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公孫瓚窮途末路,袁紹下一個目標,該打誰?

  這個問題袁紹也在糾結。

  他想過打曹操,可是心裡底氣不足,畢竟曹操那裡有天子。

  就在他猶豫的時候,曹操一封密信,讓他有了興兵西進的想法。

  曹操不敢給袁紹下詔,讓袁紹去打郭嘉,曹操不能用政令,因為袁紹抹不開面子,用詔令,會弄巧反拙。

  用密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開出一個豐厚的條件,就不怕袁紹不心動。

  “主公,郭嘉在關中的兵馬還不到十萬,而主公眼下擁兵近四十萬,只要主公率軍而去,郭嘉恐怕會心驚膽戰望風而逃,只要郭嘉從關中退兵回益州,那麼曹操承諾的將天子送來鄴城,就必須實現,否則,他就給了主公攻伐他的理由。”

  郭圖眉開眼笑,甚為得意。

  曹操這一封密信,他看過之後喜不自禁。

  袁紹麾下分為兩派的陣營,清濁兩派,一面為公,一面為私。

  這兩方在這個時候意見倒統一起來。

  因為必須遏制住郭嘉發展的勢頭,否則將來就是一大患這是公事而論。

  至於私利嘛,涼州的混亂已經傳到了河北。

  如果袁紹打下關中,繼而一統西北易如反掌。

  這樣,袁紹的屬地可不光是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再加上司州,涼州。

  天下十三部州,袁紹坐擁半壁江山,那些屬地不過一州幾郡的諸侯,哪裡還有實力抗衡?

  打郭嘉,袁紹似乎沒有任何不發兵的理由。

  第三十五章 忠言逆耳

  袁紹崛起河北,少了張燕所率黑山賊三番五次的騷擾和夾擊,他的強盛之路可謂坦蕩無阻,公孫瓚覆亡在即,袁紹一人就占據了天下四州,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諸侯,現在的他,兵鋒所指,無人不懼,春風得意馬蹄疾,袁紹雖年過四旬,卻在此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意氣風發,睥睨四海。

  郭圖和許攸都贊成打郭嘉,武將這邊,顏良文丑,張頜麴義,淳于瓊高覽等等沒有明確表態,卻一個兩個摩拳擦掌,武將要揚名立萬,只有站在戰爭這個舞台上。

  袁紹見此情此景,心中也意動。

  不可否認的是他自已的內心有一種恐慌心理。

  如今家大業大,袁家聲勢滔天。

  問鼎天下,並非遙不可及。

  可他袁紹,已經年過四旬。

  平定天下,蕩平四海,還需要多少年?

  皇帝寶座,他有命坐上嗎?

  如果他二十歲,三十歲,或許還能等下去,他的急功近利,他欲求速成的心理,不是無風起浪空穴來風。

  “好,我意……”

  袁紹肅容拍案,已經決定發兵攻打關中。

  可是這個時候,堂下卻有一人疾呼:“主公,且慢。”

  田豐出列拱手制止了袁紹下達命令。

  堂內文武都知道袁紹貪戀名利又顧及顏面,倘若袁紹把命令說了出來,那時再讓他反悔就難比登天,甚至惹禍上身。

  剛才一直在沉默思考的田豐沒有發表看法,但就在袁紹決斷的一刻,猛然驚醒,出言制止。

  “元皓,你有何意見?”

  袁紹被田豐打斷,多少有些心中不悅。

  田豐愁眉不展,沒有去看袁紹難看的臉色,自顧自地沉聲道:“主公要打關中,在下同意,關中沃野千里,加上涼州動盪,若能打下關中,可與并州,司州,涼州連成一片,過個三五年,天下就無人能阻擋主公一統的步伐。可是,如果今天是主公自已想打關中,在下會極力贊成,可是偏偏這個攻打關中的想法,是曹操提起的,難道曹操會對主公的強盛視而不見嗎?”不跳字。

  “哼,曹阿瞞雖挾天子令諸侯,可他就兗州豫州兩片屬地,兵馬不過十萬出頭,他難道還想對我指手劃腳不成?”

  袁紹悶悶不樂地冷哼數聲。

  他對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嫉妒難以想像,早在起兵初期,他就想過推舉劉虞為新帝,以便他掌控,目的與挾天子令諸侯是異曲同工。

  這麼多年過去後,曹操反而做到了他夢寐以求的事情,這絕對能夠令他妒恨如狂。

  田豐見袁紹只生氣,卻不往深處思考,說起話來也急了三分。

  “主公,您要知道,不論曹操今時今日有多少兵馬,有多少屬地,他將來都會是阻擋您南下的敵人。公孫瓚只要敗亡,主公就能肅清河北,那時,主公要繼續擴張,只能越河南下,曹操就是您那時首當其衝的大敵啊這個局面,難道曹操看不出來嗎?以他的智謀,肯定也知道將來與您遲早有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而這一場戰鬥的結果,甚至,是決定天下歸屬啊”

  滿堂肅靜,不少人露出驚容。

  “田豐,你不要危言聳聽。曹阿瞞現在是腹背受敵,東面的呂布,南面的袁術,可都是對他恨之入骨,曹操能自保已經是萬幸,他與主公爭天下?無稽之談。”

  郭圖先反駁了田豐幾句,而後朝袁紹一拱手,朗聲道:“主公今日之盛,天下已難再有強敵可擋,只待公孫瓚敗亡,那時主公可揮軍南下,曹操若降,給他高官厚祿,讓他享一世榮華,這也算是對他識時務的獎賞。曹操若不降,呵呵,公孫瓚就是最好的例子。元皓兄有一點說的沒錯,主公日後南下,的確是決定天下歸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