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眼前的皇帝一直哭一直罵,甚至連董卓也罵了,董卓按捺住怒火,沉聲問道:“有誰能告訴末將,皇宮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故?”

  九歲的陳留王劉協實際上很不起眼,因為他年幼,一個孩子在一群大人中間,誰會在意?

  可是此時,劉協卻從容出列,將洛陽城中發生的事情口齒流利地敘述一遍。

  董卓聽後,不禁對劉協高看了幾眼,得知是皇帝的兄弟陳留王后,行了一禮。

  然後,董卓親自拔出佩劍,出其不意地開始斬殺皇帝身邊的宦官,嚇得皇帝哭聲更加震耳欲聾。

  面對撕心裂肺哭得讓人不勝其煩的皇帝,董卓強壓下怒火,親手將他扶上自己坐騎赤兔,然後高聲喊道:“天子起駕回宮!”

  ……

  踏足皇城長樂宮,此時董卓已穿上鎧甲,威風凜凜,手提寶劍緩步朝長樂宮內走去,一路上的屍體和鮮血,他視若無睹。

  叮

  長樂宮前,董卓忽然止步,雙手拄劍仰視巍峨宮殿,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呼出之後,淡淡地說道:“閹黨滅,外戚亡,大將軍,你的榮華富貴,我收下了。”

  自言自語之後,董卓突然聲音變得冷漠,說:“李儒,我此時只有三千兵馬?如何震懾皇城西園軍?”

  董卓身後不遠處,一身華美袖袍的李儒走上前來,面帶微笑,手撫鬍鬚,一雙眯起的眸子讓人無法洞察他眼中的神色。

  “主公可讓三千將士先入城,夜晚之時潛出皇城,明日一早再招搖入城,數日之後,主公究竟在洛陽城中有多少兵馬,無人可曉。西園軍想要發難,也要先打探虛實,在西園軍猶豫的幾天裡,主公的大軍必將到達,那時,大局已定。”

  露出微笑的董卓贊道:“人言潁川郭嘉奇謀冠世,我看李儒你才是天下謀士冠冕。李儒,我再問你,我董卓久居西涼,世人鄙夷,我要立威,要殺幾人?”

  始終帶著淡淡笑容的李儒朝董卓背影輕聲道:“主公要立威給洛陽百姓看,殺一小吏便可。主公要立威給朝中百官看,三公九卿,文臣武將,任意殺之便可。主公要立威給天下人看嘛,呵呵。”

  董卓回首面色嚴酷沉聲問道:“當如何?”

  “廢帝!”

  眯著的眼睛睜開,李儒忽然換上了一副鄭重的神色,眼中帶著對董卓的忠誠和狂熱。

  岳父!你久居西涼戰功赫赫,羌族蠻夷無不俯首稱臣!

  憑什麼,你要為這昏庸的漢帝守江山?

  憑什麼,西涼董卓不能雄霸天下?

  董卓閉眼沉思片刻,再次睜開眼睛是全是暴戾之色,沉聲問道:“該如何做?”

  李儒撫著鬍鬚淡笑道:“主公先穩下洛陽局面,待西涼大軍一到,主公再行廢帝之事,那時,主公可去爭取袁紹的支持,袁家在士族中威望甚高,主公此次進京,大將軍密令中提及是袁紹促成此事,也許,袁家會是主公的助力。至於廢帝之後,可立那個九歲的陳留王。”

  一直對李儒的建議言聽計從的董卓,這次卻猶豫地說道:“陳留王?我觀此子年幼卻心智成熟,恐怕不易掌控。”

  李儒搖頭輕鬆道:“正因如此,陳留王會看清局勢,如今的天子嘛,說不準就會腦子一熱做出什麼荒唐事,到時候逼得主公痛下殺手的話,還不如立一個識時務的陳留王。”

  想清楚其中關鍵之後,董卓贊同了李儒的話,他也擔憂那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皇帝做出什麼讓他左右為難的事情。

  聽從李儒瞞天過海的計策,董卓入洛陽後穩住了西園軍,當時只有一人看破此策,太傅袁隗,卻始終沒有點破。

  六日之後,西涼大軍入城,又過一日,并州丁原率五萬大軍抵達洛陽城下。

  丁原執意要入城而董卓不讓,兩軍在洛陽城下,展開一場惡鬥。

  西涼軍大敗而歸。

  進駐大將軍何進府上的董卓面帶焦慮之色,待李儒到來後,便張口問策:“如今丁原兵臨城下,我西涼軍擅攻不擅守,此時當如何?”

  李儒仍舊淡然輕笑,說:“主公要解眼下危局,只需一物。”

  董卓急忙問道:“何物?”

  “赤兔!”

  李儒說完之後就看到董卓面帶不舍之色,繼而說道:“主公,日後你是位居高堂之人,爭伐殺戮還是交給將領們吧。丁原義子有人中呂布的名頭,今日城外廝殺,呂布勇不可當,西涼軍中並無匹敵之人,不過,此人貪財好色,狂悖反覆,只要主公用赤兔招攬此人,定能讓其歸附,並讓他殺掉丁原,將并州軍收入囊中,主公不但得一絕世猛將如虎添翼,而且手握近十五萬大軍,西園軍還敢妄動?只能歸附主公,那時,主公雄兵二十萬,天下何人能敵?”

  經過李儒的勸說,董卓下定決心策反呂布。

  數日後,英氣逼人傲視四方的呂布坐騎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挑著丁原的人頭率并州軍歸降董卓,進入洛陽之後,呂布被董卓收為義子。

  皇城之內西園軍勢力不及董卓大軍三成,最終全軍迫降,將領全部解職,另任別職。

  至此,董卓擁兵二十萬坐鎮洛陽,將帝都完全掌控。

  儘管董卓手握重兵駕臨皇城,但朝中士族皆不將他放在眼中,因為世人眼中董卓不過是一莽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