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鴻英皺眉道:“幾條妙計?你說說看。”

  張雲卿接著說:“我們在兵力上做過比較後,現在又要做指揮人員的比較。當然,沈司令是全國有名的大將,連蔣介石、陳炯明都讓您三分。但是這裡是小地方,打的也是小仗,打個不妥當的比喻望司令不要生氣??沈司令好比強龍,而武岡只是淺水……”他見沈鴻英沒有生氣,大著膽子說:“敵方的張湘砥是保定軍校生,有一套系統的作戰本領,特別是城中的土匪易豪,是個狡詐異常、精於打小仗的慣匪,我們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在經過這兩個方面的比較後,我初步做出了一個不成熟的方案:耐心地等過十天或半月,待敵方真正麻痹後,再一舉攻城,我相信憑著沈司令的威風,定可奏效。不過,戰爭總是變幻莫測的,如果萬一失效,那麼另有兩個辦法??火攻和坑道戰。當然,如此一來,我們一萬位弟兄的給養就成了大問題。我想,既然是誠心合作,我們也該主動作點貢獻。沈司令是正規部隊,有一個形象問題,加之無論成敗,都要從龍溪經過,當然不可能向百姓強行索要。給養的問題就由我、朱老爺、張老爺三人負責吧,橫豎別人都叫我們土匪。”

  張雲卿的一番話,句句都說到沈鴻英的心坎里,但因為面子關係,不肯直接認同,故作不悅道:“你也把別人估計得太高了,我就不信武岡城有這樣難攻。好吧,今天就談到這裡,關於何時攻城,我自會有安排。”

  張雲卿明白沈鴻英在自找台階,放下心來,離別後又同朱雲漢、張順彩商量,決定從即日起,每天去龍溪以外的鄉、鎮搶劫。

  當晚,張雲卿率部沿著南山腳下一路向雲山方向搶去。這裡是武岡縣有名的糧倉,稍富裕的家庭,都存有幾十石谷。搶錢搶糧的同時,張雲卿特意叮囑匪眾,煤油比錢糧更重要,應該放在首要位置上。

  一夜下來,搶得數百石糧食,上百斤煤油。次日,仍向縱深處大搶特搶,反正官軍在城裡不敢出來,張雲卿正好藉此機會為所欲為,大發橫財。

  一連數日,張雲卿為沈鴻英搶得足夠維持一段時間的糧食和物資,因見天氣晴朗,正是攻城好氣候,1926年10月20日,張雲卿向沈鴻英提議可以進攻。

  當天下午,被派往城裡打探的張鑽子回來報告說,武岡城裡的官兵經過連續十天的緊張之後,如今已經開始變得麻痹。又說,他到和合街鍾半仙處卜上了一課,鍾半仙說,久晴必有久雨,立冬以後,氣候轉陰,將會有連續七七四十九日的綿綿雨天。

  傍晚,沈鴻英召開緊急會議,動員將士深夜攻城。他挽著袖子,唾沫飛濺地說:“弟兄們,我們早也盼晚也盼的發財日子終於來到了!武岡城裡的銀子比腰還深,弟兄們好好地干,攻下來城裡的金銀財寶就是我們的啦!哈哈!”這就是沈鴻英的進攻動員令。

  沈鴻英的動員令簡單、實在,很符合部下的胃口,接下來才是具體布置作戰部署,決定以黃干雙團為“敢死團”,扛著用數節梯子綁成的雲梯登城;兩個機槍連用輕、重機槍從兩翼掃射城牆上的守軍,掩護敢死隊。一旦攻開了缺口,大部隊蜂擁而上,以最快的速度占領全城。特別是對當鋪、錢莊進行重點封鎖,以防金銀珠寶外流。

  一切部署妥當,立即發動將士出發。這些廣西佬們,對武岡城的金銀財寶覬覦已久,早就巴望著這一天來臨。因此,都十分踴躍,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隊伍很集合完畢,少不得又由沈鴻英叉著腰唾沫飛濺地動員。什麼“發大財”之類說了一大通,然後出發,由張雲卿等本地土匪部隊帶路。

  從龍溪到縣城約十五里路,路程不遠,因隊伍太長,足足走了三個多鐘頭才來到正南門對岸的半邊街上。半邊街顧名思義,就是說這條街只一面有房子,臨河是一條不足一丈的麻石路,與對岸的城牆隔河相望。攻城的惟一通道是南門正面的赧水橋。

  赧水橋又名梯雲橋,意即登雲山的第一個梯階,一共三個石拱,橋寬一丈許,半邊街到橋頭算是盡頭,此處是一塊廣漠的開闊地。

  大軍兵臨城下,立即引起城內一陣騷亂,急促的警報聲尖厲異常,劃破了沉寂已久的古城夜空。

  攻擊前,沈鴻英問張雲卿還有什麼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張雲卿道:“軍事上的事,沈司令已布置得滴水不漏,我最放心不下的仍是張湘砥派人出城報信。”

  沈鴻英點頭:“那好吧,你派人負責封鎖各道城門。”轉對黃干雙,“攻城立即開始!”

  一聲令下,黃干雙率“敢死團”扛著雲梯一路吶喊著向赧水橋衝鋒。機槍連在橋兩旁選好地形,向城樓射擊。大軍黑壓壓地隨在“敢死團”後面,吶喊著湧向城牆下。

  一時間槍聲、吶喊聲連成一片,響徹天際,嚇得城外的百姓紛紛從床上爬起來,卷著家中被絮逃命。朱雲漢、張順彩率部正好趁機搶奪,發混亂財。

  戰鬥打響後,已經麻痹的守城軍民復又緊張起來,城牆上人山人海黑壓壓的一片,又是打槍,又是扔石塊,又是潑滾燙的稀飯。

  “敢死團”的雲梯架上西南城樓,不怕死的桂軍有幾次將要登上城牆,但還是被打了下來,傷亡十分慘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