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惡來,他不信我敢殺他,你去動手吧。”

  郭嘉笑聲息止後,朝典韋一挑眉。

  典韋嗤笑道:“此無名小輩,俺不屑殺之,主公還是讓仲康去吧。”

  郭嘉在說笑,他們跟著郭嘉這麼久,怎會看不出來。

  何況此時殺龐統,簡直是自損威名。

  許褚頭一偏,背朝郭嘉,也搖頭說:“俺也不去,讓興霸去。”

  甘寧一拳砸在池面上濺起水花,佯怒道:“嘿,打荊州某可沒去。”

  說著,甘寧和典韋的目光投向了在一邊自娛自樂的馬鈞。

  馬鈞見他二人神色,以為他們把殺人的事推到他頭上,頓時大驚失色,朝郭嘉惶恐地哀求道:“主公,我,我,我,我可不會,不會殺人,我,我,我見血就,就頭暈眼花,心,心驚肉跳的,可,可別讓我殺,殺人。”

  郭嘉聳肩大笑,再望向氣定神閒的龐統,說道:“龐統,你算準了我不殺你所以才敢孤身前來吧。”

  龐統面不改色,回道:“使君愛民如子,招賢納士,只要不是使君陣前敵人,使君都不會痛下殺手,否則便是不仁。”

  大仁大義還是假仁假義,不重要,關鍵是擺出的姿態至少是仁至義盡。

  “龐統,你出身荊襄世族,來長安做什麼?我雖久居成都,卻也知道荊襄世族對我是百般唾罵,不屑為伍。你難道是劉表的使者?”

  經過短暫的沉默,龐統才鄭重地說道:“在下的確與荊襄世族淵源頗深,也許使君眼中,在下就算眼下不是敵人,日後也會與使君為敵,但在下此來,卻是想來投效使君,看一看使君敢不敢用在下。”

  除了郭嘉,其他人也都露出震驚之色,誰也想不到龐統嘴裡會吐出這樣的話。

  “投效?龐統,你欺我無知還是來賣弄智謀?以龐德公在荊州的威望,你想出仕,劉表必重用你,你何苦跑來我這裡求官?”

  郭嘉靠在池邊,仰望夜空,表情淡然。

  當他聽到龐統的話,第一個反應肯定是龐統說謊。

  但是現在,又轉念一想,不無可能。

  龐德公的確在荊襄世族中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但劉表治下是蔡家蒯家兩家分庭抗禮統領大權的局面,龐統就算出仕,也要依附兩家其一,仰人鼻息。

  郭嘉將益州士族連根拔除,現在的益州官場煥然一新,想要博取高位得到重用,就要靠才華。

  現在的龐統就算被司馬徽誇讚為鳳雛,卻仍舊是天下人眼中的無名之輩。

  “不瞞使君,在下眼中,劉荊州固守荊州,乃一坐談客耳,毫無雄心壯志,在下可在荊州出仕,卻只能碌碌無為。”

  龐統的話都是事實,郭嘉認同。

  劉表要是有雄心壯志,恐怕早就席捲中原了。

  不說孫堅戰死時沒有揮軍北上收服南陽,甚至連揚州都像是送給袁術一般,加上兗州豫州前有袁術攻曹操,後又有呂布襲取兗州,劉表的機會太多了,可他始終沒有動過一兵一卒。

  龐統能在劉表治下為官,但他面對劉表這種只知固守家門縱情風花雪月的君主,會不會得到重用,能不能一展所學,都是個疑問。

  荊襄世族臥虎藏龍,蒯越兄弟難道就看不出過去數年出現的天賜良機嗎?但他們都勸服不了劉表逐鹿中原,龐統跟著劉表,的確前途無光。

  第二十六章 力求上位

  後世士子推崇諸葛亮,將他捧上神壇,最根本的原因是三顧茅廬。

  縱觀歷史長河中,不乏天縱奇才的有志之士,可唯獨只有諸葛亮是一位開國皇帝三請四請才出山輔佐的。

  以致後來的士子憧憬諸葛亮,多半嚮往的是他們也能臥於隆中,抱膝長吟,而後有君主親自來恭請出山,說白了,也就是不想參與競爭,自詡高價待沽。

  可天下才士無數,沒有多少人是做著等明主來尋的美夢,戰火紛飛,天下四分五裂的年代裡,既要苟全於世,又要出人頭地,立志揚名立萬的才士更多地還是自尋出路。

  近弱冠之年的龐統學有所成,孤身遠走,雲遊四方,並非尋找明主,天下分崩,諸侯割據,能投效的君主就那麼幾個,再經過刪選後,他的選擇並不多。

  非但君擇臣,臣亦擇主。

  “龐統,你說錯了,不是我敢不敢用你,而是你值不值得我用。”

  夜朗星稀,靠在池邊的郭嘉仰望天空,並不欣喜若狂。

  早已消去對千古名流的追捧與震驚,郭嘉很清楚自已在做什麼。

  龐統,千百年後是個熟讀三國如雷貫耳的人物。

  可現在,默默無聞,只是一個出身稍顯高貴的少年郎罷了。

  郭嘉用人講究科舉取士,不可能為了區區一個龐統打破規矩。

  一個龐統不足以幫他平天下,但科舉取士是千秋萬代的基礎。

  聽到郭嘉言語中的清冷,龐統並不意外,拱手道:“在下準備參加益州秋後科舉。”

  這句話讓郭嘉再次將目光投向龐統,眼中一亮,頗為讚賞。

  有真才實學的人就應該這樣,真金不怕火煉。

  心思一轉,郭嘉情不自禁輕笑起來。

  龐統終究是龐統,算盤打得不錯。

  他要參加科舉,直接去成都就行,完全沒必要來長安,可他偏偏來了,想必是他也知道僅憑考卷上幾行筆墨,無法展露他全部的才華,所以單槍匹馬來見郭嘉,展現一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