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嘉一個激靈坐了起身,指著徐庶罵道:“徐元直,你別信口開河,我何時說過要做甄家女婿了?”

  徐庶不理郭嘉,反而朝甄豫笑道:“難道你還不明白奉孝此舉何意?這釀酒方子乃是奉孝的聘禮啊。”

  “啊!此事當真?奉孝,你真欲娶我家大妹?”甄豫表情激動地拉住郭嘉的手,逼問起來。

  郭嘉百口莫辯,他拿出這釀酒方子的本意根本就和甄姜沒任何關係,但是徐庶借題發揮讓甄豫信以為真,現在他說什麼,恐怕甄豫都不會相信了。

  捂著腦門感嘆遇人不淑的郭嘉只好點了點頭。

  “好好好,我明日便稟明父親,奉孝,我必定全力撮合這樁姻緣。”

  甄豫喜形於色,手舞足蹈之後又連飲數杯,根本沒發現郭嘉恨恨地瞪著徐庶,而徐庶則眼中儘是揶揄之色。

  第十二章 春日郊遊

  冬去春來,冰雪消融,山野翠綠,生機勃發,天地間一片欣欣向榮。

  無極甄家釀酒作坊在開春之時完成了新年的第一批酒,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甄家釀出的酒飄香萬里,有好事者傳言甄家釀出了千古佳釀,乃上天見甄家樂善好施,特意恩賜甄家的。

  春暖花開時,山花爛漫,依山傍水的原野上三匹駿馬盡情馳騁,男兒豪爽笑聲在風中飄曳。

  “元直,久不出來活動,以你少年遊俠遊歷四方的性格,恐怕憋壞了吧。”甄豫一揚馬鞭,再一次讓胯下良駒加快步伐。

  徐庶同樣拍馬提速,風馳電掣中豪情頓生,朗聲道:“我徐庶此生有兩大喜好,其一便是與天下有才之士談古論今,其二便是策馬奔騰,天下之大,沒有我徐庶不能去的地方。哈哈哈。”

  “你們兩個,給我慢點兒!”

  徐庶與甄豫駕馬在前,聽到後面傳來郭嘉氣急敗壞的呼喊聲,兩人相視一笑,變本加厲地狠抽馬鞭,眼看與郭嘉越來越遠。

  落在二人之後的郭嘉無可奈何,不是他馬術不精,乃是他有所顧忌,此時此刻他懷中還坐著甄姜,若是貿然提速,生怕甄姜有個閃失,於是只能眼看徐庶與甄豫漸行漸遠。

  “奉孝,你放我下來吧,妹妹們的馬車在後面,我在這裡等她們,你快追上大哥。”甄姜依靠著郭嘉的胸膛,臉色一直緋紅著,此刻雖然不舍卻也不希望因為自己而讓郭嘉落於人後。

  郭嘉卻一手拽著韁繩,另一手環住甄姜的細柳腰,向內一攬,讓甄姜更加緊密地貼住自己,嗅著絲絲沁入心脾的幽香,郭嘉湊在甄姜耳邊柔聲道:“甄大小姐,你的好哥哥可是故意帶著元直把我落在後面呢。”

  心慌意亂的甄姜羞澀地反問道:“為何啊?”

  “甄大小姐,你是裝傻還是真傻啊?你的好大哥心裡早已把你賣給了我郭奉孝,現在故意製造機會,還不是為了我郭奉孝一親芳澤。”

  甄姜回首瞧見郭嘉眼中笑意,頓時羞得無地自容,輕輕拍了下郭嘉拽住韁繩的手後貼靠住郭嘉的胸膛,呢喃道:“奉孝,我這不是做夢吧?自從鄴城一別,我時常幻想何時才能與你再見一面,卻沒想能與你乘馬出遊,奉孝,你的心裡,真的有我嗎?”

  郭嘉聞言放聲大笑,伏在甄姜耳邊戲言道:“還可曾你我初見之時?我說過甄家之女皆有閉月羞花之容,而我郭奉孝既然敢翻牆入院一窺佳人,倘若心生歹意,你甄家上下也無人能阻,甄大小姐,我若是貪你美色,何須今時登門拜訪?那日就得償夙願啦。”

  甄姜聽得面紅耳赤,身子發燙,靠在郭嘉懷中綿軟無力,清眸似水,昂首柔情百轉地望著郭嘉說道:“奉孝總是這般放浪之態,我知奉孝乃君子,只是不將世間俗禮放在眼中罷了。”

  郭嘉心生愛意,情不自禁將甄姜更加用力地攬在懷中,垂首在她耳邊嘆道:“知我者,姜兒莫屬。我與你兄相交時日不短,他卻不如你這般看得透我郭嘉。”

  甄姜揚起芊芊玉臂反勾住郭嘉的脖子,二人耳鬢廝磨良久之後,甄姜才嬌聲詢問道:“奉孝,我二哥已經上任中山國太守,待他安定政事之後,我想在無極縣開設學堂,收納流民之子與孤兒在學堂中行教化之事。你看可好?”

  略感詫異的郭嘉與甄姜四目相對,遲疑地問道:“姜兒為何有此想法?”

  甄姜嘴角泛起一抹微笑,故作嚴肅地說道:“我聞聽潁川有一大善人,數年之前便接濟難民,親自教化那難民之子,如今那大善人門下已有子弟數百,此等大善之事,我甄家自然不甘落於人後。”

  郭嘉卻舉目望向天際,藍天白雲,浩然無垠,他平靜地問道:“姜兒,你可知我為何要教那貧寒之子?”

  甄姜只知這是一件大善之事,卻從未望深處去想,聞言疑問道:“奉孝此舉莫非還有深意?”

  在她想來教化百姓以開民智,這教書育人的事情無非就是讓普通百姓明事理罷了。

  郭嘉卻正色道:“如今大漢氣衰,形勢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朝堂昏暗且不談,中原以及北方各州郡流民遍地,其中情況最嚴重的地方,皆是我大漢富庶之地,而擔任這裡父母官的卻都是世家豪門舉薦的士子與王侯之後,上至刺史太守,下至縣令,若是他們能夠以百姓為重,給百姓一條活路,那時局也不會緊張到如今這個地步。而我收貧寒子弟,傾盡所學教導他們,一來他們出身寒微,日後若是能夠踏足仕途,必能體恤百姓,二來亂世將至,我盡力而為地收容他們,是不希望他們成為路邊枯骨,上天有好生之德,我能救多少便救多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