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跟郭嘉沾親帶故絕對是關西權貴夢寐以求的事情,於是家中不管是直系還是旁系親戚,只要有適齡女子云英未嫁,便托人前去郭府找蔡琰說媒。

  郭府每日門庭若市,三姑六嬸貴婦不厭其煩地帶著生辰八字來拜訪蔡琰,蔡琰也在為郭燁的親事操心,只是她並不做主,收下這些女方的資料後便微笑送客。

  甚至連很少返回成都的蔡邕都被人打擾,郭燁畢竟是他的外孫,他要是看中哪家女兒做孫媳,郭嘉不給他面子,郭燁肯定會尊重蔡邕的決定。

  只是年逾古稀的蔡邕心境愈發淡薄,尋常人家的孩子結親頂多講究個門當戶對,可郭嘉的兒子成親,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所以蔡邕閉門謝客,將送禮說媒的人全部拒之門外。

  此時在甄家的府中,甄儼與甄堯也在為這件事而商議。

  關中緩過元氣後飛速發展,甄豫待在長安數月都不回家一次,家中大小事,都是剩下的這兩兄弟在拿主意。

  如今的甄家是郭嘉治下可以算得上是名望地位屈居郭嘉之下的第二豪門,文,他們有二人在益州府位高權重。商,有甄豫這個金字招牌。親,郭嘉的正妻是甄家的長女,郭嘉的嫡子也是甄家的外甥。

  顯赫一時的甄家絕不是當年在河北號稱巨富的商賈之家能相提並論,曾幾何時郭嘉的承諾也兌現了,一榮俱榮。

  但家族想要長久昌盛下去,僅憑一時榮耀是不夠的,不光要在當代打拼,更要為下一代鋪路。

  甄儼揉著太陽穴,一副疲倦的模樣,他對待公事一向兢兢業業,這抽出空來與甄堯商議此事,也要勞神費心。

  “三弟,瑾公子與燁公子,你說主公將來會選誰?”

  身為臣子私下議論這種事情是忌諱,但是,甄家與郭瑾的關係,又讓甄家不可能置身事外靜觀其變。

  言不傳六耳,只要外人不知道就行。

  甄堯倒是一副輕鬆的姿態,手中把玩著一塊玉佩,輕笑道:“我若是主公,只從瑾公子與燁公子二人中做選擇,毫無疑問,我選燁公子。”

  甄儼目露疑惑地盯著甄堯,沉聲問道:“哦?理由呢?”

  其實益州文武都很默契地認為郭燁不可能繼承郭嘉的事業。

  原因有二,其一便是郭燁不是嫡子。其二,則是因為郭燁的年紀。

  如今的郭嘉正值壯年,以他的身體狀況,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起碼能活到六十歲,甚至更長一些,六十歲的郭嘉,郭燁也已經四十有餘,再過些年,郭燁恐怕也年近半百,這樣的情況下,郭嘉在壽終正寢時交權,顯然會選擇年輕一些的子嗣。

  從這一點去考慮,郭瑾比郭燁有優勢,就是年輕幾歲光陰,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除非郭嘉日後還有更加聰穎的兒子出現在大眾眼前,否則要從郭燁和郭瑾身上選擇,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郭瑾。

  甄堯目光投向別處,若有所思道:“難道二哥看不出主公早已讓瑾公子失去了嗣位?假設主公日後傳位給瑾公子,而瑾公子的妻妾中又有曹操的女兒,兩位曹夫人若是誕下一兒半女,瑾公子的位再往下傳,萬一落在了這曹夫人所出的子嗣手上,主公嘔心瀝血打下的半壁江山,到頭來是身上流淌著姓曹血脈的人繼承了,別說主公站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你我恐怕都不甘心吧?”

  甄儼悚然一驚,瞪大眼睛,思考片刻後沉聲問道:“可這曹氏兩女的婚事是主公親口為瑾公子答應下的,難道主公此時已經決定了嗣位的繼承人?”

  甄家兩兄弟都只是在猜,到底是不是,誰也說不準。

  甄堯聳聳肩,道:“主公的心思,猜來猜去是庸人自擾,不管以後如何,眼下的燁公子,光憑人際關係,就遠勝瑾公子。二哥你看一看燁公子身邊都是什麼人?許儀,典滿,戲檢,張虎,張方,秦明等等,而瑾公子呢?他除了在百家學堂被一些志在詩書的子弟恭維敬佩,又有幾個真正出類拔萃的年輕人匯集在他身邊呢?”

  唉

  甄儼長長一嘆,道:“瑾公子喜文厭武,的確很難融入燁公子的圈子,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呵呵

  甄堯輕笑數聲,目光忽然變得認真,望著甄儼道:“二哥,我覺得這樣很好,不是那塊材料也沒有那個志向,就不要有不該有的野心。硬要去爭,硬要去搶,最後的下場,哼哼。瑾公子說到底也是你我兄弟的外甥,他能平安一生,你我應該感到欣慰,不過,二哥,有一句話我覺得是時候挑明了,假若十年後的瑾公子還是今天這般只會舞文弄墨,那甄家就永遠不要支持他,否則是自尋死路。”

  甄儼苦笑數聲道:“在主公治下,當你我脫下官服後,還能怎樣支持瑾公子?我也明白這些道理,瑾公子真有心嗣位,除了靠自己,誰也幫不上,頂多也就是為他出謀劃策而已。”

  因取締了舉孝廉的取士之途,郭嘉治下的官員提拔升遷任免都不需要看高官的臉色,官員甄選,政績考核,為官任職,都是分開獨立的,互相沒有聯繫,而之前的士族集團則是因權力沒有分工導致高官培養羽翼,最終形成政治力量龐大的閥閱,這種力量可以左右君主決策,郭嘉上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改變這個局面,不光是為了他的統治,也是為了日後著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