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連尹氏,也特意囑咐了整個洗垣院上下,切莫因此張狂得意,整個院子上下變得比以往更加小心謹慎了起來。

  這兩樁事兒,前者與紀鳶無任何關聯。

  後者,倒是影響頗大,有喜有憂,喜的自然是尹氏有孕,她又要當表姐了,“憂”的則是,因為尹氏身子有孕,原定於下月前去季家的宴會怕是將要去不成了。

  倘若擱在以往,紀鳶哪裡會在意這樣的事兒。

  可是,自打中秋過後,不知為何,紀鳶心裡頭總是有些莫名七上八下的,只覺得頗有些不得安寧。

  這一切,皆源自於中秋那日,太太王氏突如其來的舉動,及尹氏有孕後,王氏命尹氏好生安胎,甚至還十足大度的直接免了尹氏每日前去正房問安的禮數,眾人只道太太寬厚,百般千般優待尹氏,唯有尹氏知道,這是她被王氏指給二老爺這十數年以往,打頭一回被放逐。

  便是當年懷昭兒那會兒,她依然日日得到王氏的召見,處處跟住她眼皮子底下轉悠,而這一回,卻分明有些不同了。

  卻說這一年的整個秋天,天氣十足惡劣,很是蕭條,十月份時候甚至一度反常的下了七八日的暴雨。

  暴雨連綿三四日時,整個京城,除了皇宮,及為數不多的幾家權貴府邸,幾乎所有人府宅上,都正經歷著大大小小的“外頭下大雨,裡頭下小雨”這般窘境,到了七八日時,城中街道上積水已過膝高,多處百姓家直接浸泡在了積水中,而京郊外更是多處村莊發生了山體崩塌、滑坡,據說死傷不少人。

  據說,這場惡劣天氣乃是近十數年以來之最,又據說,已開始有大臣諫言,倘若雨勢再未減小,便懇請陛下移居臨城汴城。

  因霍家大老爺往年在外征戰時,曾遇到並有效的指揮對抗過洪澇,故,聖上將此番疏通京城要塞的任務交到了霍家大房手上,霍家大房父子二人在外疏通積水洪流,處理安置一應百姓受損受累事宜,一連著忙碌了十數日,十數日未歸,雨停歸來那日,大少奶奶咽了氣。

  第70章

  卻說下大雨這些時日, 對於整個京城的人來說, 都可謂是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 對於紀鳶來說,更是天災中的天災,至於人禍麼?

  橫豎這場十數年一遇的大暴雨, 便是連霍府好些偏殿都滲了雨水, 這霍家家大業大, 二房三房倒還好,人口多, 主子多,伺候的僕人自然便多,整個南院、東院都住滿了人。

  然而那大房, 本就占地大, 主子少, 相比之下, 便要顯得清冷不少。

  自然有些個無人居住年久失修的偏殿,據說,漏雨漏得厲害。

  當然, 那些覺得厲害的,那是因為無人撞見過紀鳶所在的竹奚小築。

  外頭是大暴雨, 裡頭說聲大雨傾盆也不為過。

  其實,自上回大公子及二公子在她那裡避完雨後, 紀鳶便立馬托人前來修繕了, 只匠人道, 瓦礫要換便只能大換,房頂的正脊垂脊皆有損壞,要修,亦是得大修,是件大工程。

  這諾大的工程,一來得需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雪花銀,紀鳶如何承受得住,這二來麼,到底是人家的屋子,她不過是個借住的,如何能擅動他人屋子,且便是一二暫且不作考慮,倘若她大張旗鼓的前去修繕,到底有些尷尬吧,待有心人見了,只道霍家虧待了她去。

  是以,彼時再三斟酌,只令匠人換了些瓦礫,主要更換了廳子及她的臥房,還有鴻哥兒書房及嬤嬤房頂上的,其餘,暫且擱置了,尋思著日後慢慢來,一步一步來,到底沒那般顯眼。

  卻未料到,這一場暴風雨竟來得如此猛烈。

  ***

  除了紀鳶臥房及鴻哥兒書房,其餘幾間怕是壓根分不清是在屋子裡還是屋子外頭。

  當日,雨勢不等人,直接冒著大雨,紀鳶親自領著鴻哥兒及幾個丫頭開始了搬運工的活計。

  旁的身外之物紀鳶倒是並不在意,最為要緊的便是那紀如霖給紀家姐弟留下來的那滿屋子的書 籍,那些於他們姐弟二人而言,除了是不可估量的黃金屋外,更為要緊的則是這些皆是紀如霖的遺物,是父親消耗一生的心血,無論如何紀鳶皆得護住的。

  好在,前兩日屋子陸陸續續漏雨的時候,她們早有準備,早早便將所有書籍裝了箱子,鴻哥兒書房是重中之重,當日是讓那匠人正兒八經修繕過的,故而他的屋子尚未漏雨,只是,旁邊幾處房間裡的雨水直接從地面浸染了進來,地毯紛紛被浸濕了。

  紀鳶不曉得這雨到底會下多久,只得將箱子悉數抬著直接擱置在了案桌上、軟榻上墊著,倘若雨勢一直未停,便唯有另想法子了。

  尹氏及霍元昭曉得她這裡再漏水,前兩日便紛紛打發人過來瞧了,彼時尚且還不算嚴重,紀鳶怕尹氏憂心她這邊,只覺得堪堪可以應付得來,便瞞了一二,未料這日一大早,見暴雨夾風,雨勢未小,反而越來越大了。

  尹氏派了人來了,霍元昭也親自來了。

  鴻哥兒屋子裡有些裝不下,另有兩個箱子要挪到紀鳶屋子裡,鴻哥兒抱夏兒及春桃三人抬了一箱,後面這一箱子未滿,堪堪只有半箱,紀鳶心疼這些書籍,又見方才鴻哥兒抬那箱子抬得將背都壓彎了,直有些心疼,尋思著半箱應該抬得動,只咬牙跟菱兒二人合力抬著跟了上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