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比如已經亡故的司徒王允,他是太原王氏士族的第一代領袖,再往後,歷史上太原王氏第二代,第三代,出了不少司徒,司空,刺史等位高權重的人物。

  東漢末年,是士族形成發展的初期,真正壯大和登上歷史舞台形成不可撼動的一股勢力,是在歷史上的數十年後,曹魏建國時的九品中正制推動下。

  而當下,在門閥形成的初期,真正將一個一個分散的士族集團整合起來為己所用的,是袁家。

  第一代袁家領袖,司徒袁安,第二代袁家領袖,司空袁敞,第三代袁家領袖,太尉袁湯,第四代袁家領袖,司空袁逢,太傅袁隗。

  四代領袖打下的根基傳到第五代領袖袁紹手裡,就有了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的雄厚資本。

  換了別的地方士族,誰比得了袁家?

  現在殿中這些文武官員,他們即便是在地方有些根基,但都太淺薄了,比如博陵崔氏,潁川鍾氏,弘農楊氏……

  這些地方豪族出身晉身士族的門閥真正興起,要等曹丕上位,現在?他們能掀起的波瀾不足為懼,否則,他們也不會落魄到奄奄待斃的慘境之中。

  “在下郭嘉,出身卑賤,不值一提。”

  郭嘉輕聲說完,再一轉身,走前兩步,朝主位上表情尷尬的劉協拱手道:“陛下,臣剿滅李傕郭汜後,得知朝中有奸臣與二賊同流合污,其中就有司空張喜。臣,願為陛下斬除奸佞,肅清朝野典韋,將奸臣張喜拖出去,斬了”

  眾人譁然,無不震驚

  劉協瞳孔微縮,呆滯地望著仰視他面無表情的郭嘉,心底驀然竄起一股冰涼的氣流,席捲百骸。

  “郭嘉,你敢在陛下眼前行兇?污衊當朝重臣你罪該萬死”

  張喜被典韋拖出去時不斷叫囂,可仍舊改變不了命運。

  群臣驚呆了馬騰韓遂也驚呆了

  劉協更是忍不住顫抖起來,此刻,圖窮匕見了嗎?

  “郭嘉,張司空對陛下忠心耿耿,豈會私通李傕郭汜,你不要血口噴人”

  董承怒不可遏地指著郭嘉,而郭嘉仰視劉協的目光緩緩低垂,並不朝董承望去,輕聲道:“敢問足下又是何人?”

  暴跳如雷的董承言語一滯,剛才還口齒伶俐,現在卻吐不出半個字。

  他若是自報家門,會不會又被郭嘉誣陷了呢?

  殿外張喜的叫罵消失,砍頭是沒有慘叫聲的,手起刀落,乾脆利落,世界清靜。

  “陛下,郭嘉剿賊有功,張司空私通逆賊,當死。”

  鍾繇面無表情出列淡淡說道。

  殿內群臣都驚疑地望著鍾繇,又朝微微垂首無動於衷的郭嘉望去。

  鍾繇倒戈投向郭嘉了嗎?

  至少群臣會有人這麼揣測,緊隨鍾繇其後,伏完也出列低頭抱拳附議。

  劉協面無血色,看著下面不斷有人出來附和郭嘉的舉動,腦海中第一個念頭便是他們都倒向了郭嘉。

  就算張喜真的是李傕郭汜的爪牙,就算張喜論罪當誅,也輪不到郭嘉動手

  朕,還在呢

  可郭嘉已經殺了人,而且,他還能殺更多

  這樣一想,劉協明白了鍾繇的用意。

  這是要給雙方一個台階下。

  為了一個張喜,為了些許臉面,真要逼得郭嘉揮起屠刀嗎?

  大漢這些年逼反的人還少嗎?

  郭嘉就算沒有功勞,可他有軍隊,而且是已經掌控了洛陽的軍隊!

  弒君,一念之間

  “既然愛卿有張喜通敵的罪證,張喜死有餘辜。”

  劉協強顏歡笑,生硬地道出一句話。

  現在,他已想通。

  郭嘉有功,有兵有將。

  他可以拉攏,也可以不聞不問。

  但是,決不能輕視或觸怒。

  張喜死,那是張喜觸怒了郭嘉。

  天下人,都可以背後辱罵郭嘉,詛咒郭嘉。

  也可以當著郭嘉的面。

  不過,後果自負。

  郭嘉殺張喜,易如反掌,引發的後果無非就是激怒劉協。

  這一點,郭嘉心知肚明,可他還是下令殺了張喜,原因很簡單。

  殺李傕郭汜縱然是因他二人是郭嘉進取關中必須拔除的阻礙,但同樣也是幫劉協報仇雪恨。

  他千里來洛陽,給天子和群臣送來糧食,不求他們感恩載德,但至少一份最基本的尊重能夠得到吧?要求不過分吧?

  張喜出言不遜,甚至是當著郭嘉與郭燁父子兩人的面。

  以怨抱怨,你不敬我,百倍還之。

  鍾繇是最先看出來因果的人,他去過成都,與郭嘉有過短暫的接觸,郭嘉的為人,他能看清三分。

  郭嘉不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更不是一個樂此不疲耀武揚威的人。

  他殺張喜,就是私人恩怨,不是震懾誰,並不含沙射影。

  所以,他第一個出面來附和郭嘉,是為了息止風波。

  天子若因張喜之死而動怒,百官若群起而攻之。

  今日,楊安殿恐會血流成河。

  “陛下,臣身為益州牧,還要返回成都料理政務,先行告退。”

  郭嘉躬身行禮,打算離去。

  至於是返回成都還是長安,沒人能限制他。

  “奉孝,請留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