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軍用命,前後有序。

  前中後三軍,前軍是開路先鋒,由顏良率領。

  中軍是主力部隊,由袁紹親自統領。

  後軍是策應與押運糧草補給,由張頜率領。

  雖然張頜打了勝仗,攻克了函谷關,但因為文丑的意外亡故,袁紹嘴上不說,內心卻對張頜有了些許怨氣,或許袁紹認為張頜哪怕不勸住文丑,也至少應該接應文丑,在文丑中伏後能夠保住文丑的命。

  後軍部隊讓張頜來率領,實在是大材小用,這樣的後勤部隊,哪怕是袁紹沒有小將可用,他麾下的謀士都可以勝任,袁紹的官職是大將軍,他可以有軍司馬,恰好也正是重文輕武的謀士們時常擔任的官職。

  曹cào只剩下了三千的殘兵,仍舊由夏侯兄弟統領,袁紹要席捲關中,也把曹cào帶在了身邊,不指望曹cào出工出力,但要確保曹cào不會暗中作梗。

  離開潼關,曹cào只帶著夏侯兄弟,荀攸和程昱都留在了潼關。

  回首遙望潼關漸漸遠去,曹cào與袁紹騎馬並行,他心中的不安越來越重。

  數日前,荀彧發來急報,勸曹cào儘快返回許都。

  原因有二,天子曾數次詢問荀彧關於民間盛傳募兵事宜,顯然天子也開始心思活泛,曹cào不在許昌,是沒有人鎮得住天子。

  讓荀彧更擔憂的是曹cào隨袁紹攻伐關中,福禍難料,而荀彧篤定地認為曹cào此行大凶

  散布謠言可以算是郭嘉玩的陽謀,明知是郭嘉幕後主使,曹cào和袁紹只能被設計,沒辦法,人言可畏,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明知關中兇險,有一場決戰近在眼前,曹cào是不會懼怕,但從本質而言,這不是他的戰爭,儘管對他有利。

  如今,他好奇於郭嘉會用怎樣的戰術擊敗袁紹。

  郭嘉只有五萬餘兵馬,而袁紹有十萬

  沒有地利的郭嘉,硬拼的後果,極有可能是袁紹險勝慘勝,這不要緊,只要袁紹勝了,關中就是袁紹的

  曹cào理智上驅使他離開,可袁紹不會放他離去,情感上,曹cào想要留下來,他不想錯過這一場註定載入史冊的大戰

  袁紹騎在馬上面無表情,他見到曹cào出神,漠然道:“難道孟德怕了?郭嘉昨日送來的戰表,孟德應該也得知了吧。”

  曹cào見袁紹表情淡淡,實際上袁紹心中已經怒火中燒,這一點,曹cào十分肯定。

  昨日,郭嘉派人送來一份戰表

  “大將軍如晤,將軍奉辭伐罪,旄麾西指,所向披靡。近者敬仰將軍雄威,已沐浴淨手,恭迎將軍大駕,與我會獵關中”

  郭嘉不降要戰要決戰

  袁紹看到這份戰表後,出人意料的表現出一幅平靜的姿態。

  郭嘉的戰表聽起來卑微,實際口氣很大。

  袁紹內心在冷笑。

  我與你在關中打獵?

  你有什麼資格

  文丑之死,郭嘉下戰表,一樁樁一件件,袁紹恨不得要將郭嘉碎屍萬段。

  踏平關中後,袁紹下一步就要席捲中原。

  他的目標是要讓天下重歸一統。

  他有這樣的資本,而郭嘉,顯然還不具備。

  所以袁紹眼中,郭嘉儘管是天下第二大諸侯,卻和他仍舊不在一個層面上。

  這一戰,對郭嘉來說是確立天下諸侯地位的一戰,對袁紹,卻極有可能是打下江山的一戰

  此時此刻,郭嘉已經離開了鄭縣,不是向西面的長安撤退,而是更前一步,在東面華yin一帶安營下寨。

  袁紹大軍一動,郭嘉一日之內就得到了消息。

  決戰的一天,終於到了

  該做的準備,該布下的局,全部就緒。

  成千的工匠,上萬的勞力結成長龍之隊緩步西歸,千里迢迢從漢中趕來的馬鈞也在所有工程修建完畢後拜別了郭嘉。

  華yin大營

  營內營外極其簡約,防禦工事幾乎沒有。

  這座大營,郭嘉對外不設防,因為沒有必要。

  穿上鎧甲,手持佩劍,郭嘉在大營內祭天,為了一場決戰而舉行誓師大會。

  張遼,許褚,典韋,高順,甘寧,五名郭嘉麾下三軍中地位最高,威望非同尋常的武將肅容以對,並排站在三軍陣前,仰望背對著他們的郭嘉,郭嘉在祭酒,在焚香,他的動作輕緩而有條理節奏,帶給人的不是一種沉重熱血,沒有人會從郭嘉身上感受到負擔,而是一種對即將到來決戰的自信。

  不論之前張遼,甘寧,嚴顏等哪位武將擊敗了敵軍的哪位將領,斬殺多少敵人,這些,都可以拋之腦後。

  最後的決戰,決定郭嘉一生高度,決定袁紹能否問鼎天下。

  甚至,官渡之戰能夠決定天下一百年格局的影響之前,這一場關中會戰,決定的,將是至少五十年關西格局。

  而這一場戰役的主角,必須是郭嘉,最終的勝負,也必須由他來親自主導。

  當郭嘉將滴了他鮮血的酒水灑在祭台下後,他驀然轉身,揚起手中佩劍,爆喝道:“三軍聽令此戰,誓要將袁紹與曹cào趕盡殺絕”

  全軍將士熱血沸騰地揮舞手中兵器高聲呼和響應郭嘉。

  立在軍前的幾位大將望著郭嘉的表情充滿堅定與戰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