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急,慢點說。”張湘砥讓少婦坐下,“你是哪家店裡的,丈夫叫什麼?”

  少婦坐下,用手絹拭去額上的汗星:“我丈夫叫蔣太兵,他的父母原在東門外開了一家迎春亭客棧,後不幸被張雲卿所殺,這家客棧就由我和丈夫打理。”

  張湘砥點頭:“如此說來,你家與張雲卿有不共戴天之仇,心裡很痛恨土匪。”

  “不光我家,全武岡的百姓都痛恨土匪。”蔣太太說。

  “很好。只是你已出來這麼久,他們會不會已經離開了?”

  蔣太太道:“這個我們早有提防。出門前,我丈夫就叮囑先告訴族裡人,若強盜真要離開客棧,族人們就會動手。”

  易豪起身,對張湘砥說:“我跟這位老闆娘先去看看,有情況我會及時報告。”

  張湘砥點頭:“小心行事,如果對方不急於走,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多觀察一段時間,希望得到更多的情報。”

  易豪答應著,出到外面,點起二十餘名行動迅速、槍法好的士兵開往東門。

  到了城門口,易豪要蔣太太出城看看,一會蔣太太回來說:“他們還沒有走。我的族人們都拿著扦棒守在各家,隨時可以去打賊人!”

  易豪點頭:“你先回客棧,當什麼事情也沒發生。”轉對手下,“你們暫且去城牆上的炮樓里躲一躲,沒有我的命令不許隨便走動,我去去就回來。”

  蔣太太回去一陣,易豪脫下軍裝,頭戴博士帽,戴一副金絲眼鏡,一身紡綢長衫,足蹬三接頭黑色皮鞋,扮做一位遊手好閒的闊少,一步三搖地出城向迎春亭客棧走去。

  來到客棧,易豪揀了張不起眼的桌子坐下,要了一碟花生米、一碟豬耳朵、一碟武岡滷牛肉,一壺米酒。服侍他的是蔣太太,二人裝做不認識,就像尋常客來飲酒一般。

  易豪一邊飲酒,一邊悄悄注意東廂那十幾個客人。果見他們的面孔十分陌生,有好幾個都是高高的額頭、尖尖的下巴、黑黑的面孔,很顯然,這不是湖南人的特徵。

  飲了數杯酒,總算聽到他們在低聲對話??恰恰又是聽不大懂的客家話。易豪聽張湘砥說過,沈鴻英原籍廣東連山,後落籍廣西,說的是客家話,隨他當兵的大多數也是客家語系。在舊桂系,是以語言分親疏的,以說廣西土話的地位最高。陸榮廷是廣西人,說的是廣西土話,沈鴻英不受重視這也是主要原因。

  易豪已有九分把握肯定這夥人是沈鴻英派來刺探情報的。那麼,他們不進城去偵探軍事設施而跑到這客棧來幹什麼呢?

  他們身邊的擔子引起了易豪的注意。

  這是一擔木炭,砌得很高,為了防止籮沿的炭斷後掉地上,又在周圍攔了一圈稻草、稻草幾乎把所有的木炭包得嚴嚴實實。

  易豪估計了一下高度,很快明白木炭中間夾裝了衝鋒鎗一類的武器,因為四門查得太嚴,才繞道來到這客棧里躲避搜查。那麼,既然他們已躲過搜查,為什麼不立即離開?

  過了一段時間,易豪發現,那幫人不時向窗外張望。他立即明白他們在等什麼人,最可能的是等進城偵察軍事設施的同黨。他匆匆地喝完壺裡的酒,起身結帳,然後徑直走向東門。

  守城門的衛兵都認識他,但為了不露出破綻,易豪舉起手主動接受搜查。進了門,向左一拐,沿石階蹬上城牆,炮樓里早迎出周連生。

  “連生,你來幹啥?”易豪問道。

  兩人走進炮樓坐下,周連生說:“我剛從北鄉回來,發現張順彩、朱雲漢匪部都從雙壁岩出來了,估計是去石背張家與張雲卿匪部會合,因此,特回來報告。”

  易豪:“看來,這一次要動真格了。你很辛苦,不在家休息,來這裡幹啥?”

  “不辛苦。”周連生說,“我回來剛向張團長匯了報,就碰上一位名叫喬立成的瘦男人趕來報告。說今日有一位外鄉人喝了他的茶,還有意把茶潑向地上,另外還有一個本地人陪著那外鄉人,樣子十分可疑。”

  “一個外鄉人,一個本地人?”易豪自語道,“莫非是一個本地土匪陪著沈鴻英在城內察看軍事設施?”

  “對,很有可能是這樣!”周連生立即附和道。

  “若如此,他們一定要從這裡出去,連生,你認識很多張雲卿手下,注意一下,看看是誰陪伴沈鴻英。”

  此時已近黃昏,要回家的人都匆匆走出城門。倆人站在東門城牆上的炮樓里向下望去,可以看清楚剛剛走出城門的路人。

  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同時映入易豪、周連生的眼裡??張雲卿正陪著一位身材肥胖的外鄉人向迎春亭方向走。

  易豪對周連生說:“快,你馬上下樓通知城外的老百姓,告訴他們,面前兩位胖子是土匪,要他們扮做樵夫跟在後面,我隨後就到。”

  周連生下了炮樓,易豪令同來的二十餘名快槍手和炮樓上的二十餘名守城軍做好戰鬥準備。他自己則站在炮樓臨東的窗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張雲卿與沈鴻英的背影。

  在他的視野里,一群拿著扦棒的農民陸續從屋裡出來,尾隨在張、沈後面……張、沈進了客棧不久,又在一位老闆模樣的年輕人帶領下上了樓。易豪一陣竊喜,他知道張雲卿、沈鴻英一定是開了房間在客棧過夜。如果是這樣,等他們睡覺後行動,那是再好不過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