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似乎曹cào在為袁紹著想。

  函谷關有郭嘉重兵,武關無論是地利還是防守兵力,都難以與函谷關相提並論,但曹cào反而把重任扛了下來,輕鬆的任務請袁紹來做,這,太反常了。

  袁紹也心中起疑。

  函谷關和武關,哪個好打?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可是袁紹卻皺眉猶豫起來。

  他的二十萬大軍從冀州遠道而來,難道再往南去?武關與荊州比鄰,南陽境內還有宛城張繡,他率軍去容易,可糧草輜重運送又要增添負擔和損失。

  張繡會不會藉機發難從中作梗?常理來說,張繡沒那個膽子。e^看

  但是打仗豈是兒戲?光憑猜測下場往往都很難堪。

  尤其是袁紹曾經是討伐董卓的聯盟首領,張濟又是董卓麾下的部將,他們之間是有著前仇舊怨。

  況且攻打武關,袁紹怎麼可能帶二十萬兵馬去?他若親自率軍去武關,留在洛陽的兵馬就在曹cào眼皮底下,萬一曹cào又玩什麼huā招,袁紹可不敢保證他還有命回河北。

  曹cào,是招降納叛出了名的,他在中原彗星般崛起,得益的就是收降青州黃巾。

  思來想去,袁紹覺得自己不能去武關,而且他的軍隊也不能去。

  打武關是奇襲,是從關中防守的薄弱環節打開缺口,以致關中全局防守崩潰。

  武關只要一失,長安就有危險。

  這樣一來,函谷關的守軍也就分心他顧,如果不撤軍回救長安,等長安淪陷後,函谷關也是孤立無援。

  “區區武關,何足掛齒?孟德只需遣一員大將率麾下五萬兵馬前去必能旗開得勝,孟德就留在洛陽與我一同等著好消息吧。”

  袁紹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說話口氣完全是指揮屬下。

  顯然袁紹沒有給曹cào討價還價的餘地,他這麼說,就已經是決議。

  不但是讓曹cào去打武關,而且還要把曹cào留在洛陽,留在他的身邊盯防住。

  曹cào從始至終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輕笑數聲後答應下來。

  這讓袁紹有些意外。

  可曹cào始終是曹cào,袁紹也始終是袁紹。

  袁紹自以為威名遠播,是德高望重的君主,現在就算曹cào孤身一人留在洛陽又如何?袁紹敢對曹cào不利嗎?殺曹cào容易,可被曹cào的血nong髒的身子卻洗不乾淨。

  曹cào沒有半分反駁就接下任務,而後起身準備告辭。

  恰在此時,郭圖返回洛陽,第一時間來回稟袁紹。

  “主公,大事不好。”

  郭圖趨步而來,低頭擦汗,一句話高呼完抬起頭,正好瞧見了轉身yu走的曹cào,二人恰好面對面,郭圖張大的嘴巴也忘記了合上,他在詫異之中猶如被定了神動彈不得。

  “何事慌張?郭嘉怎麼說?”

  袁紹被曹cào擋住,沒有看見郭圖臉上的尷尬。

  實際上郭圖進門之後第一句話是“大事不好”,第二句話就準備說“曹阿瞞心懷不軌”。

  幸好有了第一句算是打招呼的話,不然郭圖就如同當著曹cào的面給了對方一個耳光。

  曹cào心懷不軌,那都是心照不宣的事,說出來的話,未免就是惹禍上身。

  曹cào也面sè古怪,因為他發現了郭圖面對他時神sè躲閃,好似做賊心虛,不過他都不在意。

  反正嘛,大家你來我往,都在勾心鬥角,誰都不是心思單純之輩,也都不用自我標榜君子典範。

  城府高低,最基本的就是寫在臉上的表情,再然後就是做事風格。

  勾踐臥薪嘗膽,還曾飽受數不盡的欺凌與磨難,他都忍了下來,這才是真正城府深不見底,至於別人指名道姓辱罵幾句仍舊無動於衷的表情反應,算是入門吧。

  曹cào自小遭人歧視,宦官之後往往如此,他早已榮辱不驚,喜怒不顯。

  哪怕是郭圖的表情告訴他肯定有什麼事是郭圖想隱瞞他,並且很可能對他是不利,曹cào都能裝作視而不見,反而順著袁紹的話往下問:“郭嘉奉詔還是抗旨?”

  嘴巴趕緊閉上,恢復常sè後,郭圖醞釀一下情感,調整一下心態。

  把原本準備好的一番抨擊曹cào的言論換成郭嘉。

  “郭嘉他不肯退回益州,說這聖旨是矯詔亂命。”

  對郭嘉,郭圖不好大肆言語攻擊。

  畢竟從事情本質來看,郭嘉沒對不起袁紹和曹cào,現在曹cào用這樣一張難以服眾的聖旨想讓郭嘉退回益州,泥菩薩都還有三分火氣呢,這麼欺負人的事情,換了誰都受不了。

  對於曹cào而言,郭嘉的反應是意料中事。

  “呵呵,李傕郭汜挾持天子封他為益州牧的時候,他可沒說過那是矯詔亂命,他眼中究竟有沒有天子?接恩詔的時候就做漢臣,現在卻要當漢賊。”

  曹cào輕笑著數落一番後,轉過身朝袁紹一拱手道:“本初兄,既然郭嘉不肯奉詔,那我等就按之前計劃行事。”

  “哦。”

  袁紹興致不高地答應一聲。

  他的心情很失落。

  郭圖那一聲大事不好外加說郭嘉不奉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