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現在的郭嘉僅僅是一個普通人,沒有穿越的優勢,也不是歷史上的郭嘉,而是一個生長在三國時代的普通人。

  那麼,他一定看不穿曹操的用意。

  曹操的兵馬已經在調動,直指壽春,目的就是要剿滅袁術。

  而郭嘉進入了新一輪的休養生息,近期之內是不會主動開啟戰端。

  換言之,曹操在擴張,郭嘉在原地踏步。

  曹操未來數年的戰略,肯定是與袁紹一決高下。

  普通人眼中,這兩頭猛虎誓死搏鬥,會是什麼結果?袁紹絕對有超過成的勝算!

  論名望,論兵馬,論綜合實力,曹操連袁紹一半都不及。

  官渡之戰永載史冊,除了這是三國時代確立諸侯格局的一場重大戰役外,這更是一場實力懸殊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

  以弱勝強就意味著天下至少八成的人看走了眼,都不會想到曹操會戰勝袁紹。

  假如郭嘉是普通人,他也肯定會認為曹操輸定了,但是他知道官渡的結果。

  曹操不希望郭嘉參合袁曹之戰,是不希望戰場出現變數。

  而一旦袁曹之戰結束,哪怕郭嘉一統關西,關東的曹操也將至少擁有天下州的屬地,也就是半壁江山!

  誰會在這個時候看好曹操?

  相對而坐進行密談的兩人,郭嘉,荀彧,都會看好曹操

  當然,曹操眼下必須將注意力放在與袁紹決戰的方向上,他是被動開戰,絕不可能主動挑釁袁紹。

  袁曹之戰一旦打響,郭嘉的態度就極為重要,他若出關東進,首當其衝便是曹操遭難。

  所以,曹操要安撫郭嘉,並且讓荀彧來秘密結盟。

  聽上去什麼都是對郭嘉有利,可曹操擊敗了袁紹,恐怕就不會對郭嘉這麼客氣了。

  當然,如果曹操輸了,也就沒有了之後。

  這樣的一份盟約,郭嘉會同意嗎?

  他會!

  曹操希望郭嘉在關西安分守己,郭嘉就如他所願。

  盟約這玩意,在郭嘉眼中就是用來背叛的。

  何況大家都是漢臣,臣與臣能定下這樣的戰略盟約嗎?

  歷史上蜀漢和東吳白紙黑字簽訂過盟約,這份盟約明確規定了兩國之間應該遵從的協議,而這份盟約中,唯一只提到了一個人名:諸葛亮。孫權感慨萬千,在盟約中寫道兩的能結下這份盟約,都是諸葛亮的功勞。

  那恐怕是歷史上最和平並且堅持到了最後的盟約,蜀漢與東吳在之後長達數十年裡都沒有互相侵犯過,直到兩國覆亡。

  盟約,是存在與國與國之間。

  頂著漢臣名頭的諸侯怎能定下盟約?

  即便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結盟,也只是口頭協議互不侵犯一致討董,結果這個脆弱的君子協議很快便被撕碎,而違背盟約的人就是討董聯盟的盟主袁紹。

  不過,曹操想用一份對郭嘉利好的盟約來麻痹郭嘉,讓郭嘉作壁上觀,郭嘉就讓他如願以償。

  到時候官渡之戰打響後,在最關鍵的時候,郭嘉再出其不意地殺入戰場,這個策略始終是郭嘉在日後要堅定落實的。

  面對荀彧,郭嘉表里不一,顯得似乎虛偽了些,但是郭嘉知道他的對手是曹操,荀彧只是曹操打出來的感情牌。

  不是只有女人才能撩撥男人的心弦,男人的眼中,也永遠不可能只有女人。

  正事談妥,郭嘉與荀彧立下口頭協議,不可能白紙黑字立下憑證。

  “聽說志才去了峨看山養病?”

  戲志才的事情,荀彧是進了成都才得知,也牽腸掛肚了數日,先公後私,所以現在才問出口。

  郭嘉輕嘆一聲,而後邀請道:“文若與志才也久別未見,不如與我一同前往峨眉山探望他吧。”

  荀彧想了想,曹操揮軍壽春在即,這個關頭,他的時間並不多,但既然都千里迢迢來到了成都,再往峨眉山一行,也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見他同意,郭嘉便叫秦宓安排瑣事,郭嘉與荀彧,在秦宓陪同下連夜出城,直奔峨眉山。

  峨眉山天師宮

  在這裡休養了一段時間的戲志才氣色好轉,身體也漸漸康復,比起先前瘦骨嶙峋的模樣好了不少,早晚在左慈親自監督下習武強身,平日翻閱道家典籍,清心寡欲起來,去除心中雜念與牽掛,倒真是過上了閒雲野鶴般的日子。

  今日打算清早起床練武過後便與妻室一同去峨眉山中走走轉轉,秋風蕭瑟,戲志才仍舊大汗淋淋,在宮觀前的練武場與道門弟子一同習武,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穿著道袍各個精神抖擻,呼呼喝喝練了半天也不見氣喘,戲志才卻腿酸腳軟,差點兒就累趴下了。

  左慈在一旁看得不斷搖頭。

  “哎坳,當年你與小太公一同習武,堅持半天不在話下,怎麼現在打一套拳都像是要了你的命一樣?”

  戲志才幹脆躺在地板上,也不在意一旁偷笑的年輕人,氣喘吁吁地說道:“這些年,的確懈怠了。”

  數年如一日地忙於政事,郭嘉可比戲志才清閒太多了,郭嘉在家有空就強身健體,戲志才幾乎就和朝晚五的上班族差不多,甚至更累,又是做文職工作,體質變差也在情理之中。

  “歇半個時辰,再練一練,身體早點兒好起來,你能早點兒回成都,我也好給小太公一個交代,利己利人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