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奉孝,你征服了我蔡琰,哪怕現在死在你懷中,我蔡琰也心甘情願。

  ……

  半月後,太行山下,議事大帳之內。

  面對著大漢江山十三州的地圖,身穿白色錦袍的郭嘉頭帶武冠,英姿颯爽,風採過人。

  郭嘉的身後,左右兩列文武涇渭分明。

  “諸位,今日嘉在此有一言相告,嘉出身寒門,看透世間炎涼,漢室無道,朝臣奸佞,士族不仁,以致民不聊生,嘉雖不才,但謹以匡扶天下為己任,還望諸位鼎力相助,與嘉一道廓清環宇,還天下太平。嘉希望諸位都在心裡問一遍自己:郭嘉,是否是值得追隨的明主?郭嘉,能否能善待天下百姓?”

  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猶豫。

  左列以張燕為首,張白騎,司馬俱,徐和,甘寧,許褚,典韋,張遼,周泰,高順十人。

  右列以戲志才為首,徐庶,甄堯,郭修,郭齊,郭治,郭平七人。

  齊齊面朝郭嘉背影跪下,異口同聲堅定激昂道:

  “拜見主公!”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一章 狼子野心

  189年4月

  帝都洛陽一片蕭條,百姓閉戶,商業休市。

  長樂宮前殿文武百官身穿素服,齊聲跪拜:“吾皇萬歲,萬萬歲。”

  漢孝靈帝殯天,年僅十七歲的皇子辯即皇帝位,尊何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大赦天下,改元光熹。

  “眾愛卿平身,孤,哦,朕尚年幼,不懂國事,愛卿們若有事啟奏,可將奏章呈遞太后,由太后定奪,大將軍和太傅從旁輔政,朕,退朝吧。”

  百官垂首,閉目一副痛惜之色,那高坐皇位頭戴冕冠,身穿龍袍的皇帝,不但沒有半分魄力,更是在此時嬉皮笑臉,對朝議這種國家大事絲毫不放在心上,估計心思早已飛到**去享樂了。

  皇帝毫無風度地匆忙離去之後,百官站在原地沒動。

  文武之首的大將軍何進和太傅袁隗二人轉身對視。

  何進面帶微笑伸手示意道:“太傅大人,您請。”

  “還是大將軍您先請。”袁隗垂下腦袋一副謙卑的模樣,他可比大將軍何進要年長至少十年。

  默然垂首的百官面無表情,心中卻比誰都明白如今的朝廷是誰一手遮天。

  在靈帝殯天后,何進,袁隗,張讓,以及何後有一次密議,這次密議的結果是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參錄尚書事,代表大將軍與太傅已經可以直接決斷朝中政事,這,便是真正的實權。

  大將軍何進肯讓太傅袁隗與他同參錄尚書事,代價便是士族支持大將軍,十常侍瞬間勢孤力薄,最終只能妥協,蹇碩作為靈帝託孤之人兼皇子協擁立死忠,被剝軍權交出西園軍上軍校尉一職後,又被打入天牢,當夜,慘死獄中。

  雖在皇子辯登基初時,朝中一派寧靜祥和之色,但底下暗流涌動,殺機四伏。

  大將軍何進權勢滔天卻還得寸進尺,妄圖掌控皇宮內外,於是便數次發難意欲將十常侍連根拔起。

  何太后臨朝攝政,深知一旦十常侍被剷除,何進下一步便是架空太后,將皇帝束之高閣,再然後,誰也不敢說那時何進還會做出什麼。

  於是何太后阻撓何進除掉十常侍的計劃,形勢詭譎的朝中大權爭鬥再一次拉開了帷幕。

  距離皇子辯登基已過三個多月,大將軍何進在一次朝議結束後面色陰沉地回到自己府上,差人將袁紹與曹操召入府中密室。

  “啊,愚昧蠢婦,懂什麼國家大事!”

  啪啦

  魁梧雄毅的何進將手中茶杯捏碎,目光冷如冰山。

  這一幕恰好被正走進房中的曹操與袁紹看見,何進恍若無事地拍拍手,將茶杯碎末擦乾淨後,伸手示意二人入座。

  將連日來打算剷除閹黨卻被何太后阻撓的不快訴說給二人之後,何進閉上眼睛,問:“為今之計,你二人有何妙策?”

  神色平靜的袁紹端起茶水不溫不火地品嘗著,眼神微抬,瞥了眼身邊的曹操。

  只見曹操挺起胸膛對何進拱手道:“大將軍,宮中閹黨賊首不過區區數人,大將軍只需遣一員大將率領千人入宮便可將閹黨一網打盡。”

  這個方法聽起來是很簡單,可是何進卻還是閉著雙眼,眉頭輕蹙。

  袁紹放下茶杯,俊郎的面容帶著幾分淡淡的笑意,輕聲道:“孟德此計不妥,若大將軍派將領率軍入宮,天下人會如何看?這是謀反!這是逼宮!斬除閹黨之後,大將軍將成眾矢之的,恐自身難保。”

  袁紹的話讓何進情不自禁地點點頭,他如今權傾朝野,必須顧及名望,稍有不慎成了天下公敵,將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

  “本初又有何看法?”何進淡淡地問道。

  袁紹將笑意收斂,眼神平淡,沉聲道:“末將以為,大將軍可召并州牧丁原前來,借丁原之手一舉剷除十常侍。”

  此言一出,何進還在深思,曹操卻驚得滿目錯愕,脫口而出:“袁紹!丁原在并州有八萬大軍!如今更是在河內屯兵五萬!他若舉兵十三萬前來皇城,即便斬除閹黨,丁原若是不聽號令,控制帝都,西園軍可擋不住丁原和他麾下的呂布啊!”

  這一點,何進也有所顧慮,他嘆道:“的確如此,丁原雖是我親信,但他大軍長驅直入洛陽,若不服號令,恐生禍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