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詡苦笑連連,長安朝廷的文武百官背地裡如何議論抨擊他,他不用猜也都知道,卻很少有人能設身處地為他想一想,亂世求得自保,也有錯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郭嘉不為賈詡辯解,功過是非他沒有資格來品評,他說的話都是在開解賈詡罷了。

  “先生,自黃巾之亂起,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梟雄並起,依你之見,漢室,還有希望嗎?”

  換個話題,讓賈詡不要沉浸在長安舊事。

  賈詡這回拿起酒杯一飲而下,爽快地吐出口酒氣,胸中鬱結散去大半,道:“能為漢室撥亂反治的人,從先帝殯天到今日,只有三人,卻都自誤而亡。第一人,何進,第二人,董卓,第三人,王允。”

  郭嘉再次為賈詡滿上酒,笑意淡淡道:“漢室分崩之兆早已顯露,州牧權重總領軍政,已如往昔周天子分封諸侯,黃巾之亂,各地豪傑公然募兵,以公利私,養兵自重。先帝殯天,何進身為執掌天下兵馬的大將軍,卻只顧朝堂爭權奪利,他卻看不到,若他能一心為公,在諸侯割據初期時號令諸侯一同平叛剿匪,不但可掃平黃巾,還能趁機削弱各地諸侯,廓清四海後,他何進想要的功名利祿,唾手可得,甚至流芳百世。”

  賈詡端起酒杯朝郭嘉一敬後滿飲下去,在郭嘉想要給他倒酒時搶先給郭嘉先倒滿酒杯。

  “使君所言不虛,何進自誤是因私心,董卓自誤是因野心。董卓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可他的確有機會做大漢人人敬仰的忠臣英雄,他穢亂宮闈,擅自廢帝,枉殺朝臣,又無視百姓死活,這是自尋死路,眾叛親離啊。”

  賈詡的話讓郭嘉情不自禁點頭贊同,董卓敗亡,究其根本原因,是董卓把所有階級都得罪光了,他擅殺權貴,得罪了士族,他無視百姓死活,又得罪了平民。

  譬如高祖劉邦奪天下,立足關中要與民約法三章,遍收民心。後來進一步摧毀奴隸制,解放奴婢,以及輕徭薄賦,得到了百姓擁戴,天下,不是光靠打仗打出來的。

  第九十二章 貪生怕死

  郭嘉與賈詡在涼亭對飲,推杯換盞,暢所欲言中伴隨著豪放大笑聲。

  酒逢知己千杯少,郭嘉與賈詡一見如故,暢談之中彼此能跟上對方的思維,各抒己見,乃人生樂事。

  他們都沒有再品談王允自誤,因為彼此都明白,王允落得被滅門的下場,不是因為王允有私心,有野心,王允是忠臣,但他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三公又如何?平天下治亂世,所需非常之人。

  “使君在益州休養生息,是在靜待天時吧?”

  賈詡摸清了郭嘉的脾性,言談並不避諱與保留。

  指著賈詡搖頭輕笑,郭嘉敬他一杯,飲罷之後點頭道:“的確如此,先生應該明白,當年我入益州既是逼不得已,又是形勢所迫,如今嘛,形同困獸,天時不現,寸步難進。”

  賈詡撫須微笑,說:“只要使君雄心不減,十年之內,必出益州。”

  輕輕搖晃著酒杯,郭嘉沒有接話,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良機出現,只要不被風花雪月磨平了鬥志,他就不會滿足屈居益州一隅。

  “先生日後有何打算?若有志為官,益州府隨時恭候先生。”

  郭嘉目光溫和地望著賈詡。

  賈詡面不改色,心中卻在苦笑:與這年輕的人主談天論地,有時也暗藏機鋒啊。

  如果郭嘉真的有心要賈詡出仕為官,那就不會出口問,直接任命就是,賈詡接受還是拒絕,那是賈詡的選擇。

  可是郭嘉偏偏把這句話說出來了,賈詡要是應承下來,不免落了下乘。

  賈詡可以理解郭嘉,因為郭嘉選才用人是通過科舉,假如直接任命賈詡進入益州府為官,會落人口實。

  一句從郭嘉口中說出來帶著招攬之意的話,實則拒人千里,賈詡怎會品不出這個意思?

  沉默中,賈詡表情如常,心中卻已打算轉道去別的諸侯帳下了,他縱然惜命,卻也不是安貧樂道的人,滿腹才華也想有施展的機會。

  難道等到明年益州科舉嗎?賈詡已年近四旬,不想浪費一分一秒。

  “先生,若無意仕途,我倒是有個不情之請。”

  就在賈詡沉默時,郭嘉卻又微笑著說了一句話。

  心思一轉,賈詡有些明白郭嘉的用意了。

  郭嘉想要他的投效,但也要名正言順。

  “哦?使君請講。”

  賈詡想看看郭嘉有什麼折中的法子。

  郭嘉轉頭命下人去將郭燁帶來,不多時,滿頭大汗的郭燁昂首挺胸,步履穩健地來到涼亭外,瞧他喘著大氣的樣子,先前應該是在練武。

  “先生,這是我的長子,名叫郭燁,我想請你做他的先生,我平日公事繁忙,疏於管教,這孩子如今中規中矩,太過老實,我擔憂他日後吃虧,所以想請先生教導他。”

  賈詡沒想到郭嘉居然給他這麼一個差事。

  這個差事說好不好,說不好卻又極為令人羨慕。

  問題是郭燁不是郭嘉的嫡子,賈詡去當郭燁的老師,日後要是郭嘉不喜歡這個兒子,賈詡的處境豈不是很尷尬?

  不過賈詡也知道郭嘉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喜歡郭燁,也斷然不會讓他來教導郭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