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慕雲、尹東波等人在廣東與沈鴻英過了幾年好日子,接下來又捲入了與陳炯明的惡戰。史書說,桂軍是粵軍打敗的,但以尹東波等人的切身體會,事實上是被廣東人民打敗的。

  廣東曾有一首著名的民歌,是形容婦女不願男人當兵的。歌詞是:“叮囑叮,叮囑我郎莫當兵。三更半夜軍書到,號筒噠噠就拉營。”舊桂系統治廣東後,這個歌詞改成:“叮囑叮,叮囑我郎去當兵!快些趕走廣西佬,快些去打陸榮廷。”由此可見廣東人民對舊桂系的仇恨。

  與陳炯明開仗之後,作為舊桂系的主力沈鴻英卻不肯聽命,特別是東江戰事發生時,陸榮廷令沈鴻英增援,沈說:“你叫老莫(莫榮新)去打好了。”然後不戰而退。桂軍大敗,沿途又被廣東人民將所有的水陸交通線破壞殆盡,十分狼狽。

  桂軍退回廣西,陳炯明乘勝追擊,很快攻下廣西的樞紐梧州,桂軍頓成瓦解局勢。

  沈鴻英因在廣東時的地位居於莫榮新之下,對陸榮廷早就不滿,現見梧州失守,陸的大勢已去,遂通電宣布自治,聲明與陸脫離關係,自稱為救桂軍總司令。他以為這樣就可討好粵軍並得到桂軍的擁護,取陸榮廷而代之。但粵方早知道他善於投機取巧,置之不理,仍然進攻。其他桂軍不但不擁護,反而極端鄙視他的行為。他見不是出路,又通電取消救桂軍總司令,改稱為廣西陸軍第二軍軍長,想聯合其他桂軍抵抗粵軍。但都未成功,他在桂立不住腳,遂逃入湖南,投靠趙恆惕。

  1926年10月上旬,沈鴻英率部來到武岡,駐紮在南鄉龍溪,窺視武岡城。沈抵達時,即令心腹黃干雙去北鄉石背張家與張雲卿聯絡。張雲卿得訊,即令鍾雪華在家裡打點,率尹東波、謝老狗等一班舊桂軍軍人前往拜謁。

  上路之初,尹東波不解地問:“滿老爺你這次不帶鍾雪華去,而叫我們幾位一同前往,這是何意?”

  張雲卿道:“你們幾個都是黃團長舊部,如今重逢,別有一番親熱,而鍾雪華已與他多次接觸,故沒有必要。”

  尹東波不語。

  一路上,幾位多年不見的老戰友果然十分親熱,彼此問長問短。大家最感興趣的是別後沈軍之事,纏著黃干雙問這問那。黃干雙很健談,有問必答。

  尹東波問:“民國10年,沈司令領我們一起入湖南投靠趙恆惕麼,怎麼只鬧打雷不見下雨呢?”

  黃干雙搖頭:“說來話長,其實我們那次入湘並非要投靠什麼人,不過是充實實力,養精蓄銳,然後再殺回廣西、廣東。趙恆惕精得很,仿佛知道我們心思似的,不給槍彈、不給餉。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吳佩孚願意收留我們,但有三個條件:一是受吳指揮;二是脫離與其他南北各方的關係;三是駐紮地點及一切軍事行動均由吳軍指揮。”

  “吳佩孚答應我們的條件是什麼?”謝老狗插話道。

  “他負責我們的軍費給養。”黃干雙說,“姓吳的還算夠意思,對我們很信任,槍械軍餉都很優待,我們擴大實力的目的也就很自然地達到了。特別是我們在湘、贛兩省流浪作戰,部隊進一步得到鍛鍊,戰鬥力大有提高。民國11年。我們奉命援贛,狙擊李烈鈞、許崇智、朱培德的北伐軍,恰在這時,廣州後院失火,陳炯明叛變,把孫大炮逼上永豐艦,北伐部隊南撤。這時候,我們廣西也後院失火,雲南的楊希閔率部占領了桂林、柳州。不過,這對我們反而是好事,沈司令立即動員全軍說:‘弟兄們,我們出頭的日子終於來到了!現在殺回去,父老鄉親們一定歡迎我們,我們先驅逐楊希閔,再打垮陸榮廷!機會最難得的是,孫大炮正在與陳炯明作戰,弟兄們又可以回廣東過好日子啦!’沈司令的一番話,全軍備受鼓舞,摩拳擦掌揮師回桂。”

  “沈司令真是大略!”聽到這裡,張雲卿情不自禁地讚嘆。

  黃干雙得意道:“可不是,我們司令還有更厲害的呢,他知道覬覦廣州這塊肥肉的各路諸侯一定很多,又估計到家鄉的滇軍十分薄弱,於是兵分兩路,一路由鄧瑞徵將軍率本部回桂;一路由他自己親自率領我們入韶關,沿粵漢鐵路到達廣州。果然,那裡麇集了滇、桂、直、粵的各派勢力。這下子可熱鬧啦,我們司令很快成了北洋政府與孫大炮爭奪的紅人,先是北洋政府任命司令為廣東督軍,再是孫大炮任命他為桂軍總司令。”

  “那麼,沈司令到底選擇哪一個職位?”張雲卿聽到這裡,心都提到喉嚨上了,急切地問道。

  “你猜呢?”黃干雙故意賣關子。

  “沈司令的抉擇我猜不著。”張雲卿搖頭。

  “如果你是沈司令,你會怎樣選擇?”黃干雙進一步問道。

  張雲卿思忖片刻道:“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大的時務我無法識辨,不過,廣東方面的時務我還是可以估計到的。廣州是孫大炮的根據地,支持者也很多,雖然陳炯明叛亂,但終會蕩平。因此,實際上那裡仍是北洋軍與國民革命軍之爭。北洋軍勢力在北方,到廣州已是強弩之末,我若是沈司令,應該先就任孫大炮的職務。”

  “說得好!”黃干雙邊走邊在張雲卿肩上拍了一掌,然後長嘆一口氣說,“可惜的是當初張先生不在沈司令身邊,要不,就不會有今日之下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