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喬嗔怪地瞪了郭嘉一眼,長久以來的心頭大石終於落下,其他的不管了,被人笑,被人戲弄,都無所謂。

  握著郭嘉的手又重了幾分力道,小喬又問道:“為何要等我與姐姐雙十才成親呢?”

  大喬羞得霞飛雙頰,暗中給妹妹投去眼色,怎麼說話一點兒都不害臊,就這麼急著嫁人嗎?

  這個問題,郭嘉還真不好回答,女子十三四五嫁人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他只能解釋道:“成親之後,規矩頗多,我怕你們處處受限。”

  小喬似懂非懂,心情愉悅的她也有了盼頭,現在開始每日板著指頭算日子,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到二十歲。

  “讓吳姑娘見笑了。”

  終歸是有個外人在場,郭嘉這帶著點兒求婚性質的舉動和言辭,呈現在吳莧面前,不太好意思。

  吳莧微微搖頭,微笑以對,她聽過小喬給她講述她們與郭嘉之間的故事,也深深為兩位姐姐感到幸福。

  只是她不知道,她此刻望著大喬小喬的眼神,帶著多麼強烈的羨慕。

  當郭嘉在益州休養生息,甚至有空談情說愛時,不曾息止戰火的中原風雲再起。

  秋收之後,袁術撤離南陽,原因有二,袁術不是一個能過苦日子的主,籠絡人心所需官爵,他可分封,但金銀錢糧,他只能通過四處搜刮來獲取,南陽已被榨乾,他久留無益,其次荊州劉表雖並不正面與袁術交鋒,卻劍走偏鋒,命鎮守江夏的黃祖切斷袁術南方糧道,袁術也不得不離開南陽。

  袁術糾集兵馬揮師兗州,意欲在曹操還未站穩腳跟時吞下兗州。

  論兵力,袁術不落下風,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帥,麾下最強兵馬,屬孫堅舊部,他沒帶去。打仗兵馬是基礎,決勝要靠將領指揮能力,這一點,袁術與曹操相距甚遠,判若雲泥。

  在匡亭的交鋒中,曹操一戰即勝,袁術潰敗,隨即一路逃命,曹操緊追其後,直至寧陵地界,曹操大軍圍住袁術部隊,袁術危在旦夕。

  氣勢如虹的曹操列於陣前,望著被合圍住的袁術殘部,剛要下令將袁術覆滅,在他身邊的謀士程昱卻低聲進言道:“主公,荊州劉表,心向袁紹,公孫瓚若在河北敗亡,袁紹與劉表南北合擊……讓袁術回揚州繼續牽制劉表吧。”

  曹操閉目沉思,權衡利弊後,決定暫放過袁術,留著他,遠比現在殺了他要更有用處。

  那邊身陷絕境的袁術向曹操乞和,穿著鎧甲狼狽不堪地獨自策馬而出,來到陣前對曹操朗聲道:“孟德,今**若放我離去,我便告訴你當日洛陽城中設局害你的幕後主使。”

  袁術並不知道他不談條件,曹操也會放過他,但此時曹操反倒更想知道當日的內情。

  “公路兄,我答應你。”

  曹操策馬前行,與袁術相距二十步,袁術狼狽,曹操從容,勝敗之勢在兩位主帥臉上一清二楚。

  “當年洛陽設局害你之人是袁紹,向郭嘉發難也是他慫恿我的。”

  袁術說完後就緊張地望著曹操,生怕曹操不給他活路,至於出賣袁紹,他早就該這麼做了。

  曹操聽罷,閉上眼睛,揮手讓將士們讓開道路,放袁術離去。

  袁術急於逃命,帶著殘部就逃出包圍圈,直奔揚州九江。

  晴朗的天忽然風雲突變,下起了冷冽的急雨。

  騎在馬上的曹操被雨水淋透全身,卻始終不及他的心更加冰涼。

  荀彧曾經為他分析過當日是袁紹設局,但他的情感仍舊選擇不信,現在,袁術親口承認,讓曹操感到了徹骨的寒冷。

  “本初,你我超過三十年的情誼,你怎麼能陷我於不義?連你都在背後害我,我還能相信誰?”

  現在的袁紹如果背後設局加害曹操,曹操能夠理解,可當年洛陽之中,曹操人微言輕,袁紹不顧情分而害他,這讓他的心如遭重創。

  雨中的曹操緩緩抬起頭,粗鄙的相貌難掩雄武之色,一雙眼睛綻出銳利之光。

  “袁紹,你我之間終有一戰。”

  第八十三章 詭辯是非

  袁術荊州大敗時折了孫堅,對袁術而言屬地並未縮小,只是軍事力量減損,但他的根基還在,可被曹操打得只能逃到揚州九江後,袁術由盛轉衰,想要再進取中原,難比登天。

  逃到九江後的袁術自稱“徐州伯”,徐州陶謙覺得莫名其妙,天下人也不知道徐州伯究竟是個什麼官職,袁術實力大減,恰好來了兩撥趁火打劫的人,一是朝廷新任的揚州刺史劉繇,袁術從前任命了不少揚州內的官吏,但實際上袁術並未真正將揚州握於掌中,這一點和郭嘉前期在益州極為相似,當有新的勢力介入後,袁術在揚州的統治就有了分崩的危機。二是孫策帶著他舅舅吳景為他招募的丹陽兵返回袁術帳下,重新擔當起了他父親孫堅在袁術帳下的身份,客將,不過孫策卻將家小也帶在了身邊,目的就是打消袁術心中顧慮,孫堅舊部程普,黃蓋等將都盡歸孫策帳下聽命。

  袁術在南方敗北,由強轉弱,與他立場相同對抗袁紹的公孫瓚在河北也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慘敗。

  袁紹與公孫瓚戰於界橋,起初被袁紹寄予厚望的大戟士兵團由張頜率領,卻根本抵擋不住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原因就是大戟士雖然是重甲精銳,可大戟士是近戰兵種,面對流星一般擅長控弦的白馬義從,毫無還手之力,力挽狂瀾扭轉敗局的人是袁紹並不看重的鞠義,鞠義不被袁紹看重是因為鞠義的出身,但鞠義打仗本事不俗,率“先登死士”裝備強弩,一舉擊潰公孫瓚麾下所向披靡的白馬義從,兵種相剋在這一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