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紹既然也提防著曹cào,那郭圖就順水推舟再加一把火。

  洛陽,依舊是殘垣斷壁。

  超過二十萬入駐洛陽並沒有給這裡帶來多少生氣,城內冷清,蕭索破敗。

  楊安殿算是長樂宮中如今最好的宮殿,袁紹與曹cào駕臨洛陽,為防落人口實,肯定不能在皇宮中下榻。

  曾經袁家的府邸在董卓焚城時付之一炬,袁紹要找個落腳地方,不算難事,李傕郭汜等人都是好吃懶做只圖富貴的庸人,他們給自己修的宅子闊氣十足,卻少了幾分富麗堂皇和雅致的味道。

  兵馬在洛陽中養jing蓄銳,糧草輜重正陸續送來。

  袁紹和曹cào這一次,可真是稱不上先禮後兵,算是兵禮齊至。

  戰爭,畢竟還沒有正式開啟,戎馬十數年的曹cào沒有穿鎧甲,領著八名親衛就來到袁紹這裡登門拜訪。

  曹cào來訪,袁紹得知後就讓下人去請,他自己倒是氣定神閒地坐在主位上繼續看書。

  “哈哈哈,本初兄好興致啊,這帶兵打仗也手不釋卷,論風度神采,這天下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能比得上本初兄。”

  曹cào一邊走來,一邊爽朗地笑道。

  他是一個長相粗鄙的男人,卻在這幾年崛起後漸漸有了七分威嚴,言笑之中都帶著與眾不同的味道,絕非市井之徒能夠相提並論。

  本來表情平靜的袁紹嘴角微微揚起,撂下竹簡,拿起手邊的獸面紋壁習慣性地把玩起來,朝曹cào問道:“孟德所來何事?”

  曹cào不急著道明來意,而是先坐了下來,四處打量了一番。

  袁紹這間屋子還真是令人羨慕,jing美器具一一俱全,桌上堆著不少竹簡,曹cào隨手拿起一卷看了看,呵呵一笑:“《淮南子》。\\

  初兄真是清雅到了骨子裡,那些個文人墨客,哪有本初兄這份風采?”

  曹cào這些恭維的話還真是lu骨。

  不過袁紹就是喜歡聽。

  同樣讚美的話從不同人的口中說出來,聽在耳中的感覺是不同的。

  袁紹手底下的那些文武,他們的奉承,袁紹已經開始免疫,提不起多少得意。

  而曹cào當面誇讚他,卻讓袁紹渾身舒坦,身心俱爽。

  袁紹同樣也明白。

  他喜歡聽漂亮話不代表他能被阿諛奉承沖昏了頭腦。

  郭圖等人為什麼百般掐媚?因為袁紹是主。

  曹cào為什麼又要誇讚他?因為曹cào怕他

  或許曹cào此時此刻嘴上贊他,心裡恐怕在詛咒他。

  袁紹都不在意。

  事實,才是最重要的。

  怕我,就足夠了。

  不過,曹cào倒是沒有詛咒袁紹。

  只是嘲笑一番和略有感慨罷了。

  別人打仗,都是輕裝上陣,能簡單就不繁複,可袁紹打一回仗,光他隨行所帶的東西,就比搬家還辛苦。

  軍旅勞苦,袁紹卻還喜歡把自己收藏的古玩古籍,jing貴器具都一一帶上。

  說他這是沽名釣譽要賺一個雅致的名號呢?還是說他真的是骨子裡離不開這些玩意?

  曹cào內心是哭笑不得,或許天下不少諸侯見到袁紹隆重的行裝,都會是一副啼笑皆非的心情。

  無可否認的是袁紹從少年開始的行事作風造就了他今日的高度。

  若只說四世三公,袁術比袁紹更加名正言順,嫡庶之分,就是低位的高低之別。

  袁紹好俠養士,袁術如出一轍地與其爭風,但在日積月累的個人性格與作風上,袁紹卻漸漸壓過了袁術,繼而成就了今日勢力。

  袁紹能文能武,不是草包將軍,也不是附庸風雅,他這種儒將風采,是受到不少文士的追捧讚揚的。

  如果袁紹不是追求高雅和無所不用其極營造氣場的袁紹,那麼他今天恐怕就不是河北的霸主,手下也不會謀臣如雲,武將如雨。

  把袁紹捧高興後,曹cào可以開始道明來意。

  “本初兄,你看如今你的二十萬兵馬加上我這微不足道的五萬兵馬,合計二十五萬,這仗該怎麼打?”

  論打仗的軍事才幹,一百個袁本初綁一起,也比不過曹cào。

  可現在曹cào放低姿態,謙虛求教。

  目的很簡單。

  他要拖住袁紹,就要讓袁紹事事順心,袁紹喜歡被天下聚焦,喜歡站在神壇上享受膜拜,曹cào都滿足他。

  袁紹表情一怔,手指輕輕摩擦著獸面紋壁,若有所思。

  自知之明,袁紹多少都有一點。

  十幾年前,袁紹與曹cào一同給何進效命時,袁紹就時常與曹cào見解不合,而且每每都是曹cào技高一籌。

  以前袁紹自認比不上曹cào,打仗這方面曹cào的確是人才。

  可現在,坐擁三分天下的袁紹卻有信心輕而易舉擊敗曹cào。

  因為他是人主,他有多如繁星的謀臣武將輔佐。

  他一個人或許與曹cào在軍事才能上相距甚遠。

  可他有沮授,田豐,許攸,審配等人,眾人拾柴火焰高,當今天下,正是智士勞心的舞台,袁紹麾下人才濟濟,曹cào怎麼比得了?

  此次出兵,袁紹帶了二十萬兵馬,麾下猛將顏良文丑,張頜鞠義,外加淳于瓊隨行,謀士方面除了郭圖,還有沮授,審配,許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