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啟轉過頭,笑道:“你楊帆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連聖上的鴿子都敢放。”他將一個木盒放下,道:“宮裡邊的燕窩,聖上吩咐給你家夫人的。”

  “那就謝過聖上了。”楊帆看了一眼,這燕窩也算是極品了,血色很正,不過血燕跟白燕的營養價值一樣,多了些礦物質而已。

  朱啟將一本奏摺放在桌子上,道:“說說吧,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楊帆瞥了一眼,正是自己遼南捷報的那份奏摺,“嫌我功勞分的不公?”

  “呵。”朱啟拍了下大腿,道:“哪裡敢吶。你楊帆這本功勞簿,分得太公平了,公平得連川浙兩省的都尉都沒有一句疑議。連你楊柱國都功成身退了,底下還有誰敢出聲?”

  楊帆喝了口茶,笑道:“那還說什麼。”

  “這奏摺我給你壓著了。你得明白,你有責任擔負起輔國大臣這個重任。聖上還小,我們幾個老頭子不懂政治,但是你懂。”

  “我懂個屁。”楊帆冷笑了幾聲。他伸了伸懶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啊。”

  “你是怕功高蓋主?”朱啟放下茶,眉頭一挑。

  雪停了,楊帆頓了頓,道:“你是王爺,曹公是司禮監,洪承疇是儒將。我呢,算什麼?就僅僅是守墓的老頭那虛的?新皇尚小,等大了呢?我不想落得個死後不安寧。”

  第510章 秘辛

  前廳就兩人。楊帆終於感覺到少了點什麼,便吆喝道:“福伯人呢?怎麼沒見到他?”新管家聽到吆喝,從門口匆匆進來,道:“老爺有什麼吩咐?福伯他……沒熬過去。一個月前沒了。”

  氣氛更加沉寂了。楊帆長舒一口氣,呢喃自語道:“沒了啊……知道了,下去吧。”他罷了罷手。新管家剛走了兩步,又被楊帆叫住了。

  “老鋪街的邱伯還有老沈呢?”

  新管家顯然不熟悉這兩個人,似乎依稀想起什麼事情,道:“聽福伯生前提起過。那個摔斷腿的,入秋後就死了,還有一個回鄉了,本來福伯也想走了,夫人知道福伯家沒什麼人了,好說歹說才留了下來,沒成想才幾月,就沒了。”

  朱啟靜靜地坐著,喝了口溫涼的茶,道:“老了都得沒有。生死看淡,你遼東走了這麼一遭,還沒看透嗎?”

  “看透?早就看得麻木了,這一手的血,有自己人的,但更多別人的。不管誰的,都是血,所以就想洗洗手。”楊帆眯縫著眼,打了個哈欠。

  朱啟喝了口茶,道:“西北的李自成,遼東建虜,都還未平息,你就這樣當個甩手掌柜了?”

  “遼東用好孫傳庭,西北用好洪承疇,對內新政施行下去,將災區的百姓都遷到遼東,等到新的作物成了氣候,國內的情勢好起來,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建議,我的謀略、智力就已經到此了。所以請驍王爺轉告聖上,答應我這個辭官回鄉的請求。”

  朱啟沉默了片刻。問道:“當真去意已決?你以為新政人人都捧?早就有地方官員和富商,將你楊帆祖祖輩輩罵了一通了。尤其是江南,大商匯在朝廷扶持下,這紅票每天印得跟草紙一樣多,光你遼東這一仗,就打掉了一千萬兩白銀,這大商匯挪用過來的四百萬銀子,就是個彌天大洞,江南那些富商一旦要銀子,你想想。朝廷拿什麼給他們?到時候反過來要挾,要求恢復稅改,如北宋王安石變法一般,苦頭夠你和那馬沛文吃的。”

  “這點就不勞煩宗令大人掛念了,我相信馬胖子只有辦法忽悠住的,如今江南京城,都統一使用了紅票,等於是將銀子用到了該用的地方,只要財政平穩。四方安定下來,自然可以恢復的。另外,明日便準備面聖請辭,到了金陵。這大商匯我也多少可以把持,就當我楊帆怕死,想功成身退如何?”

  “行吧。這事情我可以替你向聖上建言,但是既然你去意已決。本來有些話是不著急說的,現在得提前告訴你了。這件事情。便是天啟年間的那場爆炸,想必從他人之口,你也了解過了,一直是不傳的秘辛。”

  “既是不傳之秘,還要說?”楊帆自然多多少少了解過,炸藥炸死了兩三萬人,一直是未解之謎,直到二十一世紀,都沒有合理的解釋。尤其是當中的人,據史料描述都是赤身**的,有些奇特。

  “與你說,便是說得,有必要。你若不聽,權當笑料便好。”朱啟閉了眼,道:“不說這件事,一直都是皇室的恥辱。所以,瞎子道人,也就是卜算子的胞弟,假借陰兵借道,老解釋。

  真相是一樁祭司。這事情若是說起來,還得從永樂年間說起。成祖起兵,建文帝不敵出逃,後來因為這件事情,據宗人府史料記載,成祖對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生怕朝中有心之人算計,遷都燕京之後,偶有噩夢,夢見太祖化作厲鬼索命,便命人訪武當、龍虎、全真,尋求良方。後來三豐真人避而不見,只有全真、龍虎山的兩位道長建議,說是太祖索命,應該是建文帝一事而起,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要釋然,就必須一命償一命。

  當然,兩位道長敢說這話,自然不可能讓成祖償命,就建議築一口衣冠冢。也就是龍虎山之中藏的那口衣冠冢,冢立了之後,成祖果然沒有噩夢纏身了,也就封賞了全真、龍虎二山。

章節目錄