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來是曹操養不起這些俘虜,也不能放他們回去河北。二來,曹操要用這樣殘暴的方式震懾河北!

  “主公,渡河追擊將袁紹趕盡殺絕!”

  鎧甲染血的曹仁興奮不已,向曹操提議道。

  曹操遙望河北,卻輕輕一笑“追?為什麼要追?撤軍!”

  他的糧草不足以支撐他打去河北,但這不是主要的原因。

  “主公,這?”

  曹仁,徐晃,夏侯淵,樂進等等大將都不理解曹操這時下令撤軍的意圖。

  騎在馬上一副輕鬆姿態的曹操淡淡道“袁本初這一次跌倒,恐怕沒有命再爬起來了。”

  如果袁紹年輕十歲,二十歲,或許曹操不會如同現在這般輕鬆,可袁紹畢竟已經年過五旬,今日的打擊,已經不是他能夠承受的了。

  縱馬南歸,曹操異常平靜,這一路屍骨累累,殘肢斷臂隨處可見,血染的大地在馬蹄下一步一個蹄印。

  落日餘暉璀璨,初秋的傷悲在今日一反常態。

  曹操迎著西斜的光照一副然姿態,跨坐馬上輕搖慢晃出口吟詩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帝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第四卷 捭闔

  第一章 背水一戰

  益州瀘水之畔

  一望無邊的營寨結紮在北岸,南岸同樣營帳林立,南北相較,南面看上去人多勢眾。~~<!---ecms --->

  張燕身手矯健,速度奇快地攀上哨塔,居高臨下遙望瀘水南岸的情況,慢一步登上哨塔的鄧芝同樣面色凝重地望著南岸營帳無垠的景象。

  “將軍,敵眾我寡,對方氣焰高漲,不如入夜後由我率領千人前去劫營?”

  張燕搖搖頭,道“敵軍二十萬之眾,即便給你一夜時間,千人劫營又能殺多少呢?萬一對方早有防範,你去就是送死。”

  鄧芝心中盤算片刻,無奈地嘆了口氣,兵力對比上的弱勢,令他們不能輕易冒險,兵馬更不能輕易折損。

  秋風蕭瑟,張燕與鄧芝在營中巡查,正討論著該如何扭轉如今被動防守的形勢時,大營北面突然傳來了消息。

  成都的援軍到了!

  張燕與鄧芝相視一笑,一同前去迎接。

  從北而來的兵馬行軍常速,一萬騎兵,兩萬步卒,率軍而來的是吳懿,許褚,嚴顏以及隨行的龐統。

  “諸位遠來,正好解了我這燃眉之急,有了諸位的援手,這二十萬賊軍不足為懼。”

  張燕滿面喜色地將許褚等人迎入軍營之中。

  許褚憋了一肚子火,進了帥帳就沉聲道“飛燕,快快將敵情告知俺,軍師也趕緊想個破敵之策,這幫南蠻子早不鬧晚不鬧,偏偏這個時候不知好歹,要不是他們,俺現在已經打進許昌了。”

  帶著滿腹怨氣,許褚在帥帳中坐下,『胸』口起伏不定,壓抑在心中的怒火僅憑隻言片語的牢『『āo』』是發泄不出來的。

  把南蠻作亂單獨來看,也許並不令人憤怒,別說是正值天下大亂時期,就是和平年代,也總有一些叛亂發生。

  可偏偏是在官渡之戰收尾的時候,是郭嘉席捲中原最佳時機到來的時候,南部七郡的作亂打亂了郭嘉所有計劃。

  比起許褚等將領把憤怒與怨恨都寫在了臉上,郭嘉率軍返回成都,一路上都顯得十分平靜,只不過以往總會和身邊人開開玩笑聊聊瑣事的他,變得沉默寡言,回到成都後,郭嘉並沒有大張旗鼓要血洗南部七郡來宣洩怒火,反而只是輕描淡寫地派了龐統,許褚,吳懿與嚴顏率軍支援張燕。TXT電子書下載**

  怎麼破敵,用什麼策略,郭嘉不需要親自關心,謀士武將該用則用,到他們發揮才幹的時候,郭嘉就撒手旁觀。

  勝了,是你的功勞,同時體現了你的作用,日後還會重用。

  敗了,是你的過失,將來遭到棄用也不要怨天尤人。

  帥帳之內,並無主次之分,郭嘉派來了援軍,同時給龐統升了官,現在是軍師中郎將,他有調動兵馬的權力,這是三年前關中會戰時龐統攢下的功績換回來的。

  有功者,郭嘉會賞,而戰亂年代有才有志的人更需要的是一個舞台,並非金銀俸祿。

  從原本要席捲中原到南歸來平亂,不光是許褚這類武將心有怨氣,龐統也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孟獲不知道,他這一次的北上,拖延了郭嘉成霸業至少十年。

  張燕來到帥帳的地圖之前,手指了指地圖上瀘水的地點。

  “自我領命前來抵擋南部二十萬賊軍後,便以瀘水為界南北對峙,初時敵軍試過強渡瀘水來攻,但都被我擊退,在此之後,他們便沒有繼續強攻,我料再拖延數月,敵軍的糧草恐怕會難以為繼,到時候這二十萬敵軍將不攻自退。”

  張燕只有四萬兵馬,對方有二十萬,戰略目的是減少損傷的前提下逼退敵軍,這一點眾人都表示理解和贊同。

  假若冒著風險出擊,並非不能行,而是後果張燕承擔不起。

  在郭嘉率軍沒有返回成都之前,如果張燕主動出擊而敗北,那麼成都以南將一馬平川,任賊馳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