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法正一臉無奈,他這剛分析完眼前局勢,三將似乎就準備攻城,法正讓他們稍安勿躁,繼續說道:“長安內不會有重兵把守,但我們還是要謹慎對待,城頭不見守軍,很有可能是城內的守軍不多,此刻見到大軍來襲,倉皇無措,在城內奄奄待斃。這樣的一座長安城,能智取,就不要強攻啦。三位將軍,聽我一言,你們命將士們齊聲向城內高喊勸降之語,只要聲勢夠大,定能讓城內那些驚弓之鳥放下最後的抵抗意念。”

  三將一聽,互相對視後一起點了點頭。

  喊喊話容易,又不費兵卒,就算城內守軍堅守不出,也能擾亂對方軍心和氣勢。

  三將統一了勸降口號之後,各自策馬回到所率將士陣前,把軍令一層層傳達下去。

  手臂一揚,左中右的三將互相看著對方,默契地同時將揮下。

  “城內的人聽著,降者不殺,抗者不留”

  “降者不殺抗者不留”

  ……

  一萬四千將士異口同聲,喊聲震天,直衝雲霄。

  只憑聲勢,仿佛就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氣勢

  勸降的喊聲持續了一炷香的時間,將士們不可能一直喊下去。

  眼看死氣沉沉的長安城還是沒有動靜,許褚拍馬來到中間典韋這裡,提著長柄大刀指向長安城,怒道:“俺這就領軍衝上城頭。”

  法正沒意見,典韋同意,高順也不爭了,這會兒再爭的話就是誤事。

  正當許褚扭頭要去下令攻城時,法正卻對他喊道:“將軍且慢。你們看”

  順著法正手指方向,長安城頭豎起了降幡。

  吱吱呀呀,吊橋緩緩放下,城門也被人從城內打開,遠遠望去,只見到少數人影在城內街道走動,城門內的主幹道上,一派蕭條。

  “早投降不就完了嘛。”許褚領軍就要進城,法正牽馬過來提醒他小心城內有詐。

  許褚引軍緩緩入城,先探一探城內情況,過了半個時辰後,許褚派人來說明了城內並無埋伏。

  典韋,高順,法正三人這才放下心來率軍進城。

  騎馬進入城中,法正情不自禁皺起眉頭,道路兩旁跪滿了丟盔棄甲放下兵器的投降守軍,還不到三千人。

  城中情景何止是慘澹凋敝,就連空氣都帶著一股腐臭,十室九空,屋中徒有四壁,錢糧物資被一掃而空,城內小道街邊甚至還有不少腐爛爬滿蛆蟲的屍體

  這還是大漢西都長安城嗎?

  法正不是沒見過死屍的人,跟著郭嘉葬送呂布四萬大軍時,滿地屍體,血流成河他都見過。

  可是長安內不但惡臭瀰漫,腐屍漫道,還有數不清令人作嘔的蛆蟲,令他數度忍不住想吐。

  “三位將軍,先命令將士們打掃街道吧,屍體全部焚毀,將士們儘量不要接觸這些屍體,用過的掃帚以及工具都一併焚毀掉,城中房屋內或許還有死屍,也要及時處理。”

  法正預料過長安的混亂局面,但也沒料到真會讓他措手不及,這樣的長安城,可是瘟疫最好的滋生地。

  第五章 銀翎飛騎

  關中南面雄關武關並無李傕郭汜守軍,他們所擔憂的是關東梟雄中勢力最強的袁紹,所以武關並未駐軍,嚴顏輕鬆占據武關,把守狹隘。

  在河東與弘農交界處,李傕郭汜追擊上了天子一行,卻遭到南匈奴左賢王與白波賊出其不意的攻擊,大敗而歸。

  起初迎天子到司州的張濟見勢不妙,無法掌控天子,尋機即刻遁走。

  剛過潼關帶著四萬餘殘兵敗將的李傕郭汜一路互相埋怨,都在指責對方以前過失,把導致現在岌岌可危局面的責任推在對方頭上,但二人不合,卻不敢真的分道揚鑣,否則更加勢單力薄,他們現在丟掉的是政治勢力,軍事力量還有四萬餘殘兵。

  二人都不是深謀遠慮之輩,軍中供給殆盡,二人打算先返回長安,而後摸清何處還有物資可供他們掠奪,再出兵去掠奪軍需。

  他們返回長安的途中,本可以進入縣城歇息,但一路燒殺搶掠,所得甚少,他們必須加快返程速度,一來是擔憂身後南匈奴追擊,二來只有先返回長安,補充一些他們囤積在營盤裡的物資,再做打算。

  在渭水之南,鄭縣之西的曠野上,李傕郭汜在天黑之前紮下營帳,打算在這裡休息一夜。

  他們的軍隊一半是涼州漢人,一半是羌胡人,好勇鬥狠不錯,卻也軍紀散漫,白天外出打仗或劫掠,夜晚一到就犯困貪睡,當這種習性成為習慣後,在夜晚時的警惕性就會大降,不是靠將領突然號令他們打起精神就能起到立竿見影效果的。

  夜幕降臨,天色昏暗,李傕郭汜的四萬餘將士混亂地組成軍營,營外連柵欄拒馬槍都沒有,營盤外圍更沒有堅實壁壘作為最基本的防護。

  巡邏的士兵抱著兵器坐在草地上三三兩兩背靠著背,有的犯困打瞌睡,有的早已鼾聲如雷。

  他們是敗軍之兵,士氣低沉,毫無鬥志可言,這會兒人困馬乏,只覺得遭受著無盡的痛苦。

  夜風吹過,草木搖曳,捲起一陣呼呼響動。

  洛水發源地灌舉山,恰好在李傕郭汜紮營的正南方,山腳下,萬匹駿馬整齊有序地拴在一起,距離馬匹不遠處,井井有條又暗含陣勢的扎著五個大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