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哎,四架都燒起來了,真可惜啊……」

  在宋軍的本陣,軍司馬景敾遠遠看著那四架已燃燒起熊熊烈火的井闌車,不無惋惜地感慨道。

  說實話,今日的攻城,其實只是景敾為了測試蒙仲所提出的那種井闌車是否對攻城有所幫助而已,並沒有期待以此攻破滕城。

  不過,眼見在井闌車的幫助下,己方的兵卒能那般輕易攻上城牆,就連景敾亦暗暗吃驚。

  要知道他打滕城打了足足兩年多,能攻上滕城城牆的次數寥寥無幾——每次攻上城牆,都需動用數千乃至過萬的兵卒,分三面攻城以分散城內的守兵,可即便如此,仍要付出巨大的傷亡才有機會攻上城牆。

  而今日,藉助四架井闌車的便利,他只不過是出動了一千名士卒,就辦到了曾經需要成千上萬兵卒才能辦到的事——更不可思議的是,由於井闌車只有四架,這千名士卒當中最起碼有一半只是站在城下,再次面對著滕城的乙壁無計可施而已,真正參與攻城的兵卒,僅僅只有五百人左右。

  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戰果。

  「今日就到此為止吧,鳴金收兵。」

  景敾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

  期間,他身邊有部下稱讚道:「軍司馬,這種名為「井闌車」的攻城器械當真厲害。非但能視乙壁於無物,還能幫助我軍的步卒快速攻上城牆,這等奇物,當立即上報大王。」

  「唔……」

  景敾聞言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遺憾。

  他很清楚,對於他耗時兩年余都未能攻陷滕國,宋王偃是非常不滿的,若是能由他獻上「井闌車」這種奇物,必能大大降低宋王偃對他的不滿,甚至於還能得到嘉獎。

  因此,倘若換做是其他人,說不定他還會考慮將此物「占為己有」,以他的名義上報宋王偃。

  但遺憾的是,提出井闌車構想的人,乃是莊子的弟子、惠盎的義弟蒙仲,縱使再給景敾兩個膽子,他也不敢將這份功勞占為己有——莊子倒還好,但惠盎,他景敾可得罪不起。

  想了想,景敾還是決定將這份功勞「還」給蒙仲,而他自己嘛,就爭取得到一份「慧眼識人」的功勞就好,畢竟他也是冒著風險支持了蒙仲的井闌車,日後宋王偃因此獎勵那蒙仲的時候,他景敾也能沾點光。

  『還是這樣最好。』

  因為年老而愈發穩健的景敾在心中暗暗想道。

  「叮叮叮——」

  「叮叮叮——」

  隨著宋兵敲打「銅鉦」的聲音逐漸響徹戰場,宋軍丟下了四家熊熊燃燒的井闌車,陸陸續續地撤退了。

  滕城再一次取得了勝利。

  但是跟以往幾次不同,這次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滕虎也好,墨家鉅子丘量也罷,他們的臉上滿是凝重、擔憂之色。

  因為從宋兵乾脆果斷的撤兵就能看出,今日景敾攻打滕城,只是為了測試一下那種樓車的威力,而事實證明,這種樓車的確能對滕城造成巨大的威脅。

  因此不難猜測,待下次宋兵再次前來攻打滕城的時候,到時候那種樓車的數量將不僅僅只是四架,而是四十架,甚至還要更多。

  到那時,或許就是滕城被攻破的時候了。

  想到這裡,滕城城牆上的諸人心情都難免變得沉重起來。

  隨後,待等宋兵盡數撤離之後,滕虎回到了自己宮殿,讓宮人拔掉身上的箭矢,並且敷藥,包紮傷口。

  而墨家鉅子丘量,則回到自己的住處,將宋郡的樓車在一塊布上繪了出來,旋即皺著眉頭盯著這種比他們墨家「樓車」更加完美的井闌車。

  據他仔細辨認,宋軍的樓車,與他墨家發明的樓車非常相似,確切地說,應該是在他們墨家樓車的基礎上給予改良後的造物。

  問題是,誰改良了他墨家的樓車,並且改良的如此……完美?

  「莫非又是「公輸氏」?」

  丘量心中立刻就想到了他們墨家的老對手「公輸氏」,因為據他所了解,論匠造手藝,當世就只有公輸氏能與他墨家相抗衡。

  「可公輸氏……不是據說投奔秦國了麼?難道有族人留在宋國?」

  看著手中的布圖,丘量暗暗思量著。

  第054章 墨者與井闌(三)

  墨家鉅子丘量所想到的「公輸氏」,即曾經在魯國負責匠造的那個公輸氏,亦是姬姓之後,其家族的代表人物,莫過於「公輸班」,又名公輸盤、班輸、公輸子,也就是世人所熟知的「魯班」。

  公輸班出身於匠造家族公輸氏,他的一生發明了鋸子、曲尺、墨斗、石磨等許多工具,且發明了在山區打井的方法,甚至還發明了雲梯、鉤拒等戰爭兵器,被譽為匠人的鼻祖。

  公輸班出生時的魯國,國家仍被「三桓」所操縱——即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個家族,這三個家族源自魯桓公的支子、叔子、季子,即除了能繼承王位的魯桓公長子以外的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兒子。

  當時的魯國,三桓專權,操縱國事,但公室已開始反擊:魯昭公討伐季氏而被三桓聯合擊敗,逃亡他國;魯定公啟用孔子抗衡三桓卻使孔子被三桓趕出魯國;魯哀公再次討伐三桓再次失敗;魯悼公代表公室第三次討伐三桓卻再失敗;然後魯元公再伐、一直到魯穆公時期,公室這才擊敗三桓,使國家大權重新歸於公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