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番話讓郭嘉點點頭,他笑道:“我還是心急了,先靜觀其變吧。”

  不同時期採取不同策略,很多事情要做,也要在適合的時機出現後再做,才能達到目的和收到預期的效果。

  風和日麗的午後,郭嘉率軍返回成都,提前返回成都報信的騎兵傳達了郭嘉的意思,城內文武不必出城迎接,儘管郭嘉是得勝而歸。

  進城後第一時間,就召集益州府官員來府中議事。

  顧不得洗去風塵,郭嘉在議事堂中聆聽著屬下們的匯報。

  秋收將至,負責民政這塊的甄儼與黃權忙得焦頭爛額,但在匯報工作時仍然條理清晰,每一項都說的有理有據,讓郭嘉聽得十分明白。

  預計這一年的收成要比往年要高兩成,稅收自然也就比以往豐厚。

  “志才,元直,你二人與御史台合議,未來三年內,將益州內所有治下官員的俸祿提高兩成。”

  郭嘉的話說完後,戲志才和徐庶出列領命,甄堯卻出列反對道:“主公,如今官員俸祿皆按漢朝官員俸祿標準發放,若再提高俸祿,恐引發官員奢侈享樂之風。”

  坐在主位上的郭嘉神色如常,說:“這樣,你們誰贊成,誰反對,都把理由說出來,清楚了利弊,再看是否可行。”

  堂下眾人竊竊私語一陣後,秦宓率先出列,淡淡道:“主公此舉,在下以為可行。益州官員大多身兼多職,所謂能者多勞,多勞者多得,既然是他們應得的,那就應該給他們。”

  精簡官吏制度,郭嘉撤去了很多虛職,有名無實不干實事的官職都已懸空,由其他在實權職位上的官員兼任,需要的時候就多忙碌些。

  秦宓說完之後,法正立馬出列接口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主公提倡節儉,而治下官員若是經年積累成大富大貴之家,免不了就生活奢侈,再想矯正此風,恐非易事。”

  張松是管理戶籍錢糧等工作的,此時出列道:“主公提倡節儉不假,但並沒有下達政令,益州近年來人口不斷增長,既有外來流民入益州避禍安家,又有本土家戶生活安定開枝散葉,地方官員管理起來自然比以往要繁忙,提高他們的俸祿,是對他們政績的肯定與褒獎,在下以為,主公此舉,正是體恤臣下的善舉。”

  甄儼面帶憂色地出列道:“主公厚待臣下,無可厚非。但主公啊,近年賦稅收入豐厚,是因風調雨順,並無災害兵亂,如今提高俸祿,益州開支負擔得起,但若是來年有天災兵禍,官員俸祿的提升,就成了不小的負擔啊。”

  聽到堂下文官們爭執不下,郭嘉喜得樂見這種情況,要是他說什麼,下面的人一片贊和,那才是有問題呢。

  目光投向神色平靜的戲志才,郭嘉笑問道:“志才,你如何看?”

  戲志才出列一拱手,說:“秦大人,張大人,甄大人,法大人,說的都有道理。在下認為,主公說三年內將官員俸祿提升兩成,便是要逐步去完成,並非一朝達成。益州百姓因主公輕徭薄賦的政策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家家有田耕,戶戶有餘糧,他們積極勞作收入每年逐增,而官員們肩上政務卻與日俱增,為免官員眼紅百姓之利而暗生歹心,的確應提高他們的俸祿,其次,官員俸祿提高後,也會讓有志出仕的才士更加踴躍地前來益州參加科考。”

  聽完戲志才的見解,其他謀士也都陷入深思。

  實際上戲志才的話正是郭嘉的初衷,高薪養廉,同時用榮華富貴來吸引才士,為國為民的理想太高尚,人都是有私心的,有才華的人也不例外,與其高舉共濟天下的旗幟,不如用重賞來進一步吸引人才。

  至於說用三年時間來完成,就是為了避免中間出現天災兵亂的事情導致收入銳減,欲速則不達,財政支出不能只顧眼前收入,要將眼光放遠,否則很可能被忽略了的意外打擊地全盤崩解。

  隨著科舉每年舉行,郭嘉手下的官員將不再是那些隨著他走出潁川的鄉親子弟占據絕對人數優勢,如何籠絡住他們,是郭嘉必須考慮的事情,在郭嘉這裡可以魚躍龍門,但人心都是不滿足的,讓他們發揮才幹之後,再給予高待遇,則能讓他們踏踏實實為郭嘉效力,當然,除非其他諸侯能夠開出更好的條件給他們,那郭嘉想留也留不住,但是可能嗎?不少人的出身,其他諸侯面前連頭都抬不起來,別說任命他們出仕為官。

  正因郭嘉賞罰分明,所以才不希望有官員知法犯法,無論是誰中飽私囊的話,下場是不會得到郭嘉寬恕的,因為郭嘉能給的,已經最大限度給予了。

  這一舉措算是有了定論後,徐庶出列稟報導:“主公,中原探子傳來消息,公孫瓚勢力擴張到了青州,任命田楷為青州刺史。兗州牧劉岱討伐入境的青州黃巾,不幸身亡,曹操接替劉岱討伐青州黃巾後,收編了這股勢力,並且在陳宮遊說兗州各地官吏後,推舉了曹操為新的兗州牧。”

  關東諸侯打的真熱鬧,最好再激烈一些。

  郭嘉輕笑道:“公孫瓚窮兵黷武,得隴望蜀,遲早必亡。河北看來即將是袁紹的天下了。曹操?終於也崛起了。”

  想起了一人,郭嘉笑容玩味地問道:“袁術最近在做什麼?”

  提起袁術,堂下不少謀士都搖頭嘆息,甄堯帶著略顯嘲諷的口氣說道:“袁術近日在調集兵馬,似乎要對兗州用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