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嘉放下碗筷,摸了摸兒子的腦袋,問:“每日讀書寫字,累不累?”

  郭燁搖了搖頭,表示不累。

  輕輕一嘆,郭嘉想給兒子放鬆放鬆,可兒子自己都說不累了,真夠鬱悶的。

  吃完飯,郭燁提起頭朝郭嘉問道:“爹,孩兒能跟蕭叔學武嗎?”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目的是文武兼備,知能兼求。

  郭嘉很欣慰,兒子沒朝著書呆子方向發展。

  “練武重在持之以恆,燁兒,你能堅持嗎?”郭嘉抱起兒子放在自己腿上,笑眯眯地問道。

  郭燁小臉嚴肅,認真地說道:“蕭叔說過練武很苦,孩兒能行。”

  “那你自己去問蕭叔,他願不願教你,爹可做不了主。”郭嘉將郭燁放下後,郭燁就跑到蕭仁面前抬起頭詢問起來。

  “燁兒,你若真要學武,那就要行拜師禮,不可心存玩鬧之心,兩位蕭叔若真肯教你,你吃不了苦,可別來娘這裡訴苦,可沒有反悔一說。”

  蔡琰坐在了郭嘉身邊,臉上浮現了淡淡的笑意,對於郭燁想要習武,她也是打心底里支持,這亂世還不知還有多久才結束,兒子習武防身,將來也多一份保障。

  蕭仁本來是很樂意教導郭燁武藝的,可蔡琰這麼一說,他就為難地說道:“主公,這不合適吧,小公子跟我和四弟學學拳腳沒問題,拜師禮就太重了。”

  都說“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徒關係僅次父子,蕭仁名義上是郭嘉的下屬,郭嘉讓他教,他眉頭都不皺,但要是當了郭燁的師傅,就猶豫起來。

  “重什麼重?他能拜你和蕭義為師,那是他的福分,我五歲的時候想要個師傅還找不到呢。”

  郭嘉絲毫不在意這點兒小事,何況別說讓郭燁叫蕭仁一聲師傅,就是叫一聲義父,郭嘉也同意,他和蕭仁蕭義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兄弟。

  後院有一處空地被郭嘉翻修過後當做練武場,每日清早起床都在這裡耍耍兵器,做些基本的體力運動,偶爾有暇,則會去城外爬爬山,倒是對於打獵這個時代很多人熱衷的運動,他很少去。

  “府中沒事的時候,你就教教他,他要是調皮搗蛋,或是吃不了苦,你就不教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練武重在自身,他要不是這塊料子,你和蕭義也別在他身上浪費時間了。”

  郭嘉說完,蕭仁苦笑著點了點頭,他們都挺喜歡郭燁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很有禮貌,從不闖禍就像個小大人,也相信這孩子能吃苦。

  從漢中回來參加過馬鈞的婚宴,郭嘉忽然想起蕭仁和蕭義的終身大事了,他們不同修齊治平四人,那四人是孤兒,蕭家兄弟是有父母的,接來城中蕭家府邸中好生供養著。

  “蕭仁,家裡什麼給你行冠禮啊?你這都二十多,也該成親了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別的先別想那麼多,怎麼也要讓蕭家的香火延續下去才是。”

  郭嘉臉上帶著笑意,心中卻隱隱作痛,蕭忠與蕭勇是他永生難忘的兩道身影。

  蔡琰也在一旁催促道:“是啊,這成都里知書達理賢良淑德的女子也不少,蕭仁你和蕭義要是對哪家女子有意,不妨說出來,我親自去給你說媒。”

  別看郭嘉這個統治者似乎名不正言不順,但益州如今是群民悅服,曾經的士族階級土崩瓦解後,留下來的士族與被打壓的抬不起頭的豪族,想方設法地想要討好郭嘉,士族不復存在,只有無數失意的士子,他們能做的就是從科舉脫穎而出,豪族們則千方百計想要和郭嘉以及官員結親,尋求新的保護傘。

  蕭仁一臉尷尬,家中也多次催促他早日成親,他和蕭義卻都把心思放在了親衛軍上面,一來要訓練,二來護衛工作不能有絲毫鬆懈。

  “這個,再等等吧,親衛軍還年輕,待提拔一些可堪大用的人,我立馬成家。”

  郭嘉一撇嘴,道:“難道你要求很高嗎?要真是為了公事把自己的終身大事耽擱了,我倒成了罪人,如果你敷衍我,那就別怪我多事,親自幫你安排親事,媳婦兒,這事你也上上心,蕭仁和蕭義雖然長得不能用面如冠玉來形容,怎麼說也英武過人,在這成都城裡給他倆找幾個妻妾,不是難事吧?”

  蔡琰掩嘴一笑,搖頭道:“的確不是難事,兩位蕭將軍的家門可是被不少說媒的人踏破了門檻,但都無功而返,這個事,還是妾身去和兩位將軍的長輩商量商量吧。”

  郭嘉一拍手,贊同道:“對,年底前就給辦了。”

  蕭仁汗流浹背,只聽這對夫婦熱心地給他和弟弟安排親事……

  第八十二章 風雲再起

  金秋十月,郭嘉喜得貴子,取名郭瑾,意美德。

  各地農戶忙碌著收割糧食,郭嘉意外地收到了不少不同地方百姓送來的糧食牲畜,作為賀禮。

  淳樸百姓送來的東西讓郭嘉看著心裡暖洋洋的,兩年的休養生息,百姓認可他的統治,就是對他最好的褒獎。

  難得有暇,率親衛軍出行去往成都西面的桃源村視察民生,郭嘉是想看看故道大戰後遷徙來的新戶生活如何。

  騎馬出行的郭嘉並不急著趕路,和蕭義一路笑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