的腦袋更深了些。

  微不可聞地說道:“令明身患重病難以下『床』,在下從金城突圍時,令明還在城內。”

  郭嘉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

  “你說什麼?你把令明丟在金城了?難道你不在乎他的生死嗎?”

  郭嘉忽然一副怒氣沖沖的表情。

  馬超有些尷尬,也有些氣惱。

  他窩囊地突圍,難道還能帶上一個連『床』都起不來的龐德嗎?何況龐德是他的手下,他怎麼處置,都輪不到郭嘉來管!

  但這個時候,馬超也不敢理直氣壯地頂撞郭嘉,郭嘉現在可不光是有著去不去剿滅韓遂的選擇權,他手裡甚至還握著馬超的命,一兵一卒都不在身邊的馬超,再強也逆不了天。

  “興霸,即刻調集銀翎飛騎,半個時辰後,我帶騎兵趕往金城!”

  ……

  第二十九章 金城湯池

  長安大營

  銀翎飛騎在甘寧調度下很快集結,每人每匹馬都背負數日的口糧,然後整齊一致地縱馬朝城外而去。

  分屬步卒的營地也開始忙活起來,分配糧草輜重的押運,刀盾長槍兵作為步卒先鋒,弩兵弓箭手是中軍主力部隊,而郭燁典滿許儀甘瑰四人所在的部隊,則是刀盾兵,屬於先鋒一類的步卒。

  投軍一年多,這四個少年中典滿被提拔升官地最快,這倒不是靠著他爹典韋的照顧,軍隊是比官場更加忌諱任人唯親,當兵的必然少不了血『性』,尤其是虎狼之師,一個軍官不能服眾的話,是難以在軍中立足,這又不比文官那樣德才兼備便能讓人信服,武力值是基本,將略智謀是決定武將成就的關鍵因素。

  典滿的武力值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是典韋悉心調教十幾年的成果,所以典滿擔任校尉統領兩千步卒足以服眾,在他這兩千人的部隊裡,許儀是統領四百人的軍司馬,郭燁是管制兩百人的軍侯,甘瑰的官階最低,只是一個統領百人的屯長。

  他們這四個人在新軍中有了清晰的上下級關係,甘瑰聽命郭燁,郭燁聽命許儀,許儀聽命典滿,在典滿之上,則是與他同樣作為校尉的五人受孟達指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