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冬梅只當她想通了,放下心來。

  然而徽鸞並不是真正想通,她其實是願意為關武洗手做羹湯。她長大後,慢慢知道父皇與母后當年的事情,母后嫁給父皇時,父皇還是落魄皇孫,兩人琴瑟和諧,過著平淡快活的日子。如果兩人一直是普通的民間夫婦,說不定可以恩愛一一生,母后也不會早亡。徽鸞不想嫁什麼列侯,只願意跟關武做普通夫妻,誰知關武卻是個有大志向的。連著三次婚事失敗,徽鸞心灰意冷,再也回去想婚事。

  傑米噠

  她向王沅請示過後,偶爾在長安附近的公主別苑居住,帶著幾個美貌的少年侍衛出入。一時之間,長安城裡議論紛紛,都說東萊公主有安陽大長公主的遺風,兩人處事如出一側,甚至徽鸞更高調大膽。

  有人在王沅面前說了徽鸞的事情,王沅只是笑笑,沒有訓斥徽鸞的意思,漸漸眾人就習以為常了。

  公孫柔嘉更是笑道:“這天底下也就只有公主才有這份底氣敢這麼做,肆意妄為,放蕩不羈,比男子還瀟灑。我雖然不贊同徽鸞的做法,但對於她能這麼自在瀟灑,心裡不能說是不羨慕的。”

  “這投胎的運氣不是誰都有的,而且同樣是公主,慧娟時運不濟,和親匈奴,也是沒有徽鸞這般好命的。”王沅道。

  公孫柔嘉感嘆道:“我們過來人的看來,徽鸞的事情不算什麼,只是她心裡恐怕是傷心難過的,不過再等她大幾歲,也會慢慢明白過來。”

  徽鸞的事情平息下來,石顯卻把這事兒暗暗放在了心上,若是能討到太后的好,那麼他就繼續可以在中書令的位置上待下來,受眾人追捧奉承。

  石顯暗中收羅了一個長相英俊的少年,偷偷送到承明宮後殿。

  王沅與三公商議完政事後,石顯笑著說道:“娘娘,不如先去後殿歇會兒。”他扶著王沅去了後殿,替她推開臥房的門。王沅走進去,只見一個少年正跪在地上,叩頭行禮,口稱:“小的薛安太后娘娘萬安。”

  王沅瞧了石顯一眼,石顯臉上帶著笑,小聲說道:“娘娘,這薛安是臣特地送給您解悶的,他會唱曲兒,會跳舞,很會討人喜歡。”

  薛安長得柔柔弱弱的樣子,換上女裝說不定比女孩子還要秀氣。王沅簡直哭笑不得,問道:“元帝在時,你就是這樣侍奉的”

  石顯恭聲道:“臣的本分就是要好好侍奉娘娘,把娘娘服侍的妥妥噹噹的。”

  王沅突然變了臉色,呵斥道:“石顯,還不讓人把薛安帶下去!”

  石顯不明所以,揮手讓薛安下去,問道:“娘娘,您要是不喜薛安,臣還可以再找其他人一定會讓您滿意的。”

  他這樣子活脫脫像個老鴇一樣,王沅道:“你現在做的事情可是你中書令該做的事嗎?你的膽子越發大了!”

  石顯忙跪地請罪,王沅無意去治他的罪,只是淡淡地說:“我放你歸家吧。”

  能保住性命歸家,不算是一件壞事,但石顯猶有些不甘心,道:“臣對太后娘娘您忠心耿耿,您再給臣一次機會吧。”

  王沅在書案上翻了翻,找出厚厚的一疊奏摺扔在石顯的面前,道:“這是大們彈劾你的摺子,你就是死上一百遍也不足惜,石顯,我無意取你的性命,賜你百金,讓你有顏面歸家,你看可好”

  石顯自知事情再無迴轉的餘地,磕頭謝恩,“臣多謝太后娘娘。”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石顯替太后找了少年的事情還是被有心人知道了。雖然王沅借這件事打發了石顯,但仍然有些小人在李珣面前說道:“太后娘娘年紀輕輕,難免有些寂寞,小的只是替陛下您擔心,娘娘臨朝聽政,現在公卿百姓的眼裡,只知道有太后 ,不知道有陛下。

  石顯獻美,太后雖然訓斥了石顯,可是這樣的事情難保以後不會發生,這對於陛下與大周的名聲都有妨礙啊。”

  李珣不與這人多廢話,怒氣上來,命令侍衛將這人抓起來種種責罰,鞭笞五十 誰知,這人受不住竟然就這麼去世了。

  王沅知道後,嘆氣,道:“珣兒,你太衝動了,這樣的事情交給掖庭令處理就行,你親自下令處理不免會落下殘暴的名聲。”

  李珣的小臉繃得緊緊的,“那人誹謗母后,罪不可恕。”

  王沅把他攬住懷裡,柔聲道:“你這麼維護母后的名聲,母后感謝你都來不及,這事兒就算了。只是今後類似這樣的事情少不了,你不能次次這樣,以後多想想,知道嗎”

  “我知道了。”李珣悶悶地說。

  王沅道:“我們母子務必要齊心,才能將大周治理好,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離間我們母子,你須心裡明白,母后與你總是站在一起的。你一天天長大,身上侍奉的人母后不可能總是幫你分辨賢愚,還得你自己學會分辨。”

  李珣認真地說:“母后,你放心,我都牢牢記在心裡了。”

  到了夏天,王沅帶著李珣等人去清泉宮避暑。徽鸞與徽君等人已經先去了,王沅與公孫柔嘉,張太妃同乘一輛車,三人打牌打發時間。

  張太妃恭維道:“托太后您的福,妾才能出宮透透氣。”

  王沅笑道:“我們都是中宗皇帝的嬪妃,如今他去了,我總要照顧你們的。”

  張太妃眼睛溫熱,“您對待妾很好,還特地讓人去接徽妘去清泉宮,我們母女能夠相聚,妾感激不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