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雲卿點頭道:“真是辛苦他了。聯繫上之後又怎樣了?”

  楊相晚道:“剛好那段時間吳佩孚的護湘軍在湖南失利,北伐軍雲集湖南,大有向湖北進犯之勢。吳佩孚大慌,在調集大軍的同時,又電請舊桂系殘軍沈鴻英、韓彩鳳部從後面攻擊,擾亂唐生智的大後方。如此一來,鍾雪華大受歡迎,沈鴻英把他當上賓接待。不久,就派了警衛團團長黃干雙隨他來武岡與我們接洽。”

  張雲卿又問:“沈鴻英有多少兵力?”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他對外自稱有一萬五千餘眾。據我估計,充其量只有一萬餘人。不過,他曾經統領過十萬雄兵,武器裝備精良,留在身邊的也肯定是一些能征慣戰的精英,戰鬥力肯定不成問題。”

  張雲卿長長地舒了口氣:“真所謂風水輪流轉,又輪到是我們出頭的時候了。鍾雪華和那位黃干雙哪天能回到我這裡?”

  “馬上就到!”楊相晚得意地向外面拍了三響巴掌。一會,矮矮瘦瘦的鐘雪華陪著一位高大的外鄉人進來,一高一低,相映成趣。

  張雲卿連忙起身,雙手握住外鄉人的手:“你就是黃團長?”“久仰久仰,歡迎黃團長光臨寒舍!”

  “不客氣。”黃干雙操著廣西官腔說,“聽我的老戰友鍾雪華說,張先生、朱先生還有張順彩先生在武岡很有勢力。這次沈司令特意派我來與三位洽商合作大計。黃某有不少武岡籍戰友,數年前,我就聽他們提起過,知道貴地是一個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古老城市。歷來有‘小南京’之稱,特別是一道聞名於世的城牆,在軍事上占有至關重要的戰略位置,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前些年,沈司令曾率領我們多次經過貴地,也想拿下來作為自己的基地,但因城牆太高、太險,攻起來傷亡慘重,故而打消了念頭。如今,張先生主動提出做內援,加之我部正好沒有一個堡壘,這再好不過了,更巧的是,吳佩孚令我部在後方擾亂唐生智,如此一舉兩得,真乃天作之合。沈司令這次令我先隨鍾雪華入湘,了解情況,再做動兵之舉。這兩天,我和楊相晚先生進行過頗細緻的交談,覺得攻取武岡城,我們有十足之把握。張先生,你有何高見?”

  張雲卿搖搖頭:“我是個粗人,楊先生才是我們武岡的諸葛亮,他的智謀遠遠在我之上。”

  “張先生別謙虛,聽相晚說,你才是武岡真正的諸葛亮。”

  “不敢當,不敢當!”張雲卿道,“時候不早了,張某備了薄宴,請黃團長小用。攻城之事,待沈司令來了之後再詳談。”

  黃干雙感到張雲卿有怠慢之意,內心不快,但也不好有所流露。加之肚子確實餓了,只好跟著入飯廳用餐,飯後即告辭,聲言回去向沈鴻英複述,很快就會有消息。

  黃干雙、楊相晚走後,鍾雪華忐忑不安地來見張雲卿,張雲卿和藹地拍著他的肩,說:“你辛苦了,也立了大功,我不責怪你。只是你不該把黃干雙先帶到朱雲漢那裡去,讓他們先接觸,豈不是把討好的機會先給了人家?”

  鍾雪華這才明白張雲卿剛才為何不願與黃干雙深談,訥訥道:“這一層我、我沒有想到,滿老爺恕罪。”

  “沒什麼。”張雲卿寬厚地笑了笑,“一點小事。不過,沈鴻英就不能讓他先與朱雲漢見面了。如果沈鴻英過來,怎樣與我們聯絡?”

  “黃干雙本打算先把沈司令帶去見朱雲漢,我也覺得不妥,就說,朱雲漢流動性大,不好聯絡,我這裡農會也很活躍,要他來了後先找我。”

  張雲卿說:“幹得好!就是這麼幹的。”

  鍾雪華走後,蒲胡兒從門口經過,張雲卿叫住道:“胡兒,你去哪?”

  蒲胡兒揚了揚手中的湘繡,說:“我去教秀妹、姣妹繡花兒。”

  張雲卿不悅:“你以後別幹這些沒出息的事!”

  “不幹這些,你讓我幹嗎呀!”蒲胡兒嬌態可掬。

  “你想辦法弄一份《大公報》來,每天從頭至尾念一遍給我聽。”

  蒲胡兒進來,撲到張雲卿懷裡說:“我早就說過,要了解外面的事情,《大公報》是非看不可的。其實,你與楊相晚、張光文比,你的天分比他們高很多,可是,在一些大事大非的把握和判辨方面,你總是差他們一籌。原因就是他們常看報,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所以,給人的感覺,你還是不如他們。”

  張雲卿紅著臉道:“我不識字。”

  “這有什麼,你不識字我識字嘛。如今不識字的大軍閥可多了,像舊桂系的陸榮廷、北方奉系的張作霖,都是老粗。凡事不能走極端,太絕對總是不好的,我書香門第出身,家裡的書比財主家的穀子堆得還高,可我的祖人都是書呆子,沒一個有作為。我早說過,世上的書有兩種:一種是有字的書,另一種是無字的書,往往後者更優於前者。陸榮廷、張作霖讀的就是無字的書,因此都老於世故,能應付各種場面。如果把有字的書和無字的書結合在一起讀,那效果就更不一般。我要你看報,正是這目的。”

  張雲卿在蒲胡兒臉上親了一口:“你說得很對,以後你教我讀有字的書,我教你讀無字的書。最近,你的槍打得怎麼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