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可能輕易與郭嘉開戰,並且是在什麼利益都沒有的前提下。

  “在下也願助使君一臂之力。”

  韓遂順勢而為,抱拳朝郭嘉朗聲表達了來意。

  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不思民治,不等於其他人不懂,關中沃野千里,河流縱橫,氣候溫和,好好治理這一片土地,會有不錯的回報。

  馬騰,韓遂與李傕郭汜是老對手,但都是敗北而歸。

  這一次,韓遂打算跟著郭嘉先一起打了李傕郭汜,關中歸屬,之後再談。

  第三章 良平之奇

  韓遂和馬騰儘管與李傕郭汜這些年不斷交鋒,但不管是他們背叛的董卓,還是視如仇敵的李傕郭汜,都給他們封過官,名義上,他們是漢臣。

  韓遂在董卓時被封為鎮西將軍,李傕郭汜時被封為安羌將軍,馬騰被董卓封為征西將軍,李傕郭汜則封了馬騰為安狄將軍。

  郭嘉是益州牧,也是漢臣,名義上的權力比他們這些將軍大得多,總領益州軍政,就是土皇帝,論官職,他二人在郭嘉面前沒資格放肆。

  舉著解救天子大纛的郭嘉邀馬騰與韓遂入陳倉來議事,馬騰毫不猶豫,轉身給身後不遠處的馬超囑咐幾句後策馬孤身而去,韓遂擔憂郭嘉擺下鴻門宴,可馬騰都不怕,他要是退縮,顯得心裡有鬼了。

  大家都是漢臣,份屬同僚,既然是一起來為天子排憂解難的,仗還沒打就互相提防嗎?

  郭嘉占了先機,先請他們入城,他們要不是不敢去,那就是口是心非。

  剛才還口口聲聲說要助他一臂之力,怎麼連進城都不敢呢?

  馬騰心中坦蕩,同時也明白,他一個人前去和他帶一萬人進城,沒區別,郭嘉要動手殺他,進了陳倉就是死路一條。

  可是馬騰相信郭嘉,原因是益州在郭嘉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馬騰當年造反時,雖然也是個小官小吏,但他也是生活在百姓中的一員,要不是被逼入絕境,涼州叛軍哪會發展得如此迅猛?

  韓遂也給自已找到了理由:郭嘉不能殺他,至少現在絕對不能

  因為郭嘉發布討逆檄文,出兵名正言順,大家都是勤王救駕的,郭嘉要是加害他,豈不是打自已的臉?

  況且他們彼此之間這些年中有些書信往來,雖未謀面,但早就開始打交道了。

  益州商業協會從涼州帶走了許多寶馬良駒,同時留下了不少生活物資,兩方互利,商業上童叟無欺,可促成這個雙方喜聞樂見局面的是郭嘉。

  邀二人進城是一個試探,得到了很好的回應,郭嘉雖然防範他們,但也料定他們在這個時候是不會對他產生敵視,因為他們還沒有利益衝突。

  騎馬回城,城頭上的吳懿隱蔽地下達軍令,讓城頭上的弓弩手藏起弓弩,裝作普通士兵。

  進了陳倉,郭嘉引路與馬騰韓遂寒暄著走入縣衙。

  縣衙簡陋,幾人都不介意,正事要緊,韓遂不想在城中久留,還沒坐下就帶上笑容朗聲道:“使君年少有為,英俊倜儻,是千古難得一見的英傑啊,在下在涼州可是與使君神交已久,今日謀面,了卻平生一願,實乃快事。眼下天子危於累卵,李傕郭汜二獠劫持天子許久,現如今竟敢率軍追殺天子一行,實在可恨,不知使君打算如何救回天子?”

  郭嘉坐定之後面色一整,面對韓遂和馬騰,露出嚴肅的神情,道:“我欲引軍先攻長安,斷李傕郭汜退路,再率軍向東與李傕郭汜決一死戰”

  怎麼救回天子,郭嘉就當韓遂沒問。

  馬騰心潮澎湃,激動地道:“使君有如此魄力,在下敬佩不已,在下所部,聽憑使君差遣。”

  蛇無頭不行,韓遂和馬騰如果參與郭嘉討伐李傕郭汜,那就必須分出主次,至少軍事決策必須統一聽令,否則各自為戰,不如分道揚鑣。

  韓遂怎麼也想不到馬騰如此衝動地就把兵馬指揮權交給了郭嘉,馬騰這一表態,他就尷尬了,難道也聽郭嘉的嗎?

  郭嘉深感意外,他不會認為自已的人格魅力強大到能夠讓軍閥過來主動交出兵權,馬騰此舉,必定事出有因,只不過郭嘉想不到而已。

  “好既然二位將軍信得過我,我絕不令二位失望明日一早,我們一同率軍出征,討伐逆賊”

  郭嘉激昂地拍案而起,仿佛備受鼓舞一般激動難抑。

  韓遂張了張嘴,似乎想說:我可沒說也聽你指揮

  但他最終只是跟著馬騰一同給郭嘉行了禮,默認了這個事實。

  走出縣衙時,馬騰興高采烈,好似已經看到了李傕郭汜被剿滅的情景,韓遂則臉色有些陰沉,郭嘉順杆往上爬,連帶把馬騰的態度也當做他的態度,究竟是不是,郭嘉不在乎,只是在那個時候,韓遂根本不可能提出反對意見。

  騎在馬上與馬騰一同離開陳倉城,望著昏暗的天色,韓遂心道:先跟著他打了李傕郭汜也沒什麼不好,至少三家合兵,十幾萬兵馬,李傕郭汜必敗無疑。

  望著前邊馬騰的背影,韓遂想要上前問個明白,想想還是作罷。

  他們的大軍在城外安營,馬騰返回自已的大營中就將自已三個兒子馬超,馬休,馬鐵叫到身前,將自已今日與郭嘉會面所談的事情告知了他們。

  年過二十的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腰細肩寬,獅盔獸帶,單是這外表,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絕非常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