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概三四日後,身在彭城的宋王偃收到了景敾的戰報,這才得知滕虎已死。

  對此欣喜若狂的宋王偃,當即帶著惠盎,親率一支王師前來滕城。

  在宋王偃看來,滕虎一死,滕國便再也無法抵擋他宋國的軍隊。

  第061章 戰後(二)

  九月二十日,宋王偃帶著惠盎抵達了滕城外的宋軍營寨。

  當得知滕虎的屍體已交還給滕人後,宋王偃心中微怒,怒斥軍司馬景敾道:「你竟然如此輕易就將滕虎的屍體交還給了滕人?」

  見宋王發怒,景敾嚇得渾身哆嗦,連忙解釋道:「大王息怒,臣原本打算割下滕虎的首級,命人用竹竿挑著在滕城前搦戰,相信此舉定能使滕人氣至瘋狂……」

  聽聞此言,宋王偃面色稍霽,但從旁,惠盎卻搖搖頭平靜說道:「毀人屍身,非仁者所為。」

  宋王偃看了一眼惠盎,沒有說話。

  不得不說,敢在宋王偃面前說這話的,也就只有惠盎,並且,也就只有惠盎在說了這樣的話後,不至於遭到宋王偃的喝斥。

  「對對。」

  聽到惠盎這話,景敾連忙說道:「臣也是考慮到此舉必將毀損大王您仁義的聲譽,是故沒敢那樣做……再加上有墨家的鉅子前來說項。」

  「那也不必將滕虎的屍首還給滕人,寡人還想瞧瞧,屢屢違抗寡人的滕虎,究竟長什麼模樣……」說到這裡,宋王偃冷哼一聲,轉口道:「算了,今日有惠盎給你解圍,這事就這樣吧,反正滕虎橫豎是死了,將其屍首還給滕人,也不是什麼大事。」

  「大王英明。」

  惠盎在旁恭維道。

  宋王偃瞥了一眼惠盎,輕哼一聲,顯然他不是沒看出來惠盎有意為景敾解圍,至於原因,想來無非就是景敾照顧了惠盎的義弟蒙仲而已——畢竟這個主意,還是宋王偃給惠盎出的。

  見宋王寬恕了自己,景敾暗自慶幸,不動聲色朝惠盎投了一個感激的目光。

  此時,就聽宋王偃問道:「景敾,那墨家鉅子還在軍營中?」

  「是的。」景敾躬身回答道:「臣派了一些士卒看守他,不過據士卒所言,此人根本沒有逃離的意思。」

  「墨家為義而戰,是這樣的。」惠盎用帶著幾分敬佩的口吻說道。

  「哼!」宋王偃再次冷哼了一聲。

  此時,景敾小心翼翼地問道:「大王,您想見見那丘量麼?此人反覆提及,想見見大王您。」

  「見什麼?不見!」宋王偃當即回絕道。

  不得不說,對於墨家當中的楚墨,也就是墨俠派,天下各國可謂是又愛又恨,畢竟主張「兼愛」、「非攻」的墨家弟子堪稱是弱國的天然盟友,每每協助弱國抵擋強國的侵略。

  想當初,在強大的楚國攻打弱小的宋國時,墨家也曾義無反顧地幫助宋國。

  正因為如此,宋王偃也不想得罪墨家,畢竟他也難以保證日後他宋國是否會遭到其他國家的攻伐,畢竟他宋國位於齊、楚、魏三國之間,且這三個國家都與宋國不合——倘若當真不幸遭到被強國攻伐的局面,說不定墨家也會幫助他宋國抵擋他國的進攻。

  這聽上去似乎很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墨家就是這樣:這是一群為了實現「天下再無兵戈紛爭」而各處奔走的義士。

  「大王,還是見一見吧。」惠盎在旁勸說道:「無論是墨家幫助滕國,亦或是我宋軍殺死了墨者,這都不至於讓我宋國與墨家結怨,但大王若是拒絕召見墨家的鉅子,這卻會讓天下墨者感覺面上無光,以至於對我宋國產生憤恨。」

  聽聞惠盎的勸說,宋王偃的語氣緩和了下來:「話雖如此,但墨家的那套……縱使寡人不見那丘量,亦能猜到他要對寡人說些什麼……」

  惠盎聞言亦苦笑不已,畢竟宋王偃所說的也是事實。

  但他還是勸說宋王偃道:「即便如此,見還是要見的,並且,還不能失禮。」

  「好好好。」宋王偃無奈地吐了口氣。

  忽然,他好似想起了什麼,對景敾問道:「景敾,你在前一份戰報中所言,有人向你推薦了一種叫做井闌車的攻城器械,而這個人,竟是一個叫做蒙仲的小子,是這樣嗎?」

  景敾聞言偷偷瞄了一眼惠盎,見後者毫無表示,也不敢多說什麼,老老實實說道:「回大王話,確實如此。」

  此時,就聽到宋王偃笑著調侃道:「這等攻城利器,你竟不曾將其占為己有,是因為那小子是惠盎拜託你照顧的義弟麼?」

  聽聞此言,景敾面色頓變,頗有些不知所措,良久才結結巴巴說道:「大、大王,臣,臣怎麼敢做那樣的事呢?」

  「哼!」

  宋王偃輕哼一聲,旋即對身邊一名衛士道:「去,把那個小子叫過來。」

  「是。」那名衛士抱拳而退。

  片刻後,蒙仲便跟著那名衛士來到了這間兵帳,見到了宋王偃,軍司馬景敾,以及他義兄惠盎。

  「蒙仲拜見大王,拜見惠大夫。」

  「行了。」

  在軍司馬景敾吃驚的目光下,宋王偃隨意地揮了揮手,笑著說道:「小子,那幾日寡人聽你誇夸其談,不曾想你還真有幾分本事,你所獻的井闌車,很好!寡人聽說,正是這井闌車,逼得滕虎不得不放棄死守城池,率軍出城突擊我軍,最終被我軍所殺……你想要什麼賞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