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燁兒知道了。”

  郭燁垂頭喪氣地轉過身鑽進馬車中。

  郭嘉與賈詡一同望著車隊離去,二人表情漸漸從暖洋洋的笑容變為平靜,繼而沉重。

  場面沉靜,賈詡打算告退離去。

  他不知道具體軍事情報,卻從長安內的動靜看出端倪。

  軍營整軍備戰,官員各個心事重重。

  加上郭嘉急迫地送走兒子和夫人。

  看來,關中的戰火,即將重燃。

  “先生,元直,孝直,士元三人已在府內等候多時,請先生與我一同去與他們議事。”

  郭嘉在賈詡想要張口告辭之前先發出了邀請。

  賈詡面不改色,心中卻驚訝無比。

  望著郭嘉鄭重的神色,賈詡明白。

  他上位的機會來了。

  一個郭燁的師長,不足以讓他服眾上位。

  現在,關中危機,大軍不日即將兵臨城下,這種危難之時,正是才華過人之輩大展身手的機會。

  賈詡隨著郭嘉入府,在偏廳之中,法正,徐庶,龐統三人久候多時,卻並沒有互相攀談。

  他們不知道郭嘉找他們來的目的。

  腳步聲傳來,三人精神一震,見到郭嘉走入,起身行禮,而後見到賈詡,三人有些迷茫。

  他們只知道賈詡是郭燁的師長,賈詡過往的事跡,就算知道一些,也沒有太多驚艷之處。

  郭嘉在主位上坐下,而後對徐庶說道:“元直,將所得情報一一告知文和先生。”

  賈詡氣定神閒地坐著,不卑不亢。

  而龐統,法正和徐庶,則真的感到了震驚。

  情不自禁地再一次將目光投向賈詡,仿佛重新認識他一般。

  將軍情告知賈詡,不是什麼大事情。

  而是郭嘉指名道姓要徐庶來說,並且在這種場合下,其中隱喻已經很明顯了。

  郭嘉是要讓他們先擺正賈詡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可讓他們迷惑的是,如果賈詡這麼被郭嘉重視,為何郭嘉不早點兒用他呢?

  徐庶絞盡腦汁也想不通,諸多猜測和想法暫且擱置一邊,徐庶表情嚴肅地將關中面臨的形勢一一告知了賈詡。

  賈詡聽罷後若有所思,望著郭嘉輕聲道:“主公,莫非你打算殺袁紹與曹操個片甲不留?”

  如今,他已經可以正式稱呼郭嘉為主公了。

  賈詡此言一出,龐統,法正,徐庶,皆露驚容。

  他們見郭嘉沒有開口否認,更加震驚。

  關中有地利,郭嘉只要調集兵力,拖延防守下去,袁紹曹操必定退去。

  這樣的應敵策略,雖然保守,卻萬無一失,足以讓郭嘉立於不敗之地。

  關鍵就是,不敗之地未必能勝。

  被四人聚焦,郭嘉淡淡道:“我料袁紹想要關中,曹操想要趁機消耗袁紹,無論他們誰如願以償,我不但沒有半點好處,反倒被人利用,無緣無故要打一場得不償失的仗,呵呵,我想,我要正式占據關中,要讓關中真正成為我的屬地,這一場仗,我就必須勝,而且大勝。”

  或許這不是一戰定江山,卻對郭嘉而言,這場仗,只有打勝,他才能確立天下諸侯中的地位。

  龍有逆鱗,觸之必怒,諸侯霸主,無懼天下

  第四十二章 笑談如故

  “主公,只要堅守不戰,袁紹與曹操遲早退去,若冒險出擊,形勢將會變得詭譎難測,還望主公三思。”

  在確定了郭嘉的戰略目標後,徐庶面露擔憂地勸諫道。

  在場五人,包括郭嘉在內,大家都十分清楚,袁紹是外強中乾,徒有虛名。

  此時率軍來攻,多半是這些年連戰連捷,自以為天下無敵,把橫掃天下看得太簡單。

  但是曹操不同,夾縫生存,幾番死生逆轉,加上曹操治軍用兵都是當世翹楚之輩,若只有袁紹,郭嘉要打也就罷了,加上了曹操,鹿死誰手,勝敗難料。

  擺在郭嘉眼前的局勢,進攻是冒險的,防守卻能立於不敗之地。

  郭嘉神情肅然,語氣冷漠。

  “曹操能扭轉呂布偷襲兗州的敗局,袁紹能逆勢強攻反弱為強將公孫瓚逼入絕境,我,如果在曹操和袁紹面前只能守而不戰,那麼,我等不如卸甲歸田或舉城投降罷了,還談什麼廓清四海,澄清宇內。”

  許多年以前,郭嘉曾經對張燕說過要折盡天下人雄。

  欲成大業,若不能擊敗世間英雄豪傑中的佼佼者,就不可能站在江山的巔峰。

  諸侯之間,地位很重要,除了政治地位,一個世間公認的強者,單憑仁義德行,不足以信服,武力才是根本。

  強者與弱者,必須通過直接對抗才能判出高下。

  諸侯強與不強,不是看屬地,不是看兵馬數量,而是戰爭結果。

  “這一仗打完,必須要讓天下所有人知道,敢犯我者,必須付出代價。今天,曹操和袁紹來了,明天,如果劉表來了,後天,如果韓遂馬騰來了,我要讓這些諸侯們永遠記住一個事實,不管你帶多少人馬來,絕不可能安然無恙回去。”

  郭嘉口氣堅決,目光凌厲。

  堂下四人瞧得清清楚楚,郭嘉的殺意與戰意在這一刻四散瀰漫。

  徐庶不再勸說郭嘉回心轉意。

  他已然瞧出,郭嘉心底的怒火已經到了按捺不住的地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