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王捕頭這話說得有些欠缺,這小鎮上的百姓都是縣太爺的子民,哪有縣太爺不認識的道理?所以,縣太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是哪個熟人。
王捕頭深吸一口氣:“就是您剛收的義子,秦公子。”
“秦非?!”
第 42 章
“是……”
啪啪!兩聲擊掌,硬生生打斷王捕頭接下來的話。縣太爺禁不住說道:“我果然沒看錯人!有勇氣!”
“老爺……”
“王捕頭,秦非這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歡,一身正氣!”
眼看著,縣太爺已是喜上眉梢,讚賞有加,就跟他親生的似的。
王捕頭一咬牙,狠下心:“老爺,王三和何鹽就是在秦公子提供的住址,遇害的!”
事實是殘酷的,避無可避,赤果果地擺在縣太爺的面前。
喜悅變成了尷尬,讚賞夾雜著糾結。“你、你,繼續說。”理智還在,縣太爺強壓下反駁的念頭,嘴巴抿成了一條線,下巴繃得緊緊的。
王捕頭有些於心不忍。
縣太爺本有一子,無奈早夭。其夫人痛失愛子,鬱鬱寡歡,終成心病,幾年前就已經去了。縣太爺與夫人是青梅竹馬,感情篤深,夫人離去後,他也沒有生過再娶的念頭,只想著等任期結束,告老還鄉。
只是,在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時,總會有一些失落。
今天一早,縣太爺突發奇想,想嘗嘗縣衙對門的蛋皮蔥花餛飩湯。就是在那,他遇到了秦非。
“老闆,您先給這位吧,我可以等。”
臉上有羞澀,聲音不大不小,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透著聰慧。
鍋就這麼點,餛飩一股腦兒是煮不開的,今天來喝餛飩湯的又出奇的多?挨到縣太爺,還差一人,可鍋里只有一碗餛飩了。
排在縣太爺前的,就是秦非。
縣太爺方想推辭,他可不能欺負一個孩子,尤其身為百姓的父母官。
“縣衙就快辦公了,”秦非接過老闆遞來的餛飩,放到一旁的小桌板上,輕輕地對縣太爺說,“作為百姓,作為您的兒女,請父母先用膳,還望父母不要推辭。”
沒有刻意,溫和從容,面帶淡淡的笑容。
眼前的少年,令縣太爺心生好感。他甚至冒出,如果自己有個孩子,也會像這少年一般知書達理吧。
縣太爺問起少年姓甚名誰,少年答曰:“秦非,秦時明月的秦,非淡泊無以明志的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縣太爺聯想到了馳騁沙場的英雄氣概。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縣太爺又仿佛看到了,一位未來的國之棟樑。
秦非或許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能讓縣太爺想到那麼多。可以肯定的是,王捕頭一定不知道。
縣太爺就這麼,將從目擊者上升為嫌疑人的秦非,邀請進了縣衙,沒多久便收為了義子,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莫大人,”當事情變得嚴重時,王捕頭會這麼稱呼縣太爺:“下官覺得秦公子的身份,有可疑。”
縣太爺莫大人摸著鬍子,思索著:“秦非說,他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年前搬來此地。這些著師爺核查,便立馬能知真假,他沒必要騙本官。”
“那,那日他做筆錄時,留下的地址應該是真的,否則今天他怎麼還會公然出現在縣衙?”王捕頭決定待會就去師爺處核對,可今早的情景也是他親眼所見,“大人,王三和何鹽是在秦公子的住處出事,也是真的。”
“是啊,照你這麼說,本官都有些糊塗了。他們的確,去的是秦非的住處?”
“千真萬確,是秦公子自己親筆所寫下,”王捕頭重重地點頭,忽的一頓,“只是,那個地方,是一個長滿雜草,被人廢棄的院子。”
“嘶—”縣太爺倒吸一口冷氣,怔怔地說道,“這,不應該啊。”
“大人……”
敲門聲打斷了二人的討論。
“進來。”
縣太爺示意王捕頭稍待,書房的門應聲而開。
兩個衙役戰戰兢兢地走進屋內,異口同聲道:“屬下參見莫大人,見過王捕頭。”
“你、你們!”縣太爺瞪大了眼睛,有些語無倫次,“這、怎麼……王捕頭!”誰能給他一個解釋,除了王捕頭。
而,王捕頭的表情,就像是見了鬼。
這兩個衙役不是別人,正是應該瘋了的王三,和應該死了的何鹽。
第 43 章
王捕頭拔出佩劍,擋在莫大人跟前,沖王三和何鹽喊道:“你們,是人是鬼?!”
本來這二人,聽得來尋他們的同僚,以為昨夜偷摸去喝酒的事被發現了,故而趕緊一路跑回來,準備向王捕頭求饒。
進了衙門,又聽得師爺說,王捕頭忍無可忍,已經向莫大人告狀去了。二人這才膽戰心驚地,前來書房,負荊請罪。
只是,王捕頭這架勢,“哥,你瞎說啥呢?”王三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臉的懵,“咋能說你兄弟我是鬼呢?!”
王捕頭深吸一口氣:“就是您剛收的義子,秦公子。”
“秦非?!”
第 42 章
“是……”
啪啪!兩聲擊掌,硬生生打斷王捕頭接下來的話。縣太爺禁不住說道:“我果然沒看錯人!有勇氣!”
“老爺……”
“王捕頭,秦非這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歡,一身正氣!”
眼看著,縣太爺已是喜上眉梢,讚賞有加,就跟他親生的似的。
王捕頭一咬牙,狠下心:“老爺,王三和何鹽就是在秦公子提供的住址,遇害的!”
事實是殘酷的,避無可避,赤果果地擺在縣太爺的面前。
喜悅變成了尷尬,讚賞夾雜著糾結。“你、你,繼續說。”理智還在,縣太爺強壓下反駁的念頭,嘴巴抿成了一條線,下巴繃得緊緊的。
王捕頭有些於心不忍。
縣太爺本有一子,無奈早夭。其夫人痛失愛子,鬱鬱寡歡,終成心病,幾年前就已經去了。縣太爺與夫人是青梅竹馬,感情篤深,夫人離去後,他也沒有生過再娶的念頭,只想著等任期結束,告老還鄉。
只是,在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時,總會有一些失落。
今天一早,縣太爺突發奇想,想嘗嘗縣衙對門的蛋皮蔥花餛飩湯。就是在那,他遇到了秦非。
“老闆,您先給這位吧,我可以等。”
臉上有羞澀,聲音不大不小,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透著聰慧。
鍋就這麼點,餛飩一股腦兒是煮不開的,今天來喝餛飩湯的又出奇的多?挨到縣太爺,還差一人,可鍋里只有一碗餛飩了。
排在縣太爺前的,就是秦非。
縣太爺方想推辭,他可不能欺負一個孩子,尤其身為百姓的父母官。
“縣衙就快辦公了,”秦非接過老闆遞來的餛飩,放到一旁的小桌板上,輕輕地對縣太爺說,“作為百姓,作為您的兒女,請父母先用膳,還望父母不要推辭。”
沒有刻意,溫和從容,面帶淡淡的笑容。
眼前的少年,令縣太爺心生好感。他甚至冒出,如果自己有個孩子,也會像這少年一般知書達理吧。
縣太爺問起少年姓甚名誰,少年答曰:“秦非,秦時明月的秦,非淡泊無以明志的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縣太爺聯想到了馳騁沙場的英雄氣概。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縣太爺又仿佛看到了,一位未來的國之棟樑。
秦非或許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能讓縣太爺想到那麼多。可以肯定的是,王捕頭一定不知道。
縣太爺就這麼,將從目擊者上升為嫌疑人的秦非,邀請進了縣衙,沒多久便收為了義子,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莫大人,”當事情變得嚴重時,王捕頭會這麼稱呼縣太爺:“下官覺得秦公子的身份,有可疑。”
縣太爺莫大人摸著鬍子,思索著:“秦非說,他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年前搬來此地。這些著師爺核查,便立馬能知真假,他沒必要騙本官。”
“那,那日他做筆錄時,留下的地址應該是真的,否則今天他怎麼還會公然出現在縣衙?”王捕頭決定待會就去師爺處核對,可今早的情景也是他親眼所見,“大人,王三和何鹽是在秦公子的住處出事,也是真的。”
“是啊,照你這麼說,本官都有些糊塗了。他們的確,去的是秦非的住處?”
“千真萬確,是秦公子自己親筆所寫下,”王捕頭重重地點頭,忽的一頓,“只是,那個地方,是一個長滿雜草,被人廢棄的院子。”
“嘶—”縣太爺倒吸一口冷氣,怔怔地說道,“這,不應該啊。”
“大人……”
敲門聲打斷了二人的討論。
“進來。”
縣太爺示意王捕頭稍待,書房的門應聲而開。
兩個衙役戰戰兢兢地走進屋內,異口同聲道:“屬下參見莫大人,見過王捕頭。”
“你、你們!”縣太爺瞪大了眼睛,有些語無倫次,“這、怎麼……王捕頭!”誰能給他一個解釋,除了王捕頭。
而,王捕頭的表情,就像是見了鬼。
這兩個衙役不是別人,正是應該瘋了的王三,和應該死了的何鹽。
第 43 章
王捕頭拔出佩劍,擋在莫大人跟前,沖王三和何鹽喊道:“你們,是人是鬼?!”
本來這二人,聽得來尋他們的同僚,以為昨夜偷摸去喝酒的事被發現了,故而趕緊一路跑回來,準備向王捕頭求饒。
進了衙門,又聽得師爺說,王捕頭忍無可忍,已經向莫大人告狀去了。二人這才膽戰心驚地,前來書房,負荊請罪。
只是,王捕頭這架勢,“哥,你瞎說啥呢?”王三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臉的懵,“咋能說你兄弟我是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