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不過現在,似乎天下人都認為曹操必敗無疑,而曹操敗亡之後,天子的歸屬,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孫策要襲許昌,目的無非就是也想挾持天子,好讓他站在政治制高點上,成為第二個曹操。

  但是孫策未必有能力擋住袁紹,顧雍長篇大論把袁紹說成正義之師,無非就是想讓郭嘉從函谷關出兵加入袁曹之戰,那麼袁紹見到郭嘉橫插一足,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袁紹和郭嘉不管是曹操敗亡與否,都將也掀起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孫策那個時候就可以坐收漁利,劫持天子,侵吞曹操的屬地,北上擴張到徐州或逐鹿中原,孫策都可以伺機而動。

  天下這一盤棋,幾個諸侯都在互相博弈,戰事沒『『bō』』及到的諸侯也不甘寂寞要來當主角。

  郭嘉淡淡地望著顧雍,輕聲道“袁紹百萬之眾難道還剿滅不了兵馬不過二十萬的曹操?曹操必死無疑,我又何必勞師遠征從函谷關揮軍入中原?不過元嘆你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劉表雖是漢室宗親,卻早已不尊天子,天子被曹操劫持,飽受屈辱,劉表卻無動於衷,我意,吳侯響應袁紹,我是拍手贊成,不過,我會為吳侯掃平後顧之憂,兩月之後,我從巴東與漢中發兵討伐劉表,這樣,吳侯北上也不用提防劉表了。”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天天不休寫的《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持不下

  顧雍沒有完成孫策囑咐的事情,無功而返。

  至少表面上,他沒有成功說服郭嘉從函谷關出兵加入袁曹之戰。

  郭嘉擺出一副鐵了心就是要打荊州的姿態。

  不論顧雍如何將袁紹伐曹操說的名正言順,應該得到天下人響應,郭嘉始終不為所動。

  成都城頭,目送顧雍的馬車遠去,郭嘉儘管沒讓他帶著喜訊回去向孫策復命,至少禮數周全,親自將他送到了城門口。

  微風徐徐,天晴日暖,傲立城頭的郭嘉心底陡然升起一股寒意。

  抬起手似乎想將漸行漸遠的馬車拉回眼前,郭嘉閉上眼睛輕聲一嘆,胳膊緩緩垂下。

  “江東將逢巨變啊,霸王之勇的孫伯符,你能逃過歷史上的命運嗎?”

  歷史上的這一年,中原最轟動的事情無疑是袁紹在官渡敗北,而在這件影響深遠的事件之後,便是江東小霸王孫策隕落,年輕雄主孫仲謀正式登上天下舞台。

  郭嘉其實打心底里對孫策這些年的作為十分欣賞,開拓不易,孫策能在孫堅死後沒有選擇消沉,而是奮勇崛起,足以令郭嘉對他刮目相看,曾幾何時,郭嘉在長沙城見識過的孫策,除了好勇鬥狠只是一無是處的年輕人,但是這些年飛速成長起來的孫策,絕對是年輕人所嚮往憧憬的偶像級人物,江東百姓擁戴孫策,親切地稱他為孫郎,除了孫策的惠民政策,更多的是他年輕自立與人格魅力。

  先前抬起胳膊的舉動,郭嘉有過猶豫,他在考慮是不是讓顧雍帶句話給孫策,好讓孫策能逃過一難。

  最終,郭嘉選擇了放棄,順其自然,他害怕『『nòng』』巧成拙,假如他的警示傳達給了孫策,而孫策又最終還是沒能躲過命運的結局,那麼孫家會不會把這份仇恨栽在郭嘉的頭上?

  跟在郭嘉身邊返回城內的黃權有些疑惑地問道“主公難道真要討伐劉表?上月不是說要揮軍中原嗎?”

  郭嘉扭頭玩味地瞧了眼黃權,這人有點兒死腦筋,不過無傷大雅。

  “我打劉表,是說給顧雍聽,讓顧雍轉告孫策的。”

  黃權更加『『mí』』糊了,他訥訥地反問道“主公如果仍舊是打中原,為何要拒絕江東的提議?借江東一臂之力共拒袁紹,豈不勝算更高?”

  郭嘉微微搖頭。[本章由為您提供]

  現在天下人都認為袁紹必勝,曹操必敗。

  路旁百姓見到郭嘉路過,自動讓開道路後站在兩旁給郭嘉行禮。

  這樣的場面郭嘉早已習以為常,他邊走邊道“中原之戰,不能有太多變數,孫策想要插手,我很難牽制他,不過,至少我要讓他猶豫些日子。”

  黃權想了想,也覺得郭嘉說的有道理,雙雄難以並立,若成三足之勢,變數就太大了,郭嘉要加入袁曹之戰,要是再來一個孫策,局勢會變得難以預料的複雜。

  “主公拒絕江東的提議,難道孫策就不響應袁紹了嗎?”

  眼看府門近在眼前,郭嘉停下腳步,轉過身對黃權說道“我答應了孫策,孫策就會做好準備坐收漁利,我現在拒絕了他,而且告訴顧雍我要打荊州,你如果是孫策,你聽到這個消息,會怎麼想?荊州淪陷,往東,是誰的屬地?”

  黃權恍然大悟,顧雍的前來,也有可能是郭嘉水軍在益州荊州邊境江面上的聲勢讓孫策感到了危機。

  假如郭嘉真的打下了荊州,不但制約了江東孫策的發展空間,甚至連孫策自身的安危都受到了威脅,慫恿郭嘉從函谷關出兵,可能是孫策想要坐收漁利,也有可能是轉移郭嘉的注意力,讓郭嘉打消對荊州的貪念。

  梟雄並起的年代裡,各掃門前雪往往不會有好下場,哪怕是離得再遠的諸侯,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對荊州是佯動,吞中原才是郭嘉的真實意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